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最重要的是自修、自悟、自证
达义法师在湛山首届禅七的开示

 

发布: 2015-09-18 21:00:43   作者: 本网讯   来源: 本网讯   

 


 

一、禅修要观心

 


 

  无论我们修什么宗派,都要去了解明白学佛的本源,这样就不会有一种贡高我慢、自赞毁他的心。我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禅七,明白禅的修行特色,给你们作一个基础。大家学会了这种方法,继续用功。修行不仅仅是在这七天里边,回到家里每天也要用功。一个人进禅堂七天开悟了,不是这么简单的,开悟只是一个结果,需要有平常修行的功夫,这种功夫是通过我们的积累,来到禅堂里面通过师父们的引领可能会应机开悟。修行分两种,一种是正修,一种是辅助的修。辅助的修就是修一切善行。我们要心存善念做善事,要从内心去帮忙别人。正修从禅宗里面讲就是观心,用般若智慧来观照你的自心,让你的心清楚明白,每天让你观心,这个就叫正行道,观心的同时也要参「念佛是谁」。

 

  「念佛是谁」这句话是一个开悟的敲门砖,让我们了生脱死、证菩提,找到我们的自性,所以在禅堂里面,最重要的是自修、自悟、自证。「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透过外在的这个佛像要启发每一个人自心的佛。禅宗中的高僧大德,通过自身的证悟之后告诉我们,「即心即佛」,佛即是心,心佛不二。所以我们现在要见到佛,那么首先要从自己的心开始修证。佛不是外来的,佛是每一个人心中本来就有的,所以《楞严经》说:「一切众生都有成佛之因。」正是因为有成佛这个因的种子,我们通过修行,通过参话头,能够证悟自性。假如一个人没有成佛之因,没有成佛的这个种子,无论你怎么修怎么做,永远也没有办法成佛。就像种瓜一样,种的是瓜的种子,结的就是瓜的果实;种的是豆,结的最终也是豆。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在佛堂里供各种各样的水果,是给众生表一种因果相。你种的是梨子,结的就是梨子的果实;你种的是香蕉,结的就是香蕉的果实。如是因,如是果。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恩师。如果没有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证悟了诸法实相,了解到宇宙人生的真理,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人人皆可成佛。所以今天我们湛山精舍举办首届禅七,依据金山寺的千年古规修行,就是要自己修、自己悟、自己去证。在禅堂里面没有第二个念头或者修法,只有一心参念佛是谁,照顾好话头。今天我们是这样修,明天还是这样修,到这个月,下个月也都是如此修法。这次禅七的目的是让大家感受在禅堂里修行的特色是什么,学到这个方法以后,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同时也要让大家明白,佛法不是向外去求,[心外求法,即是外道]。佛经里面常说外道,什么是外道?凡是你心向外去攀缘,心外去求的法,这就是外道。我们要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明白这个道理,让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不要被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牵着走,要「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在我们的自性里面具足一切法。就像六祖慧能大师听闻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当下证悟,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能生一切万法。他悟到了万法都没有离开自性。既然我们的自性是没有生、没有灭的,那么我们现前的这一念心是虚妄分别心,分别心也是刹那刹那在生灭。你心里的任何想法,都是有生有灭的。我们就是要用这个有生有灭的心来修,来体悟到一个不生不灭的真如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在禅堂里面这样来修、来参、来悟。所以禅宗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要让你开悟——明心见性。

 

  • Default
  •  



     

    二、禅七不易,精进用功

     


     

      我们在打禅七时最重要的就是精进、用功,所谓的精进用功是不间断地修,只有进步,没有后退。我们的这个心要时时这样想,提起正念,至少也要找到一个通向菩提大道明心见性的讯息。我们不要说能够马上证悟到,这个是很难的,也可能会有,但是我们最起码要找到这种感觉,在这七天里面,让自己感觉到身心清净。当你有了这个感觉的时候,会感觉到很舒服,时间过得好快;如果你没有这种感觉的话,就会感觉到腿子痛、烦躁,一直在看时间什么时候到,那就说明你的心没有安定下来。我们禅堂的每一人都在打禅七,但是所做的事情却不一样,维那师父要看时间,他看时间是要调大家的时间,当大家坐得累了,他会带大家跑香。可是你们看这个时间就是多余的了,因为在禅堂里大家不需要去管任何的事情,常住会给大家做很精心的安排。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喝茶的时候喝茶,就是要让大家专心在这里参禅,大家要有感恩的心、精进的心,才能够进步。

     

  • Default
  •  



     

    三、最高的妙法

     


     

      释迦摩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到最后时说,我虽然说法四十九年,但无一法可说。为什么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大家要悟到[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佛是要以此来告诉我们,他说了这么多的法,如果执着在这上面的话,那就不是法了。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我们现前所看到的一切法,听到的,都是幻有,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有。所以我们打禅七,就是让你在禅堂里面,体悟到世间所有万事万物它的真实面貌是[自性本空]。「心空及第归」,就是要从内心里面去悟透世间万事万物本来面目是「空」的。但是这个「空」不是空洞洞的「空」,当你悟到这个「空」的时候也要「空」,把 这 个「空」也要放下来。我们平常所说的「有」也是「幻有」,这个「幻有」是不可思议的「有」,因缘和合的「有」,所以我们佛教称之为「妙有」。当我们体悟到「真空」,才能够享到「妙有」。佛教里面最高的圆融境界,就是真空离不开妙有,妙有离不开真空,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有不二,到最后达到圆融境界,这就是佛教的最高境界。

     

      佛教另外的更高的境界就是连这个「空」 跟「无我」的语言都不需要说出来,只能意会不能言说,以心传心,这个才是最高最上的妙法。

     


     

    四、佛法的层次与修行

     


     

      我们所指的佛法,是无上乘的佛法。佛教里面会把佛法分成许多的次第,是因为众生的根器不一样。世间的佛法,大家都比较熟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个都是世间人所指的佛法。另外一个层面的佛法是出世间的佛法,出世间的佛法没有善恶、好坏之分,是从本体来讲的一切法。《心经》云:「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在空里面,没有五蕴,没有四谛,没有十二因缘,没有十八界,更没有一切法。《心经》的两百六十个字包含了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的所有一切的道理。心经里面所修的是五乘佛法——人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还有菩 萨 乘。所以在「空」中我们要破除五蕴,达到圣者的境界,把这四谛、十二因缘法给它破掉,从这个声闻缘觉的果位到菩萨的果位;如果把六波罗蜜能够把它空掉,那么你就超越了菩萨的境界,达到最后「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佛的果位。

     


     

    五、通过参话头达到清净自性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颗心:一个是虚妄分别心,也就是凡心;另外一个是不生不灭的清净心,也叫佛心,或者叫自心。现在的人每天都生活在这两颗心交替中,有时候你的心很清净、欢喜;有时候烦恼魔现前,虚妄分别心生就升起来,你的心很浮躁,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也就随之而生起。所以我们参禅,要悟道,来去掉我们虚妄分别的凡夫之心,去体悟一个不生不灭的清净自心。

     


     

    六、走进「大彻堂 」

     


     

      在中国的金山寺,禅堂它不叫「禅堂」,称之为「大彻堂」。这是要告诉我们在金山寺的禅堂里面修,不仅仅是让你开悟,要大彻大悟,是一种超越凡夫的悟。当我们悟到了以后,你的这个心跟现前的分别心就不一样,当你的清净心生起来时,不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觉得到安详、快乐和自在,当下就得到解脱。

     

      中国的禅师告诉我们「山中无甲子,世上几千年」,这也是我们禅师在山里修行,悟到的一种境界。当禅师在山中禅修的时候,他没有虚妄分别心,没有生灭心,达到这个无为的境界,所以时间对他来讲就不是问题,这种境界,也不是每一个人能 够理解到的。

     

      我再用简单的比喻给大家解释,我们走路去一个地方,你会感觉到时间会很漫长,当我们骑自行车去的时候,和走路比起来我们会感觉到时间快很多;可是当我们乘坐汽车去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时间更快;假如你乘坐飞机在虚空中直接到达的时候,这个时速就非常的快。因为在虚空中没有障碍物,而你在陆地上无论是走、骑自行车或是开车,你所经过的障碍物和没有障碍物的时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用这个无为心、清净心在坐禅,这个时间会过得很快;如果用你的虚妄分别心,每天在想东想西,想这想那,你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漫长。这也是我们悟道之前,用生灭心在想在感觉。跟你悟道以后,用无为心在观察万物,这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七、证悟无为法

     


     

      世界上有两种法,从佛法中来讲,有「有为法」和「无为法」。有为法大家比较容易理解,我们现前所看到的一切的东西都是有造作的,从没有到有。既然有了之后,就有变化,有变化以后就会消失,所以世间所有的一切没有永恒性、固定性、常一性和主宰性。因此,有为法是不长久的、不真实的。所以金刚经说「都是虚妄分别之相」。我们要通过这七天的禅修,把这个「有为法」做基础,去悟到一个「无为法」,证悟一个不生不灭的真心。就象是参「念佛是谁」这一句话是有生有灭的,这一句话也是有为法,因为它不是永恒不变的,这句话讲完以后就消失了,有生有灭,这就是「有为法」。透过这句话的生灭法,去体证到不生不灭的「无为法」。当你证悟到这个「无为法」以后,你的心量就不同了。所以佛经里面说,我们证到「无为法」以后,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太虚有多大,我们的心就有多大。我们的心里面可以容纳像恒河沙一样多的诸佛国土。所以《阿弥陀经》中讲,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之后,早晨吃饭前可以去参礼十方诸佛国土,然后再回到极 乐世界来用早餐。这就是「无为法」的境界。就是要用无为法的境界,要使诸佛国土都在我们的自性里,你证到这个「无为法」以后,到西方极乐世界、东方琉璃世界,到任何一个世界,都在刹那之间。这个时候是没有任何的障碍来阻碍你。可是我们现在没有证到无为法的境界之前,我们做的什么事情也是身不由己。因为我们现在这个身是业报身,业力感召我们有这个身体。所以在禅宗中,在禅堂里面跑,要你参「拖死尸者是谁?」。拖着这个死尸在走,这个身体不走,谁在走?是你的这个分别心在走。所以说「无为法」是出世间的最高的境界。

     

  • Defau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