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僧漫谈

 

发布: 2016-04-04 19:29:28   作者: 吕真观   来源: 本网讯   

 


 

  佛、法、僧合称成为三宝,也就是佛宝、法宝跟僧宝。我们刚接触佛门,首先就会面临「什麽是佛、法、僧」这个问题。但是,要把这个基本的问题搞明白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根据经典来讲,要「初果」以上的人才有可能对佛法僧产生不坏的信仰。也就是说,一切的凡夫,乃至证了「初果向」的修行人,他们对于佛、法、僧的信仰是可能被破坏的。为什麽呢? 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办法很准确地知道佛、法、僧。

 


 

 


 

  我们先说「法」(事实真相),因为法比佛和僧还要重要。我这样讲,要是你起了烦恼,就请你先稍微克制一下,继续往下看。

 

  有人说:十方诸佛以法为师。另有人说: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如是诸法常无变易,法性、法界、法定、法住。一切如来等觉现观,既自等觉、自现观已,为诸有情宣说开示、分别显了,令同悟入,离诸妄想分别颠倒。这些都是依存在的先后,说法重于佛、僧。另外,按照「依法不依人」的原则,也是说法重于佛、僧。也许会有人说「佛不是人」,其实《瑜伽师地论》裡面把「依法不依人」的「人」翻译成「补特伽罗」,也就是有情的意思。所以说,按照「依法不依人」的原则,「法」比佛更加重要。

 

  在戒律上,也可以比较出二者的轻重。有一位旃荼罗(贱民阶级)少女,在肚子上绑一个盆子,外面用衣服包起来,当众诽谤释迦牟尼佛,说释迦牟尼佛让她怀孕,这显然是譭谤佛。如果另外有一个人诽谤第八识,说「第八识、如来藏或涅槃,只是一种想像,根本不存在」,这就是诽谤法。谤佛会下地狱,但还不是五逆当中的出佛身血,所以不一定会下无间地狱。而诽谤菩萨藏(譭谤第八识的法义)却是比五逆更重的罪,不但会下无间地狱,还会成为「一阐提」。所以,从戒律上比较,也可以看出「法」比「佛」更重要。

 


 

 


 

  佛有三种,法身佛、报身佛和应化身佛。

 

  如果把佛当成是有情的话,那就是觉行圆满的有情。觉,是对于真相的实证。行,是随顺真相而修的福德。那麽,觉行圆满的有情是什麽佛?是报身佛。《法华经・如来寿量品》讲到,释迦牟尼佛在过去很多个大劫修积的功德,使得寿命很长很长,这是报身佛。报身佛才有那麽长的寿命。而释迦牟尼佛在人间示现的应化身寿命才八十岁,而且还示现生病、金枪、食马麦等等苦难,如果这就是觉行圆满的果报,很多人就不想成佛了。所以,觉行圆满的有情是报身佛,祂一直在色究竟天说法。这也不是法身佛,法身佛没有寿命长短的问题,它是永恆的存在。

 

  释迦牟尼佛是应身佛,存在八十年。某些人在定中看到化身佛,存在只有几分钟。这两种与报身佛和法身佛都没有可比性,因此归为一类,统称为应化身佛。所以,一般都讲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和应化身。《法华经》讲,菩萨法师在说法的时候,释迦牟尼佛会遣化人前来听法,这些化人可能就是化身佛。

 

  法身佛,就是第八识。一般众生所瞭解的佛,不是法身佛。但在三种佛裡面,法身佛是最重要的。《金刚经》说:「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这个「如来」就是指第八识。

 

  在《大般涅槃经》中,佛世尊讲他从母胎中出生,世人皆谓他是摩耶夫人所生,又说出生之后被抱去某某地方,多少岁时又去哪儿剃头髮……在讲完这些经过之后,《大般涅槃经》说:「我」其实不曾经历过这些事情。如果你用报身佛或应化身佛来讲的话,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过的。报身佛有寿命,也一定会服从三界的一些规则。应化身就更不用讲了。

 

  法身佛不是只有究竟佛才有,一切众生都有法身佛。 如果我问:「你今天吃饭了吗?」你回答:「没有。」这就是最正确的答桉,因为法身佛才是真正的「我」,祂从来不吃饭。你把这些道理融会贯通,就很容易发起真如三昧。所以,在这三种佛裡面,最重要的是法身佛。

 


 

 


 

  我们皈依的「僧宝」,不是指皈依一个人。佛经裡面讲的「僧」,是指僧众、僧团,而不是指一个人。一个出家人称之为比丘或比丘尼。这在梵文裡面是没有任何歧义的。有一个道场把譭谤某一个人(某一个宣教师或是主持羯摩法事的人)说成是破羯磨转法轮僧,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僧」不是指单一的人,而是指僧团。「破僧」是指把僧团分拆成两个以上的团体。破和合僧,就是把一个和合的僧团拆成两个僧团。但是,前提必须是和合僧。如果他们本来就在吵架,因为你再讲一句话,害得他们变成两个团体,虽然你也有罪过,但是与破和合僧的构成要件不符合,因为他们本来就不和合。

 

  要几个人以上才可以算僧团?要四个人以上,这个有明确的规定。所以,要八个人以上的僧团才有破和合僧的可能。因此,譭谤一个人不可能构成破和合僧或破羯磨转法轮僧。懂得梵文的人不会这麽说。梵文裡的名词一定会有表示数量的语尾词,指明单数、双数或多数,多数就是三个以上。学过梵文的人都知道,从文字上讲,「僧」的梵文是多数,所以至少要三个人以上。如果以戒律来讲,至少要四个人以上。三宝,有时候翻译为佛、法、僧,有时候也翻译为佛、法、众,例如鸠摩罗什翻译的《维摩诘经》。从这裡也可以看出僧宝是指僧团,而不是一个人。

 

  大家还必须瞭解,能够让我们皈依的「僧宝」,也不是仅指出家人,而是指证果以上的修行人共同成就的团体。出家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表相上的出家人,一种是实质上的出家人。表相上的出家人,比如剃了头髮、穿着出家僧人的衣服。现在中国出家人的僧服与佛陀时代出家人的僧服是不一样的,东南亚出家人的僧服可能还比较相近一些。那到底要穿哪一种衣服才算是出家人呢? 其实这些都是表相。

 

  实质上的出家人,要从戒律和他所证的果位来判断。如果以戒律为标准,他必须受持出家戒,没有重大的毁破(杀人、淫、不予取、大妄语),还要接受佛教的教理,不主张外道的言论。若是以果位来判断,至少要证到初果向。

 

  一个未证果的出家人,在见地上与凡夫无异。凡夫自身尚未解脱,如何帮你解脱?十方圣贤僧因为他们所说的法符合事实真相,才可以让你出离三界的烦恼。未证果的出家人如果符合一定的条件,在佛经裡会被归为「福田僧」。虽然他没有证果,但如果你把他当成十方圣贤僧的代表,你的皈依仍然是有功德的。

 

  「僧宝」也不是指某个特定的团体,甚至不一定是地球上的团体,而是指十方世界所有证果的有情。假设你规定,只有经过地球上某个团体印证开悟的人才能代表僧宝,那麽问题就严重了。为什麽呢?因为极乐世界的观世音菩萨也不是这个团体裡的成员,也没有被他们印证过开悟,难道祂不是僧宝中的一员?

 

  所以,我们皈依「僧宝」,不是皈依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特定的团体,而是皈依十方圣贤僧的集合。帮你皈依的人或团体,只是十方圣贤僧的代表。

 

  最后为大家讲一则事例。玄奘法师在讲述印度见闻时说到,有一个出家人请一位有神通的阿罗汉带他到兜率天内院拜见弥勒菩萨。他看到弥勒菩萨是在家居士,于是只鞠了个躬,没有跪下来礼拜。阿罗汉问他:「为什麽你看到等觉菩萨不跪下来礼拜?」他说:「出家法师不能顶礼在家居士。」阿罗汉带他上去三次,他都不跪拜。最后这个阿罗汉认为他的慢心太重,就再也不带他去了。

 

  「出家」这个法,在天界是没有的,所以兜率天没有出家人。另外,从造相(留头髮和带装饰品的穿着)上也可以看出,弥勒菩萨不是出家人。事实上,一般人熟知的菩萨中,只有地藏王菩萨是出家人的造相。其他的大菩萨,如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等等,都是在家居士的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