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在灵山莫远求」从何而来

 

发布: 2016-02-15 20:33:14   作者: 畅鸣   来源: 本网讯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这首流传很广的偈诗,通俗易懂,明白如话,寥寥数语,却说出了学佛、修行的大道理,因此深受欢迎。经常看到高僧大德讲经开示,引用到这首诗,大都说「经云」「古德云」。但它到底出自哪儿,他们都没有说。笔者不揣冒昧,凭着「打破砂锅璺到底」的劲儿,做了一番探究。

 

  最显而易见的答案是,「人人心中有灵山」是「孙悟空」说的。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第八十五回《心猿妒木母魔主计吞禅》里,唐僧师徒几人经过「灭法国」,国王要杀一万个和尚,孙悟空用法术把朝内大臣、后宫嫔妃都剃了头,最后他们全都皈依了佛门,唐僧师徒一行也换了关文继续西进。这时,书里这样写道:

 

  正欢喜处,忽见一座高山阻路。唐僧勒马道:「徒弟们,你看这面前山势崔巍,切须仔细!」行者笑道:「放心!放心!保你无事!」三藏道:「休言无事。我见那山峰挺立,远远的有些凶气,暴云飞出,渐觉惊惶,满身麻木,神思不安。」行者笑:「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三藏道:「我记得。」行者道:「你虽记得,还有四句颂子,你却忘了哩。」三藏道:「那四句?」行者道: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向灵山塔下修。」

 

  三藏道:「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行者道:「不消说了。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差错些儿成惰懈,千年万载不成功。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似你这般恐惧惊惶,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且莫胡疑,随我去。」那长老闻言,心神顿爽,万虑皆休。

 

  但问题是不是这样就解答了呢?不是这么简单。

 

  《西游记》里引用了大量的别人的诗词,特别是道教人士的诗作。如第八回开篇,引用的是元代词人冯尊师的《苏武慢》词(稍有改动),原词如下: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

 

  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

 

  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

 

  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相岩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

 

  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

 

  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

 

  免葛藤丛里,婆娑游子,梦魂颠倒。

 

  熟悉佛教典籍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里用了很多佛教的典故。如「怀让磨砖」「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和「六祖逃遁」等等,还有佛教名词,如「菩萨十地」「三乘菩提」(大乘佛菩提道、中乘缘觉菩提、小乘声闻菩提)「四生」(湿、卵、胎、化)和「六道」等。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点典故和名词,烂熟于心,写作时信手拈来,而且用得极其精妙。

 

  我们一定会认为冯尊师是一位佛教徒,其实不然,他是一位道教人士。据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载:「冯尊师,金元时人。本燕赵书生,游汴京,遇异人,得授仙学。善歌诗,所赋词曲,高洁雄畅。最传世者有《苏武慢》二十篇。前十篇道遗世之乐,后十篇论修仙之事。详载于《鸣鹤余音》。」这里提到的《鸣鹤余音》已被编入道教经典集《道藏》(相当于佛教的大藏经)。

 

  至于八十五回的偈诗「佛在灵山莫远求」,有学者也指出,不是《西游记》作者的原创,而是出于明朝中叶的全真教丹书《性命圭旨》(见李安纲着《美猴王的家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年)。

 

  看到这里,我们有点失望了:前面提到的《苏武慢》是一首写修行的好诗,却不是佛教徒所写;「佛在灵山莫远求」这么好的一首佛教偈诗,出自一本道教书,难道说的不是学佛的道理吗?

 

  《西游记》从唐宋笔记中的取经故事,到南宋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再到元杂剧,到《西游记》平话,最后才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一百回小说《西游记》,中间经历了了漫长的创作、流传-再创作、再流传的过程,这中间受道教影响(特别是在元代)影响很大,掺杂了很多全真教的东西。道教把唐僧取经的故事,借来当作解释、普及自己教义的工具。原因很明显,这个故事趣味盎然,老少咸宜,流传极广。明清以前的学者甚至认为,《西游记》表面上看是唐僧取经故事,实际是一本道家修炼的指导手册,而且言之凿凿:「其叙以为孙,狲也;以为心之神。马,马也;以为意之驰。八戒,其所八戒也;以为肝气之木。沙,流沙;以为肾气之水。三藏,藏神、藏声、藏气之藏;以为郛郭之主。魔,魔;以口耳鼻舌身意恐怖颠倒幻想之障。」云云。

 

  不管怎么说,故事的原型,终究是玄奘大师西行印度取经的故事,是一个伟大佛教徒的故事。所以,后来的作者在书中最终还是选择扬佛抑道这条路子,比如小说写到道教和佛教的纠葛,正义总是属于佛教一方,得胜的也是佛门。道教的最高神太上老君在书中是个小的角色,相比之下,如来和观音却法力无边。还有把弃道归佛称作「改邪归正」。前面的提到的「灭法国」被孙悟空改名为「钦法国」等等,但小说还遗留大量的道教名词。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古代特别是明代各种宗教(尤其是佛教和道教)相互借鉴,以便以各种方便影响大众。同时也说明,《西游记》的作者对佛教典籍和道教典籍都十分的熟悉,没有我们所想的那么偏狭。这种现象在古代司空见惯。净土宗祖师慧远大师精通儒家五经和道家三玄,二十岁时在拜访儒学大师的路上,因为道路不通,改道去听道安法师的讲经,被后者慑服,拜其为师,决心出家。四年后开坛讲座,引庄子之见来说明佛教之实相义理,使迷惑者触类旁通,晓然领解。

 

  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有学者研究指出:「佛在灵山莫远求」一诗,也不是道教《性命圭旨》的首创,在其之前民间化的佛教经卷《金刚科仪》就已有了这首诗,说明这首偈诗在民间流传了很长时间。所以那些高僧大德讲经时说这首诗「经云」「古德云」也是合理的。

 

  顺便说一下,《西游记》第九十六回还有以一首好词《西江月》:

 

  法法法元无法,空空空亦非空。

 

  静喧语默本来同,

 

  梦里何曾说梦。

 

  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

 

  还如果熟自然红,

 

  莫问如何修种。

 

  这也不是小说作者原创,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宋朝道教大师张伯端所作,但有学者指出,这首好诗还不是张伯端原创,原作者是那个「一日三召三应」的南阳国忠禅师,这不是抄袭吗?据说算不上,它的另一个名字叫「借鉴」。只是提醒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