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菩萨戒要义

 

发布: 2014-05-30 16:47:01   作者: 达义法师宣讲   来源: 本网讯   

 

一、概说

 

为什么要受持在家居士菩萨戒?存在的误解和顾虑:
部分信众对受持菩萨戒存在误解和顾虑:

 

  1、受到约束

 

  2、担心起心动念都是罪

 

  3、犯的戒多,害怕会下地狱。

 

  4、不受戒就不需要忏悔。

 

受戒后能得到戒的威力和功德:

 

  1. 菩萨戒是菩萨修行的根本。菩萨戒的本质是使人发起无上菩提心。只有受菩萨戒,才有机会成为真正的菩萨;唯有真正的菩萨,才能够成佛。三世诸佛都是受了菩萨戒以后才能够成佛,所以受菩萨戒是成佛的必经之路。

 

  2. 佛教戒律的精神是“防非止恶,成就道业”。传授菩萨戒是以四弘誓愿及三聚净戒为基础,以净化身口意三业的十善法为准则,受戒后就有多方善缘,自然助我们持戒,不必担心犯戒,应破除尚未受戒就准备犯戒的想法。

 

  3. 受戒后当我们真正发心成为菩萨时,心就会和十方诸佛相应。因为我们已是承担如来家业的真正佛子,已经担负和诸佛菩萨同样的责任,同样的使命。受戒后能得到戒的威力和功德,即使破戒,也比不受戒要尊贵许多。

 

  4.《菩萨璎珞本业经》说,受了菩萨戒,「有犯不失」。该经又说:「其受戒者,入诸佛界菩萨数中,超过三大阿僧祇劫生死之苦。」「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 」

 

  5. 菩萨戒是有犯不失的,菩萨当知惭愧,常忏悔。四弘誓愿及三聚净戒是一受永受,直到成佛时为止,这是说,一旦受了菩萨戒,便已进入诸佛国土的菩萨数量之中,因为若发菩萨誓愿,并受菩萨戒者,即是初发心的菩萨,虽然常犯戒,仍算是菩萨。若不发菩萨愿,不受菩萨戒,虽然无戒可犯,也不是菩萨。

 

第二、中国菩萨戒的由来

 

  中国菩萨戒的弘传始于魏晋南北朝,其中在家菩萨所受持的六重二十八轻戒,出自于昙无谶所译之《优婆塞戒经》。

 

第三、在家居士菩萨戒的内容

 

  戒在印度称为尸罗,翻译为清凉,三业如火,焚烧行人,若受净戒,便得清凉。在家戒有四种:三皈戒、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菩萨戒以观空着眼,以净心为宗旨,以发无上菩提心为基础。

 

  菩萨戒可涵摄一切佛法,主要的内容包括:

 

  (一)三聚净戒;(二) 四弘誓愿;

 

  (三)十善法; (四)受持十无尽戒;

 

第四、求受在家居士菩萨戒的学人应该具备什么资格?

 

求受在家居士菩萨戒的学人,应该具备如下三项资格:

 

1) 受持在家居士菩萨戒首要受三皈五戒。

 

  a) 在家菩萨戒是在五戒基础上的一个加行戒,受持菩萨戒的学人首要受三皈五戒;因为受持菩萨戒是为了完成菩萨道的修行,先受五戒,才有资格受菩萨戒。

 

  b) 受在家菩萨戒最关键是要发菩萨心,要发起广度众生的心,护持正法,救度众生,有这个心才能受菩萨戒。

 

2) 发起菩提心。

 

  a)菩提心是进入大乘的门径,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体现。

 

  b)“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受

 

  菩萨戒、学菩萨行的基本条件。

 

3) 了解戒的开遮持犯。

 

  a) 佛的每一条戒律都有制作的因缘。开是利益众生,例如酒

 

  肉五辛虽然是佛制所禁食,但是如果患病需要,则是允许的。开遮为救多数人,为救三乘圣贤。

 

  b) 遮是在某一种状况下绝对禁止;禁止是原则,是保护自己。

 

  该开的时候开,该遮的时候遮,这叫持戒;该开的时候不开,该遮的时候不遮,就叫犯戒。

 

  持戒的果报:若戒杀,可以解除怨结,广结善缘,于未来世富贵自在,命终生天,无恶道恐怖;

 

  犯戒的果报: 若杀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多病短命,众生憎恶, 命终之时狂怖恶死。

 

第五、受持菩萨戒的功德好处

 

  《华严经》说:「戒是无上菩提本。」

 

  1. 若持一条戒,即于一切众生分上,永远有持戒功德,若于某时犯某一条戒,仅于某时对某一众生或若干众生得犯戒罪。譬如当受了菩萨戒而犯杀生,即使天天杀、时时杀,也不可能杀尽一切众生;杀一众生,仅于一个众生身上得犯戒罪,却于其他一切众生身上不失持戒功德。所以说,一旦受了菩萨戒,虽然「有犯」,还是「菩萨」。

 

  2. 若未受菩萨戒,就根本无戒可犯。譬如杀生,不论有无戒可犯,本来即是罪行,不会因为未受戒就不受报。

 

  若是受了菩萨戒,犯了戒会警觉忏悔,可重受戒,渐渐心便越

 

  来越清净和越来越精进。

 

  3. 若不受菩萨戒,缺警惕心,起恶念,做恶事而不自知。

 

第六、在家居士菩萨戒的传授仪规

 

  一、请师入坛; 二、顶礼十方三世三宝;

 

  三、问菩萨戒遮难; 四、忏悔往昔罪业;

 

  五、请圣降坛,证明授戒; 六、受四不坏信法;

 

  七、受三聚净戒; 八、受十善戒;

 

  九、受十无尽戒; 十、受菩萨戒衣;

 

  十一、赞叹受戒功德; 十二、功德回向;

 

  十三、恭请菩萨法师开示; 十四、供养菩萨法师;

 

  十五、恭送诸圣及菩萨法师; 十六、礼成。

 

在家居士菩萨戒的传授仪规

 

  1、请师入坛;新戒菩萨,一齐向上,顶礼菩萨法师。 (三拜)

 

  2、顶礼十方三世三宝; 一心顶礼,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切尊法、

 

  一切贤圣僧(三称三拜)

 

  3、问菩萨戒遮难

 

  宣誓正授戒法。菩萨法师问:「汝等是菩萨否?」新戒菩萨答:「是菩萨。」

 

  菩萨法师问:「汝等已发菩提心否?」新戒菩萨答:「已发菩提心。」

 

  这是纳受菩萨戒戒体的关键。当我们回答“是”的时候,包含着责任和担当。关键是内心要确实生起成为菩萨的意愿,确实发心以自利利他为使命。如果只是停留于口说,并没有相应意愿,也是无法得戒。

 

   

 

  菩萨法师问七个问题:必须于现世中,未曾犯七逆罪,若随犯其一,不得受戒,必须如实回答。

 

  「汝曾杀父否?」「汝曾杀母否?」

 

  「汝曾出佛身血否?」「汝曾杀阿罗汉否?」

 

  「汝曾破和合僧否?」「汝曾杀和尚否?」

 

  「汝曾杀阿闍梨否?」

 

  新戒菩萨答:「无。」

 

  4、忏悔往昔罪业;

 

  菩萨法师云:「汝等现生,虽未造七逆罪,可以受戒,但于往昔无量生死以来,曾造无量恶业,现当一心,至诚忏悔。」随戒师诵忏悔偈三遍: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诸佛皆忏悔。

 

  5、请圣降坛,证明授戒;

 

  菩萨法师云:「汝等既已忏悔先世恶业,求授菩萨净戒。唯依菩萨戒法,

 

  当请释迦牟尼如来为得戒和尚,

 

  文殊师利菩萨为羯磨阿闍梨,

 

  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闍梨,

 

  十方一切诸佛为尊证,

 

  十方一切菩萨为同学,

 

  我等菩萨比丘为法师。

 

  汝等当以一心,至诚启请,请随诵。 」

 

  6、受四不坏信法

 

  依《菩萨璎珞本业经》,菩萨当依止四不坏信: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戒。大家随戒师诵。

 

  7、受三聚净戒;

 

  菩萨法师云:「汝等既能受持三聚净戒,请随我诵。」

 

  新戒菩萨:我□□□,从今身至佛身,尽未来际,受持一切律仪。修学一切善法。饶益一切有情。 (三称)

 

  正式宣誓。通过宣誓向法界一切有情表明:从今以后,将以这些戒条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三聚净戒是菩萨戒的特色,也是菩萨戒的总纲: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利益众生戒。即止恶,行善,利益众生,是我们三宝弟子已做,正做,当做的分内事。

 

  8、受十善戒;

 

  菩萨法师云:「汝等当知,菩萨当修十善业道,当断十恶业道。月称菩萨的《入中论》有云:『身语意行咸清净,十善业道皆能集。』汝等当学当持十善戒,请长跪合掌,如实答。」

 

  「愿尽未来际,身离杀、盗、邪淫,

 

  口离妄言、绮语、两舌、恶口,

 

  心离贪欲、瞋恚、不正见。

 

  汝等能持否? 」

 

  新戒菩萨答:「能持。」

 

  9、受持十无尽戒

 

  菩萨法师云:「求受菩萨戒,当发菩萨愿,天台《摩诃止观》,禅宗《六祖坛经》,均倡四弘誓愿,请长跪合掌,随戒师诵。」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三遍)

 

  菩萨法师云:「汝等佛子,既发菩萨誓愿,我当为汝等,启白三宝,证明受戒,汝等一心善听,作意思惟。

 

  当我白第一遍,汝等当观想十方世界妙善戒法,由心业力,悉皆震动。我白第二遍,汝等当观想十方世界妙善戒法,如云如盖,覆汝等顶上。我白第三遍,汝等当观想十方世界妙善戒法,从汝等顶门,流入身心,充满正报,尽未来际,永为佛种。此是无作戒体,无漏色法,由汝等增上善心之所感得,汝等当至诚顶受。 」

 

  菩萨法师云:「汝等佛子,《梵网菩萨戒经》,载有菩萨十无尽戒,共有十条,每条皆含摄三聚,若有犯者,非菩萨行,汝应谛受,并如实回答。唯依戒经所示,菩萨戒得少分受、多分受、满分受,能受者请答:能持,不能受者则不回答。」

 

  从今身至佛身,于其中间,

 

  不得故杀生,不得故偷盗,不得故邪淫,

 

  不得故妄语,不得故酤酒、饮酒,

 

  不得故说在家出家菩萨罪过,不得故自赞毁他,

 

  不得故悭,不得故瞋,不得故谤佛法僧三宝,

 

  能持否?

 

  答:「能持。」

 

  10、受菩萨戒衣

 

  新戒菩萨受菩萨衣。

 

  「善哉解脱服钵吒礼忏衣我今顶戴受礼佛求忏悔」

 

  「缦衣(菩萨衣)」即整幅不割截(音:节)之衣,主要为沙弥、沙弥尼及受持五戒、菩萨戒之在家信众所穿着。在外形上类似出家众所著之袈娑,差别是没有割截,没有田相特征。

 

  受了在家菩萨戒的居士披戒衣,用作礼佛求忏悔之用。

 

  11、赞叹受戒功德

 

  12、功德回向

 

  13、恭请菩萨法师开示

 

  14、供养菩萨法师

 

  15、恭送诸圣及菩萨法师

 

  16、礼成

 

结语

 

  1. 在家居士受持菩萨戒,是修行的指导与保障,使我们具备正知正见,依循正确的准则而行。因此,戒是生善灭恶的工具,是超凡入圣的指南、是成佛作祖的阶梯,是我们入道的根本。

 

  2. 受持禁戒在因地修行时有大功德,有止恶趣善、善护心念、长养慈悲心、利乐有情众生、能迅速证果等等利益。重要的是要发「自度度人、自利利人」的菩提心,才不失受大乘菩萨戒的真义。 (完)

 

以上文字参考圣严法师着《菩萨戒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