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背后的故事和意味

 

发布: 2015-09-19 20:48:41   作者: 本网讯   来源: 本网讯   

 


 

慧禅法师摘录

 


 

  想要深入了解历代禅师们的风范人格,有一条捷径,那就是直接从他们所作的「禅诗」入手。我们依循禅师的内容脉络,可以找出禅师们对宇宙人生的看法与态度!禅的境界,对于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忙碌不安的人生,无疑的具有许多益处。

 


 

  第一首 唐•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当我们走到寺院的门口,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大腹便便,背着一个布袋子的和尚,我们都称他为弥勒佛。实际上,弥勒佛的法像不是如此,那个心宽体胖、笑容迎人的是布袋和尚,也是这首诗的作者。依照我国传统的想法: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化身的,时常背着袋子在社会各阶层行慈化世。有一天,当他跟农夫在一起工作时,心有所感,因此做了这一首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描写农夫插秧的时候,一根接着一根往下插。

 

  「低头便见水中天」:低下头来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

 

  「心地清净方为道」:当我们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欲染着的时候,才能与道相契。

 

  「退步原来是向前」: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正因为他能够退后,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好,所以他插秧时的「退步」正是工作的向前展进。

 

  这首诗告诉我们: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退步也可以当作进步。常人有一种倾向: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譬如:某人学问比我渊博,就尊重他;某人钱财比我富足,就巴结他。如果此人条件比我差,就不予理会,而不知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道理。禅师们观看这个世界与常人就有显著的不同,譬如诗中说:「低头便见水中天」,就是要我们虚怀若谷低下头来,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日本有一位禅师曾经譬喻说:「宇宙有多大多高?宇宙只不过五尺高而已!而我们这具昂昂六尺之躯,想生存于宇宙之间,那么只有低下头来!」我们看成熟的稻子,头是俯伏在地面的,我们要想认识真理,就要谦冲自牧,把头低下来。

 

  一般人总以为人生向前走,才是进步风光的,而这首诗却告诉我们退步也是向前的,退步的人更是向前,更是风光的。古人说:「以退为进」,又说:「万事无如退步好」,在功名富贵之前退让一步,是何等的安然自在!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是何等的悠然自得!这种谦恭中的忍让才是真正的进步,这种时时照顾脚下,脚踏实地的向前才至真至贵。人生不能只是往前直冲,有的时候,若能退一步思量,所谓「回头是岸」,往往能有海阔天空的乐观场面。大家将来踏出校门从事事业,也要有勇于回头的气魄,不能一味蛮干下去,把稳正确的方向,才不枉费十年寒窗的苦读。

 

  第二首 唐•某比丘尼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这首诗是唐朝有一位比丘尼到处访道,后来开悟所作的。我们求道好比寻找春天一样,从清晨找到夜晚,可是仍然看不见春天的踪影,走遍了千山万水,把鞋子都磨破了,但是春天究竟在哪里呢?心灰意懒之下,回到家里,看到庭院中早开的寒梅,清香四溢,忍不住深深的一嗅,喔!原来春天早就悄悄地绽开在寒梅枝上了。

 

  这首诗说明了我们追寻人生真理,探求智慧,往往本末倒置,向心外去追求,而不知道向心内去寻找。这首诗更提示了「心内世界」与「心外世界」的差别。常人总以为心外的世界很宽很大,而不知道心内的世界更宽更大。佛经上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可见我们的心量有多宽敞,有多广大。

 

  这首诗,事实上就是刚才所说的「赵州八十犹行脚」一诗的意思。如果我们对禅的境界有点体悟的话,去除了对事相的质碍,只要是东风吹拂的地方,不管红花也好,紫花也好,不都象征着春天的讯息吗?所以说:「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如果我们能够契入佛法妙谛,层峦叠翠,无一不是诸佛菩萨的精神法身,声湍鸣涧,都是诸佛菩萨的说法妙音。这就是苏东坡所谓的「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的意思。但是,如果我们不去领会,纵然芒鞋踏遍岭头的云朵,也不过是「一瓶一钵垂垂老,千山千水得得来」,茫然无得而已。道无所不在,处处可以体会,甚至吃饭、睡觉、走路、行进之间都有道的存在。能如此体会,春天就离你不远了!

 


 

  第三首 宋• 苏东坡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这是一首非常有趣的禅诗。有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一起吃饭,两个人因为才华都很高,往往为了谈学论道,互不相让。这天吃饭的时候,刚好看到一个人走过,由于许多天没有洗澡,身上爬满了虱子,苏东坡就说:「那个人真脏,身上的污垢都生出虱子来了」!

 

  秦少游坚持异议说:「才不是呢!虱子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两人各持己见,争执不下,便决定去请佛印禅师作个公道,评判谁输谁赢,并且互相商议输的人要请一桌酒席。苏东坡求胜心切,私下便跑到佛印禅师那里,请他务必要帮自己的忙。过后,秦少游也去请禅师帮忙,佛印禅师都答应了他们。两个人都以为稳操胜算,放心的等待评判的日子来临。揭晓的日子终于到了,禅师于是正色下评断说:「虱子的头部是从污垢中生出来的,而虱子的脚部却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所以你们两个人都输了,应该请我吃宴席。」苏东坡因此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

 

  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物我的合一」。我们的观念中,物是物,我是我,物我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有时甚至是不能相融。原因是因为我们把世间的「空有」分开,因此产生种种的矛盾、冲突、差别,但是在禅师的心中,物我是一体的,外相的山河大地就是内在的山河大地,大千世界就是心内的世界,物与我之间已没有分别,而将它完全调合起来,好比一棵树上,虽然同样接受空气、阳光、水分,但是树叶却有不同的生机,而彼此能无碍的共存于同一株树上。泯除物我的对待,才能得到圆融的统一,管它虱子从棉絮或污垢中长出来,把「自」、「他」的冲突去除,才能见到圆满的实相。

 

  苏东坡未参禅时,做过一首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来他参禅了,有所悟解,又做了一首: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未消。

 

  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等到他对禅有体验时,又做了一首诗: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我们把这三首诗合称为参禅三种境界。

 


 

  第四首 刘宋•善慧大士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矛盾的调和。 「空手把锄头」一句,乍看似乎不通,既然是空手,怎么又说是把着锄头呢?既然是步行,怎么又是骑着水牛呢?人从桥上走过,分明看到桥下的水在流着,怎么说是桥流水不流呢?其实,这是禅师们从较高的境界来看世界。这首诗是叫我们从差别中来认识平等,从动乱中来认识寂静,只要我们心中廓然寂静,热闹场中也可以做道场,这就是陶渊明所谓「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到底有什么寓意? 「空手把锄头」,是说从「空」里去体认一切,这个空是涵盖一切的虚空,这个「空」就是我们生存的空间,也就是老子「三十辐共一轴」的空,教室不空,我们怎么能在这里讲话?鼻孔不空,我们如何呼吸空气?心里不空,如果充满烦恼,真理如何进入?所以空对我们很重要。双手空空,才能把握住世界,又岂是空手才能把锄头呢? 「步行骑水牛」,是说我们求道为学,好比骑在牛背上,只要有耐心,一步一步慢慢地走着,一定能到达目的地,成圣成贤,都不是难事。万里路途,只要从脚下一步开始,这一步一步的前行,任你天涯海角,也可以到达,但是这个步行,不光是身体上的脚在步行,骑水牛是象征着心性的活用。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是说我们不要截然把事情分为两段,只要心里如如不动,草木瓦石,无非都是如来清净法身,流水哪里会动?桥头哪里是静止的呢?只要悟了道,就能在这千差万别的宇宙中,找到自在,去除了差别心,才能见到诸法的平等实性。其实,桥流也好,水流也好,都是心起了波动的缘故。

 


 

  第五首 唐•古灵禅师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这首诗的作者古灵禅师,是在百丈禅师那里开悟的。悟道后的禅师想:「如果没有过去剃度恩师引导自己入道,今日如何能悟道呢?」而可惜剃度师父仍然未见道,于是禅师决定回到师父身旁。

 

  师父问归来的弟子说:「这几年在外面参学,证悟了什么吗?」明明悟道的禅师却回答说:「没有!」因为道是不可言传的。

 

  有一次,年老的师父洗澡,古灵禅师替他擦背,忽然拍拍师父的背说:「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圣。」师父听了便回头一看,禅师赶紧把握机缘又说:「佛虽不圣,还会放光呢!」但是师父仍然不开悟,只觉得徒弟的言行异于常人。

 

  又有一次,师父在窗下读经,有一只苍蝇因为被纸窗挡住了,怎么飞也飞不出去,把窗户撞得价响,于是又触动禅师的禅思说:「世间如许广阔,钻他驴年故纸。」并且做了上面那首诗偈,意思是说:苍蝇你不晓得去寻找可以出去的正道,却死命地往窗户钻,即使身首离异也不能出头啊!暗示师父参禅应该从心地去下功夫,而不是「钻故纸」的知解啊!

 

  师父看到这个参学回来的弟子,言论怪异,行径奇特,于是问他是什么道理?古灵禅师便把他悟道的事告诉了师父,师父感动之余,于是请他上台说法,禅师升座,把经本一合,便说道:「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意思是说我们的心性就好像一块黄金,即使放在污水里,也不失它的光泽,只是我们没有去发现而已。去除了这些污染,我们的佛性就能展现出来。师父听了徒弟说法,终于开悟了。这首诗为我们揭示了两个世界;向前的世界和向后的世界,向前的世界虽然积极,而向后的世界却更辽阔,我们唯有融和这两个世界,才真正拥有了世界。

 

  这首诗更告诉我们「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道理,迷时固然是师度,悟时也可以度师。禅门这种掌故很多,譬如鸠摩罗什学了大乘之后,反而度化了他学小乘佛法时的师父,这说明在佛法之前,众生是平等的,没有阶级之分,也没有长幼之别。有的只是迷悟愚圣,平等中的差别而已。

 


 

  第六首 宋• 柴陵郁禅师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封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这是柴陵郁禅师摔跤悟道所作的诗。禅师的禅风非常灵巧活泼,但是他座下的弟子白云守端禅师,治学呆板,时常持诵上面这首诗,却始终无法参透其中的禅趣。后来白云禅师因为一个机缘,跟随杨岐方会禅师学道,但是仍然不能开悟。有一天方会禅师问白云禅师说:「据说你师父在摔跤的时候悟了道,并且作了一首诗偈,你记得吗?」白云禅师于是赶忙把上面那首诗念给他听,方会禅师听了之后就哈哈大笑起来,不发一语走开了。

 

  这一笑把白云禅师的困惑笑出来了,第二天就问方会禅师,是不是说错了什么?禅师回答说:「你见过庙前玩把戏的小丑吗?他们做出种种唬人的动作,无非想博人一笑,观众笑得越大声,他们就越开心。怎么?我只不过轻轻笑你,就放不下了,岂不是比不上那些小丑吗?」白云禅师如梦初醒,遂放下长久以来的执着而开悟了。

 

  这首偈子告诉我们,学佛要开放,要活泼,不要太呆板,太呆板就会失去宇宙奥妙的禅趣,禅是活活泼泼的,一扬眉一瞬目,一投足一言笑,都充满禅的风光,以一颗灵巧的心才能与禅相应。这首诗更告诉我们不要被外境所转,东风吹来向西倒,西风吹来向东倒,把握住自己的立场,认清自己的价值,世间的毁誉得失都无法影响我们,笑骂由他笑骂,好比去除灰尘的明珠,光照万里,我们在这动荡的时代里,要能镇定自己,巩固自己,这才是自救救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