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佛七】大和尚开示普贤行愿品 (二)

 

发布: 2016-09-07 09:09:28   作者: 本网讯   来源: 本网讯   

 


 

子清记录整理

 


 

  • Default
  •  



     


    佛七第四天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阿弥陀佛!这几天天气非常的好,冬天像秋天一样,气候宜人,阳光灿烂。我们万缘放下,一心在观音殿念佛,特别美,特别安详。在西方圣诞节的时候,大家安下心来在这里念佛,修心养性,返璞归真。

     

      其实我们人都是有一种妄想和杂念,真正需要的东西很少,送出去又不舍得,这就是凡夫相。看到别人去购物了,我也想去,敌不住外界的诱惑。佛曰:每个人有两个心,一个是凡夫的分别心,也是妄想纷飞的心;另一个是如如不动的真如心。大家试想,我们的衣服、车子都经常去洗,可是你是否想到我们的心也要去时常的清洗。

     

      我们看到外面的阳光感觉非常祥和,是因为你的心里的感觉,我们通过学习佛法去明心见性,把内因外缘结合在一起,就会感觉世界很美。如果这几天劳心劳力,心情不好,就算外面天气有多好,也不会开心,所以我们要先修行。《维摩诘经》云:心凈则国土净。只要你修行好,每天都是好日子,只有你为众生,就是一个有意义的日子,我们要心去转万物,不要让万物去转变我们的心。我们通过修行念经,就会让自己内心沉静下来,之后去深思自己的念头。我们犯错误是难免的,因为我们是凡人,不是佛,知错能改才是一个拥有智慧的人。

     

      今天讲解普贤行愿品中的第四愿望

     


     

    四、忏悔业障

     


     

      忏:忏悔,忏是消除,悔:悔过。悔恨自己昔日无知,所作种种罪恶的行为。有智慧的人有定力的人,才会观照自己的内心,才能够发现自己的罪业,今闻佛法,知过而思悔改。现在知道我们起心动念都是不好的。专心一意,于三宝前,披露往昔的罪行,求忏悔。我们所造恶业,要一心一意在三宝前提起悔改之心,并反思过错,自此痛改前非,誓不再造,自然获得三宝加持消除罪业。

     

      例如来参加佛七,有很多人不能来,是因为业障所缠绕,如有些人不能来此共修念佛;有些人在临终时一反常态不吃素、不念佛了,这也都是因为业障现前,临终的时候魔障现前。冤亲债主现前。如果我们不能把万缘放下,我们的魔障就能趁机而入。一个人的离世不在于几岁,无常随时到来,所以我们要看透生死,随时去面对。当我们有准备的时候,就会走得很安详。如果我们没有准备好,内心就会七上八下,乃至死不瞑目。所以都要看开一些,做我们该做的事情,不要惧怕生死。

     

      业障有三种:一是烦恼障,二是业障,三是报障。

     

      第一障,烦恼障是起烦恼令人心烦意乱,不知善恶,不分邪正,不明事理,不能通过修行证菩提。我们要去除烦恼障,凡夫因见思烦恼,迷真谛空理,障实智菩提。见就是我们的见解,思就是思想,很多人看东西是看外表,而不是看内在。这是我们凡夫的视角,但是在这之后有一个空性,就是我们本有的佛性。

     

      菩萨也有自己的烦恼,他们因无明烦恼,迷中道理,障真性菩提,故名烦恼障。

     

      第二障,业障。业障能系缚众生于九界升沉,不得解脱。

     

      九界:声闻、缘觉、菩萨和六道众生

     

      六凡: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

     

      凡夫由见思烦恼,造有漏业,障碍进修圣道,系居三界,不得实慧解脱,是不究竟的。二乘因尘沙烦恼,造无漏业,障碍进修六度万行,系居化城,不得方便解脱:他们比凡人好一些,而菩萨在修行六度,六度里面还有烦恼,还是不究竟。

     

      菩萨因无明烦恼,造亦有漏亦无漏业,系居实报土,不得真性解脱。所以他们不能从根本里面真正的解脱。例如,你捐了钱出去,如果求得要有多少回报,这不是功德而是交易。这些等等都是有漏业。

     

      第三:报障,众生由业力牵引,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有三种因缘:1、业缘;2、父母的结合;3、福报。我们是业力推动到这个世间来,我们要借用三个缘,所以父母是决定不了你是否好看或不好看,这是你之前的业力。凡夫作有漏善或恶业,报生同居土,受分段生死,障性净涅槃;因为业力的牵引,遭受果报。

     

      二乘作无漏业,报生方便土,受变易生死,障方便净涅槃;到达方便有余土。只有善业无忧恶业。

     

      菩萨由亦有漏亦无漏业,报生实报土,受微细变易生死,障圆净涅槃;总名报障。他们到达实报庄严土。声闻、缘觉、菩萨、凡人都有业障。常寂光净土则是佛土。

     

      由三烦恼,障三菩提;由三业障,障三解脱,由三报障,障三涅槃,故名三障。

     

      十恶:起罪之由,为身,口,意。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嗔恚、憍慢、邪见。是为十恶,受恶罪报。

     

      平时我们所造的业我们看不到,如果有实质性形相的话,那么尽虚空那么大也容纳不了。

     

      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修行让我们的身口意清净。这样从前所积的无穷无尽的恶业,都可以消灭。一切恶业都消灭了,一切的功德,自然都会渐渐的积聚起来,也可以周遍法界。

     

      当您所有的恶除尽的时候,就不需要忏悔了,否则每一世都要去忏悔自己的业障。

     

      佛教里面有三种忏悔:一是作法忏悔,依律之作法而行忏悔。二是取相忏,是由内具至诚心,外对佛像前,发露忏悔,将自己过去,或现在所作种种错误行为,坦诚公布,求佛证明,誓不再犯。三是无生忏,亦名实相忏,又见实相之理,念罪体无生之忏悔。

     

      作法忏,7天为一个周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诚心。犯罪之人,应自动自觉,承认自己的过失,决意改过自新,然后诚心求忏悔。

     

      二是行动。诚心悔过的人,应策动身口,见诸行动,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殷重,称名说罪,然后礼足。

     

      三是对象,对上座,对和合僧,或对佛前。如是具足心诚,身礼、口说罪,对和合僧团,或对佛前,求哀忏悔,名作法忏,可灭犯戒之罪。

     

      第二种是取相忏、由内具至诚心,外对佛像前,发露忏悔,将自己过去,或现在所作种种错误行为,坦诚公布,求佛证明,誓不再犯。

     

      或修礼古德所编成的各种忏悔法,如大悲忏、净土忏、地藏忏、水忏,梁皇忏等,或天天礼拜,或定期七日,七七日,于其中间,专心一意,忏悔业障,期感瑞相,如佛来摩顶,忽觉身心泰然等,是名取相忏,能灭烦恼性罪。

     

      第三种叫做无生忏,亦名实相忏。是端坐正心,运用智慧,观无生法,达实相理,一切法本无生灭,罪性亦然,生是幻生,灭是幻灭,罪性本空。实相忏悔,能灭障中道的无明烦恼。罪从心起,所以要观照自己的内心。当智慧心起来的时候,我们就能减少业障了。

     


    五、随喜功德

     


     

      「随」就是随顺或者跟随,「喜」是欢喜,「功」是所立的功,「德」是所做的德行。

     

      四种随喜功德:1.一切佛从修行到成佛所做的一切功德皆随喜2.六趣四生所修一切功德皆随喜(六道里面的一切众生)3.声闻缘觉所修一切功德皆随喜4.一切菩萨所修功德皆随喜。

     

      随喜,也可以说是叫他人随喜自己来做功德,也可以说是自己随喜他人去做功德。你想要忏悔业障,一定要随喜功德,要做种种的功德。你忏悔自己的业障,一时或者这业障不能消除,这就应该做功德,所以说随喜功德也就是忏悔业障,忏悔业障也就是随喜功德。那为什么又说第五是随喜功德?因为第四是专门忏悔业障,你想忏悔业障,就应该实行第五的随喜功德。随喜功德就包括做一切的善事,所有的善功德你都要随喜。

     

      随喜功德,是自己所做的好事,应该令其他人也随着来做,叫其他人随喜自己的功德;其他人做好事,你知道了,也应该尽你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这叫随喜他人的功德。随喜功德,不单随喜自己,也随喜他人,乃至于随喜法界所有众生所欢喜做的善功德,你也都要帮忙去做。

     

      随喜功德,又有随喜佛的功德、菩萨的功德、声闻缘觉的功德,随喜一切众生的功德。怎么叫随喜佛的功德?譬如你讲经说法,教化众生,这就是随喜佛的功德。你提倡教人行六度万行、行菩萨道,这就是随喜菩萨的功德。你提倡教人修十二因缘,这就是随喜缘觉的功德。你令一切的人知道修四谛法,这是随喜声闻的功德。你随喜天、人修五戒十善,这叫随喜天、人的功德。所以随喜功德讲起来是无穷无尽的,现在就只讲一个大概

     

      随是随顺,意不违逆;喜是欢喜,心不厌恶。凡是见闻他人所作大小功德,乃至一毫之善,一尘之福,悉皆随顺欢喜赞叹,不生妒忌心,无破壤意,故随喜功德,能对治人的妒忌心。而我们人往往会有嫉妒心、红眼病,甚至别人做好事,心里也会不舒服;还会泼人冷水,只要有一毫之善,都要去随喜。

     


     

    佛七第五天

     


     

      今天的日子十分巧合,既是农历的十五,又是圣诞节,所以参加法会的人比较多。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博大精深,其影响十分深远,每次到假期的时候,大家都喜欢来寺庙里。因为湛山是在加拿大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地,儒家讲如何平天下,道家讲修身,而佛家讲修心。万法不离其心,心是万法之根本,只要心清净了,智慧就会增长,心调整好了,你就是幸福快乐的人!

     

      佛七念佛,是为了能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天台宗非常重视教育,多听经闻法,明白道理,才能走入正道。在学佛过程中善知识对我们非常重要,释迦牟尼佛就是我们的善知识,观音菩萨和身边的修行人都是我们的善知识,我们要感恩身边的善知识帮我们消除业障,增长智慧。

     

      念佛法门的功德力非常殊胜,凭借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从佛开启念佛法门到龙树菩萨至天台的教义——教归天台行归净土。我们都要用感恩的心对待一切人事物。

     

      中国汉传佛教出家人受比丘戒之外还要受菩萨戒。在佛经里面有个故事,两个师兄弟分别修大乘和小乘,他们四处弘法。一天,一个师兄看到有一女子要过河,但过不去,他不假思索背着她过了河。修小乘的师兄感觉他犯了戒,问修大乘的师兄。修大乘的师兄说:「我都已经放下了,你为什么心里面还在背着呢?」修大乘的师兄当时行的是菩萨道,不着相,更讲究行为和意义。修小乘的师兄,比较着相,认为这是犯戒。所以学佛要通达明白,因解而行;要实践到日常生活之中。

     

      大乘菩萨的精神,愿意为别人去做有意义的事情,行的是菩萨道,只要利益众生,注重行为的意义。就像这几天参加佛七,我们不要浪费饭菜,这就是惜福。生活中要有规律性,上午做什么,下午做什么,晚上做什么,比如我们佛七的安排非常有规律,就是要把这个精神落实到生活中去。

     


     

    六、请转法轮

     


     

      请转法轮,是譬喻佛的说法,佛说法教化众生,就可以把众生从烦恼痛苦的此岸度化到清净快乐的彼岸,所以叫转法轮。

     

      若以大乘教释,轮具四义:

     

      一圆满义:代表菩萨闻法修行,具足戒定慧,速证圆满佛道。

     

      二摧坏义:轮所经处,能摧毁地上一切荆棘瓦砾;喻菩萨闻法修行,能摧毁心中烦恼沙石,消除圣道障碍。

     

      三镇止义:轮能镇压阻止外物;喻菩萨闻法修行,进入见道,由观行力,阻止妄想,断见思惑,镇伏无明。

     

      四不定义:轮可前进,不定停留;喻菩萨闻法修行,进取菩提,于其中间,由见道进入修道,从修道趣登十地,起慈悲心,教示利喜,令一切众生,共趣佛道。令正法展转流传,如轮之转动不已,是名转法轮。

     

      转法轮,也是请善知识讲经说法,诠释大小乘之义理,令人闻而生信,因信而解,因解而行,因行而证果,如轮之旋转不息,名为转法轮。

     

      什么是法轮?「轮」以摧伏为义,这一个法轮是摧伏天魔外道,令正法久住。就像一个车轮一样,是转动的。佛成佛之后,三转四谛法轮度五比丘,这就是转法轮。请佛、菩萨、声闻、缘觉、罗汉说法,请所有的法师说法,这都叫请转法轮。请转法轮有什么好处呢?这个世界上若有人转法轮,魔王就不敢出世;若没有人转法轮,那魔王就要出世了,这是一点。还有,你在这儿请法,转法轮的这种功德就都是因你请法而成就,所以你就有功德,就会开智慧。再者,请转法轮也就是随喜功德。因为你请法师给大家说法,对大家都有利益,这其中也就是随喜功德。所以这十大愿都是连着的,好像你要忏悔业障就要随喜功德,你想随喜功德就要请转法轮,请转法轮是最大的随喜功德。

     

      不单单讲经说法叫转法轮,凡是做一切关于佛教的事,这都叫转法轮。好像印这个公告也叫转法轮。做记录也是转法轮,现在这个录像机在录音也是转法轮,他们这儿现在写笔记,将来记清楚了就讲给人听,这就是在准备转法轮。我们诵经、拜经也是请转法轮。凡是你在佛教里做一些有益佛教的事情,都是叫转法轮。我们每一天都讲经,这也是转法轮;白天打坐,这也是转法轮,没有一样不是转法轮的。现在我们在这个地方就是在请转法轮,只要你明白了,这就是请转法轮。你若没明白,觉得做这个工作太疲倦、太辛苦了,那这就是怕转法轮。

     

      佛陀是真人,已经修成佛,我们都是因地修行,要有华严境界。正报庄严,依报是圆融无碍,无穷无尽无量无边的。例如,我们人在多伦多,人是正报,多伦多是依报。全世界都是众生的依报,但是我的缘是无穷的,生生世世我们都有有智慧的人来请佛来转法轮。

     


     

    七、请佛住世

     


     

      佛出世、住世,然后又入涅槃。佛住世的时候,好像世间有太阳一样,举世都光明。佛入涅槃,世界就黑暗了。所以普贤菩萨就发大愿,请佛常常住在世上,不要入涅槃。佛是满众生愿的,若是所有的众生都请佛住世,佛就不入涅槃;若没有人请佛住世,佛把他所应教化的众生教化完了就要入涅槃了,所以普贤菩萨的第七愿就要请佛住世。

     

      依唯识论,涅槃有四种:

     

      一、自性清净涅槃,指真如自性,无始时来本自清净,客尘不能染,故名性净。

     

      二、有余依涅槃,指二乘圣人,虽然断了见思烦恼,但有无明余在,或所谓的三乘圣人,烦恼障尽,离诸尘劫,寂静安乐,名为涅槃,但尚有众苦所依的色身存在,因此名为有余依涅槃。

     

      三、无余依涅槃,谓诸圣人,或钝根阿罗汉,厌苦欣寂,灰身泯智,烦恼既尽,余依亦灭,名无余依涅槃。

     

      四、无住涅槃,指诸佛菩萨,虽然惑尽智圆,证到本有具备的真如自性,但大悲愍物,不住涅槃;般若智照,不住生死;尽未来际,利乐有情,常寂,名无住涅槃。

     

      善知识:热心劝人信佛学佛, 或是劝人修学善业、不造恶业的修行人, 在佛经里头、就称做善知识。

     

      善知识有十种:

     

      1. 令住菩提心善知识,能让升起菩提心的人。

     

      2. 令生善根善知识。

     

      3. 令行诸波罗密善知识,能让你起清净心的人。

     

      4. 令解脱一切法善知识。

     

      5. 令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能让你成熟,学会做人的老师。

     

      6. 令得决定辩才善知识,教会你讲话的人。

     

      7. 令不着一切世间善知识,能让你不执着于人事物的。

     

      8. 令于一切劫修行无厌倦善知识,发长远心。

     

      9. 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

     

      10. 令入一切佛智所入善知识,劝你深入经藏的。

     

      以上善知识的特点,能饶益众生,故皆劝请莫入涅槃。

     

      佛是主,菩萨是伴;佛剎是依报,佛菩萨是正报。若主若伴,若依若正,皆无穷无尽,正显示主伴依正,圆融无碍,而且无穷无尽。

     


    八、常随佛学

     


     

      普贤菩萨发愿要常常地跟着佛来学佛法。佛法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但是我们学佛法不要怕多。「常」是经常,永远跟随佛,学佛的思想和意志。学佛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贪念。

     

      大家要明白佛学和学佛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要学佛。你学得越多,智慧就越多,好像阿难尊者,为什么他的记忆力那么好?所谓「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难心」,为什么佛法就好像大海的水似的,都流到阿难的心里去了?因为阿难尊者,生生世世都注重多闻,所以他的记忆力才那么好。这常随佛学里边就包含着不要懈怠、懒惰、昏沉,要勤修戒门、定门、慧门、息灭贪心、瞋心、痴心。你能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这就是常随佛学。

     

      像这样,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普贤菩萨的这种学习的精神,历久弥坚,即使「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不但「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而且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