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名相名词解释:一地

 

发布: 2022-06-16 12:44:08   作者: 明沙门一如等奉敕集注   来源: 大藏经   

 

  • Default
  •  



     

    【出处】

     

      本词条出自《三藏法数》。三藏法数凡五十卷。明代一如奉敕编纂。略称大明法数、三藏法数。本书系辑自大藏经典中诸法数之名词,依增数法类编撰而成。名目起自‘一心’,终于‘八万四千法门’计收一五五五条,每条并附有略解,凡出于某经某论或某某撰述者,皆详注于各条之下;若遇各家或各宗派说法不同,则征引诸家之异说,内容极为详备。民初黄理斋据该书另编通检一册,将一五五五条中所引之各类名词,一一析出,令初学者方便检阅。

     


     

    【古文】:

     

      一地者。一实相地也。地有能生之义。一切草木种子。皆依于地而得生长。以譬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一切习因①种子。皆依五阴之身增长成熟。至于法华会上。闻佛说一乘法。皆成菩萨法性。五阴②则是一实相地。故经云。一地所生。是也。

     


     

    【译文】

     

      一地(出《法华经》),就是“一实相地”。“地”字有『能出生』的含义。就如同一切草木的种子,都依靠土地而得以生长。用来比喻人、天人、声闻乘修行者、缘觉乘修行者和菩萨乘修行者等一切所持续不断所熏习的种子,都是依靠五蕴(五阴)所聚合成的身体增长成熟。所以等到了法华会上,听闻佛所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所谓各种人天和修行者最终都成为菩萨的法性。所以五蕴(五阴)其实就是一实相地。所以经上说:“一地所生”,就是这个原因。

     


     

    【注释】

     

      ① 习因:所作之因。习续不断。

     

      ② 五阴: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为五种感官所感知的境界。之所以称为“阴”,原因是因为其有质碍,能够障蔽自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