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山倓虚大师《念佛论》要义
(十一)

 

发布: 2015-09-18 19:56:25   作者: 惟净恭记   来源: 本网讯   

 


 

达义法师2012年阿弥陀佛圣诞讲于湛山精舍观音殿
惟净恭记

 


 

【续上一期】

 

  

 

  据《太子成道经》记载,二千多年前当佛教教主释迦牟尼诞生时,头顶灵光,脚踩莲花向四方各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这是佛陀诞生到这个娑婆世界来所说的第一句话,在《涅槃经》、《五灯会元》及《大唐西域记》等典籍中,皆有记载。这句话第一层的意思是指,成就佛果需历经「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无数劫的修行。释尊于过去世在因地中曾修习割肉喂鹰、舍身饲虎及供养了无数的十方诸佛等六度万行,方才福慧圆满,始成正觉。因此,当佛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间,来完成「三界皆苦,吾当安之」的伟大使命时,毋庸置疑,在十法界中,三界导师、四生慈父的佛陀应当是为最尊最贵的了。

 


 

真如佛性 人人本具

 


 

  诚如《华严经》所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所以站在理上来讲,此处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里面所指的「我」,不是三界生死种种生灭法之「我」,而是指真实不坏之「真我」 ,亦即佛之「常、乐、我、净」涅槃四德中那个自性清净之「真我」,也就是禅宗所讲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的真如法性。 《大般涅槃经》说:「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佛法有我,即是佛性。」此不可思议的真如如来藏,乃是人人本具,箇箇不无,与佛陀尊贵的如来智慧德相无异不二,这就是宇宙万有中的真实本体,一切诸法的根源,具足无量无边的功德妙用。所以,佛陀在降诞后,随即向世人发出「生佛平等,凡圣一如」的宣言,审明「佛性」是佛与众生本来具足,不假外求,平等拥有。普示了唯独众生本具的自性清净心性如来藏,才是各人自家最尊最贵的宝藏。

 

  此自性清净心之异名甚多,正如谛闲大师在《大乘止观述记》中所指出:「自性清净心,又名真如,亦名佛性,复名法身,又称如来藏,亦号法界,复名法性。如是等名,无量无边,皆一体之异名也。若三藏中异名,尤多不胜举:《华严》之『一真法界』,《楞严》之『妙净明心』及『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维摩诘》之『真性解脱』,《大集》之『染净融通』,《宝积》之『根尘泯合』,《般若》之『摩诃衍』,《净土》之『自性唯心』,《法华》之『诸法实相』,《涅槃》之『三德秘藏』等等,皆即自性清净心也。」此吾人现前介尔一念之自性清净心,即是诸佛净德的体性,既非由父母所生,也不因圣凡而增减。但为什么我们生死凡夫仍在六道流转不息,距离成佛的彼岸甚远呢?

 


 

如来之藏 客尘所覆

 


 

  据《如来藏经》说:「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但彼众生,烦恼覆故。」并且举了九个譬喻,强调一切众生,皆无不具有清净如来藏心性,只是因被客尘烦恼所染,迷而不悟,尚未了知不思议如来之境界而已。同样,在《大般涅槃经》卷七,也举了「贫家有珍宝藏」喻,诠释如来藏与「佛性」、如来藏与涅槃四德之「我德」的涵义底蕴,其中要义说:「佛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以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善男子!如贫女人,舍内多有真金之藏,家人大小,无有知者。时有异人,善知方便,语贫女人:『我今雇汝,汝可为我耘除草秽。 』……是人即于其家,掘出真金之藏。……善男子!我今普示一切众生,所有佛性亦复如是,为诸烦恼之所覆蔽,如彼贫人,有眞金藏不能得见。」

 

  由此段经文启示,众生本来具有佛性,然而诚如禅宗达摩祖师所言:「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正因为众生存在无明、妄想、执着,因此便在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三世中,于三界六道中不断轮回。若能脱尘离垢,恒常保持能知能觉的一念心,当下,就是自性清净的真如佛了。柴陵郁禅师在大彻大悟时,分享他开显光明佛性之法喜,有偈曰:「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那么,现今我们又如何才能开显本具的佛性呢?

 

  梵文Buddha-dhātu意译为「佛界」或者「佛性」。 「佛性」,可说是佛的体性、无上菩提种子的因佛性与果佛性。 「佛性」这个术语,最早出现于印度大乘佛教《大般涅槃经》,为如来藏学派的学说之一。佛教东传后,在中国佛教思想发展中,「佛性论」影响到汉传大乘佛教的主流宗派,如天台宗、禅宗……等,成为中国化佛教特色之重要教义。由于佛性问题所关注的,主要是涉及法界众生成佛的内在潜能根据之理论与实践的关联。所以,有关如何开显我们本具的真如佛性之概念,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从理佛性与事佛性核心思想上安立的角度来考察探讨。

 


 

【原文】佛一念,具足十法界;众生一念,也具足十法界。

 


 

  【讲述】上期讲到「佛一念,具足十法界」的思想,乃是基于智者大师的「十界互具」说。智者大师认为在四圣六凡的十法界,尽管由于「各各因,各各果」,佛、菩萨、声闻、缘觉、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十法界,在其依正二报外相上,虽有不相混滥的差异,然而在其内在不变的心性上,却是互具相即。所以大师在《法华玄义》中说:「一一法界,皆具十界」。同时,他又在《观音玄义》中指出,在十法界众生当中,不论圣凡、善恶,皆为中道实相之不同的体现。实相是无相而无不相,就其究竟实相而言,十法界众生彼此之间,是善恶互具,相摄相融的。据此,智者大师在其「性具说」中,就强调了十法界的全体皆是色心、善恶不二,本来就是究竟的一体。十法界中之每一法界,皆具其余九界之「本性」。正因如此,法界众生所属的界别,在圣凡法界之间是可以随缘相应、上下升降转化的。换句话说,极恶的地狱众生,有上升跻到佛世界的可能;同样的推理,极善的「佛」,亦有下堕至六凡世界的可能。

 

  佛性论,一直是大乘佛教思想的核心问题。从道生说法认为「一阐提也能成佛」,到荆溪湛然的「无情有性」,皆以心性本净或心性本觉来谈「佛性」。在「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之大前提下,从理论上来看,依止于心性如来藏,将本具之善性开显出来,当即可成佛。一般人对于「性善论」认为是顺理成章的,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理解,然而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除了性善论外,智者大师更独树一帜始倡「性恶论」。在对「性恶论」尚未进行深入探究其意义之前,耐人寻味的是:「被尊为『觉行圆满、万德庄严、至善完美』的佛陀,又何来具有『性恶』之说呢?」

 


 

善恶染净 独树一 帜

 


 

  对中国大乘佛教之佛性观思想的博大圆融义理与应用而言,以真如心性如来藏思想为基础建立的天台宗,是最具有贡献的宗派之一。天台四祖智者大师提出其独特的「性恶论」思想来讨论佛性、心性,乃至人性。从思想传承来看,智者大师所强调的「性具善恶」说,实际上是渊源于天台三祖慧思禅师的「性具染净」说。慧思禅师在由其曲授心要的《大乘止观法门》卷第一中指出,佛性是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的自性清净如来法身,亦即如来藏。此心性如来藏,天然有染净二性,具足十法界差别因果,所以说「法尔具足一切诸法」。从以下一段引文,慧思禅师就「如来藏」能藏、所藏、能生三义的概念,提出「性具染净」说,来说明成了佛的圣者,因为其藏体本性天然具有染净二性,所以佛本体的染性仍不消失。在其引文中,简而言之:「所言能藏者,复有二种:一者如来果德法身,二者众生性德净心,并能包含染净二性及染净二事无所妨碍,故言能藏名藏。藏体平等,名之为如;平等缘起,目之为来。此即是能藏名如来藏也。第二所藏名藏者,即此真心而为无明㲉藏所覆藏,故名为所藏也。……第三能生名藏者,如女胎能生子,此心亦尔,体具染净二性之用,故依染净二种熏力,能生世间出世间法也。」

 

  此中,慧思禅师认为能藏之体性,隐含染、净二性,对缘即应。以心体的性能、作用而言,佛与众生心体平等,皆具染、净二性二事。所以法界众生心依染净熏力,能生世间、出世间诸法。众生依赖净业对净性的熏习,得以「转凡成圣」,而在成圣之后,染性未曾消失﹔众生以染业熏习染性,在生死轮回中,净性也不曾稍减。同样道理,如来修圆,性显,盖因如来具净性故,所以由「常、乐、我、净」之涅槃四德而显佛身相好庄严;具染性故,所以能入六道而现随类应身,产生救度教化众生的功能。所以,《楞伽经》云:「如来藏者,是善不善因。」又《华严经》言:「心性是一,能生种种果报。」

 

  关于佛具「性恶」说的理论及其辩证脉络,智者大师秉承他的老师慧思禅师之「性具染净」观念为基础,在《观音玄义》中有以下的说明:「佛虽不断性恶,而能达于恶。以达恶故,于恶自在,故不为恶所染。修恶不得起,故佛永无复恶。以自在故,广用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所以智者大师在《法华玄义》卷五,说:「恶是善资,无恶亦无善。」

 


 

以理起行 由行证果

 


 

  为了更具体的诠释其所主张的「性具善恶」说,智者大师进一步 依据北本《大般涅槃经》所述之「三因佛性」说,按照佛教的「以理起行,由行证果」之境、行、果三者相应的次序安立,构成一个成就佛果之事理相即的具体结构。智者大师在其述着的《金光明经玄义》中说:「云何三佛性?『佛』名为觉,『性』名不改。不改即是非常非无常,如土内金藏,天魔外道所不能坏,名『正因佛性』。了因佛性者,觉智非常非无常,智与理相应,如人善知金藏,此智不可破坏,名『了因佛性』。缘因佛性者,一切非常非无常,功德善根资助觉智,开显正性,如耘除草秽,掘出金藏,名『缘因佛性』。」

 


 

恶的扬弃 善的显现

 


 

  从上述三因佛性之三因互具、相即互融的开展,对「性具善恶」说,作了清晰的诠释。智者大师把从人道到成就佛道可能性的根据,分为正因、了因、缘因等三因佛性来说明如何由烦恼杂染,恶缘众多的现实世界,转化成为清净至善的理想佛界,并显示了修证成佛之实践方法。

 

  觉性本有,是为「正因佛性」,是指如来藏真如实相之理体,也是众生成佛之正因,比喻土内金藏,其真如理体虽恒久不变,然在六凡迷界因位中,此觉性为无明障垢所覆蔽而不显,隐含的觉性有待觉智来开显;觉智是为「了因佛性」,以般若智慧观照真如理体,开显诸法之实相,如明灯照物,激发善根,又如人善知金藏,肯定自己本具有佛性的潜能,自知有弃恶从善的良知德性。然而,觉智的生起,则需「缘因佛性」之加行助缘。 「缘因佛性」,是指以一切功德善行为缘因,来资助「了因佛性」,从而开显「正因佛性」。也就是说,土内之金藏譬喻「性善」,草秽譬喻「性恶」;土内既含金藏,同时野草丛生也夹杂在其中,好比性善性恶兼具。透过「了、缘」二因佛性的资助,就如同「耘除草秽,掘出金藏」,此中强调了遇缘「善」发,「恶」的扬弃就是「善」的显现。

 


 

三因佛性 涅槃三德

 


 

  总而言之,「正因」佛性是非染净、离善恶,是成佛之内在依据与根本原因;而「了、缘」二因佛性则具染净、善恶,并且提供给「正因」佛性得以实现佛果的助道因缘。正如明末蕅益智旭大师在《教观纲宗》里,介绍天台之圆教「六即佛」的分证及其修证的原文所说:「分证即佛者,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圣位也。初住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三德」。三德者,即是指佛之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等涅槃三德。此三者,三即一,一即三。在佛的因位时,称为「三因佛性」;在佛的果位时,则称为「涅槃三德」。上文是指在天台五时八教之圆教的分证即圣因位中,由于「正因」理心发,即成法身德;「了因」慧心发,即成般若德;「缘因」善心发,即成解脱德。断一分无明,便能见一分佛性,开宝藏而显真如,从而证得佛之涅槃三德。

 


 

六即佛论 修证法门

 


 

  智者大师在其著述的《摩诃止观》卷一下,五略门之「发大心」中提出「六即佛」论,其本怀除了要显扬圆教法门的「生佛同体、圆见事理」的妙义,并有鉴于众生的不自觉知,劝令学佛行者要发大菩提心,上求下化,以免对「成佛」生退屈心;但又因为众生的根机有大小、顿渐、迷悟的差异,为了避免有些修行人以为「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而生发增上慢,误认为自己不需要修行即可成佛,所以大师继而又提出了「六即佛」论。 「六即」之「即」,是指「心、佛、众生」理体不二;但于修证上,从凡夫到佛之究竟妙觉果位,是有「六」种深浅次第层次的修证法门。这表明了「即佛」并非等于不用修行就一步可以成佛,只是说,每一个佛的位次所修的功德,都是佛法界以下的九法界众生,为了成就佛道而修行累积的功德。

 


 

佛法熏之 即可成佛

 


 

  谛闲大师在《大乘止观述记》中,把迷真不觉还未成佛的「众生」,分上、中、下三者言之。上者三乘圣人,以根本无明为惑,无漏二边为业;中者三善道,以见思惑起善业不动业;下者三恶道,以见思惑起于恶业。既有惑业,动必招报,所以九法界无非流转,皆曰「众生也」。

 

  谛闲大师进而开示说:「当明白九法界众生流转的道理之后,所谓修行者,即须努力向上依教进修,向返妄归真上,下手用功。当知染法熏心,心变为染;若净法熏心,心即变净。是故以菩萨法熏之,可成菩萨;以佛法熏之,即可成佛。所谓一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也。或看经、或听法、或念佛、或礼忏,即由六根门头,熏入八识田中,令成种子为因。从此由六即佛的名字觉,进而发起现行,渐渐进修,从观行觉、相似觉、分证觉而证究竟觉果。所谓以其始觉,合于本觉,此即返妄归真之要道也。」

 


 

结语

 


 

  「六即佛」所说的修证法门,虽因「觉」之深浅有别,然其体性不二,却能彼此互即。以下元代蒙润大师的《六即颂》说明「六即」的玄妙意义,发人深省:

 

  「理即佛: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名字即佛: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观行即佛: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相似即佛: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分证即佛:豁尔心开悟,湛然一切通,穷源犹未尽,尚见月朦胧。

 

  究竟即佛: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