佛学名相名词解释:一心约教有异

 

发布: 2023-05-07 10:18:29   作者: 明沙門一如等奉敕集註   来源: 大藏经   

 

  • Default
  •  


     

    【出处】

     


     

      本词条出自《三藏法数》。三藏法数凡五十卷。明代一如奉敕编纂。略称大明法数、三藏法数。本书系辑自大藏经典中诸法数之名词,依增数法类编撰而成。名目起自‘一心’,终于‘八万四千法门’计收一五五五条,每条并附有略解,凡出于某经某论或某某撰述者,皆详注于各条之下;若遇各家或各宗派说法不同,则征引诸家之异说,内容极为详备。民初黄理斋据该书另编通检一册,将一五五五条中所引之各类名词,一一析出,令初学者方便检阅。

     


     

    【古文】:

     


     

      名相:一心约教有异

     

      谓贤首祖师一宗。判教有五。盖小教假四谛而说。心得悟解。始教约第八识心。了一切缘生之法皆空。各无自性。而受异熟之果。终教言恒沙一切性妙功德。具于如来藏心。顿教即于一念不生之心。无染无净。顿显理性。圆教主伴圆融。法法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卷舒自在。总该万有。然教虽有五。而不出一心。是名一心约教有异。(第八识即藏识也。异熟果者。如以前世善恶之业为因。而感今世善恶之果。以其异生而熟。故名异熟也②。)

     


     

    【译文】:

     


     

      “一心约教有异”出自《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是说贤首宗的祖师对佛教的教义分类有五种。总体而言:

     

      一、小乘佛教安立四谛法门(苦、集、灭、道)来解说,使得修行者的心能够理解和开悟。

     

      二、大乘佛法的始教主要从第八识(阿赖耶识①)入手,说明一切诸法都是因缘聚合而生起,都没有独立的自体,但是却可以各个独立领受异熟的果报。

     

      三、大乘佛法的终教是说如同恒河沙般为数众多的各种不同胜妙功德,都是众生完全具备并蕴含于如来藏心。

     

      四、大乘佛法的顿教则于当下这一念不生的心,没有善、恶、染污、清净的分别,众生的理体顿时得以全部开显和悟解。

     

      五、大乘的圆教则强调各种法与法的主从的关系是圆融无碍的。一法可以展开出一切万法。而万法与任何的一法没有体性上的差别。法性既可以展开成宏大而繁复十法界,也可以缩卷从而万法归一但却包含一切所有。

     

      综上所述,虽然教义上有五种差异,然后所描述都是众生的一心。所以就称之为一心约教有异。

     


     

    【注释】

     


     

      ①第八识:阿赖耶识(梵语:आलयविज्ञान,ālaya-vijñāna),又译为阿梨耶识,也称为一切种子识(sarva-bījaka-vijñāna)、异熟识(vipāka-vijñāna)、阿陀那识(ādāna-vijñāna)(即“持身识”之义),也就是八识(aṣṭa-vijñāna)、丈夫识。“阿赖耶识”是瑜伽行唯识学派主要依据《解深密经》而提出的学说,是这个学派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一。如来藏学派进而认为,阿赖耶识是三乘佛法的唯一所依之如来藏,即真如的因地别名之一。也称为八识田、识田,谓其如同诸种子植入田中可育化万有、业报。

     

      ②异熟果:旧译果报,新译异熟。依过去之善恶而得之果报总名,谓果报和因缘的性质不同。如善业感乐果,对于善性之业来源与第八识,第八识是无记,没有善恶的分别,所以品类有异。同理,苦果也缘于第八识。所以总称为异熟果。另外,因与果会分开,果报会在一生或者多生后出现,所以又有异时而熟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