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 故事连载-38、饮木筩水喻

 

发布: 2015-12-19 08:57:35   作者: 释迦牟尼佛   来源: 大藏经   

 


 

  【出处】

 

  故事出自大藏经〔大正新修大藏经,本缘部〕第四册 No. 209《百喻经》

 

  【缘起】

 

  有一天,佛和他的弟子们在王舍城的鹊封竹园里集会,座中有诸大比丘,诸大菩萨,以及天龙人非人等。在这个盛会中,还有从别处来的异学梵志五百人,他们都一心想听佛宣说法要,并向佛询问自己的疑惑。当佛出来坐定后,他们便从座上站起来说:『我们听说佛法非常宏大和深远,所以特来请教。』

 

  佛就叫他们提出问题,一一加以回答,于是那五百梵志,都豁然开解,明白佛法的真义。就在佛座下五体投地受了五戒。接着,当他们重新坐回座位以后,佛就对他们说:『你们要好好听,我现在给你们说各种譬喻。。。』

 

  38、饮木筩水喻

 

  【古文】:

 

  昔有一人,行来渴乏,见木筩中有清净流水,就而饮之。饮水已足,即便举手语木筩言:「我已饮竟,水莫复来。」虽作是语,水流如故。便瞋恚言:「我已饮竟,语汝莫来,何以故来?」有人见之,言:「汝大愚痴,无有智慧。汝何以不去,语言莫来?」即为挽却,牵余处去。

 

  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死渴爱,饮五欲①咸水。既为五欲之所疲厌,如彼饮足,便作是言:「汝色声香味莫复更来,使我见也。」然此五欲相续不断。既见之已,便复瞋恚:「语汝速灭,莫复更生,何以故来,使我见之?」时有智人而语之言:「汝欲得离者,当摄汝六情,闭其心意,妄想不生,便得解脱。何必不见,欲使不生?」如彼饮水愚人,等无有异。

 

  【译文】:

 

  从前有一个人,一路走来,口渴身乏,见木筩中有清净流水,便就着喝起来。待到喝足了,便举手指着木筩说:「我已喝够了,水你不要再流出来了。」虽然说了这话,水依然流个不止,这人就大怒道:「我喝够了,叫你不要来了,为何依旧来?」有人见了,说:「你这大愚痴,没有智慧,你为何不离去,却说水不要再来?」随即把他拉走了。

 

  世上的人也是这样,出于生死渴爱的缘故,畅饮那色、声、香、味、触这五欲咸水。五欲既已得到了满足,就如那人饮水饱足了,便疲乏厌倦起来,说:「你们这些色声香味,不要再来让我见到了。」然而这五欲相续不断,绵绵不绝。世上的人见了,便怒道:「叫你们速速灭去,不要再产生,为何依然来,让我见到呢?」这时有智人对他说:「你想要离却五欲,应当收摄你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所产生的情识,关闭心中的思量,这样,妄想就不会出现,便可以得到解脱。何必眼不见,方可不生贪恋呢?」就像那饮水的愚人一样。

 

  【注释】

 

  筩: 读音同「筒」,竹筒之类。

 

  ①五欲:又作五妙欲、妙五欲,指染着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的五种情欲。即色欲、声欲、香欲、味欲、触欲。

 

  源流

 

  《大正句王经》卷上:往昔有一聚落,其中人民不识螺相,亦复未曾闻其螺声。忽有一人从外而来,到彼聚落,而便止住。是人常持一螺,以为功业,每日执螺,诣于圣像,鸣螺供养。一切人民,忽闻螺声,咸悉惊怪,共往螺处,问彼螺言:「尔从何来?可依实答。若不言实,我当破汝。」螺既无情,岂能言答?(《大正藏》第一册第八三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