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中道(一)

 

发布: 2016-10-29 07:15:34   作者: 达义法师   来源: 本网讯   

 


 

  中道,是释迦牟尼佛的核心教义之一,我们学佛的人应该很好地学习领会。

 

  对中国人来说,和「中道」最相似、最常见、最熟悉的一个名词是「中庸之道」。孔子将它作为最高的德性加以赞扬。「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按照字面的意思,「中」就是不偏不倚,不高不低的意思;「庸」,是平常、平凡的意思。简单的两个字一结合,会有那么神奇吗?连孔夫子也觉得,一般人很难达到这个境界。的确,凡夫是很难把握事物的度的,要么太过,要么太差。孔子对这些都是持否定态度的,「过犹不及」。佛陀的中道和儒家的中庸之道是不一样的。但我们知道了中国文化中的中庸指导,对我们理解佛陀的中道是有帮助的。可以说,中国人因为有儒家文化的熏陶,对学佛是有帮助的。这就是因缘。

 

  当初,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之后,心情自然是无比的愉悦和兴奋。「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按佛陀的慈悲心怀,他很想将这证悟与人分享。「我最上最胜,不着一切法。诸爱尽解脱,自觉谁称师!无等无有胜,自觉无上觉。如来天人师,普知成就力。」(《中阿含第二0四经》)他想到了自己在苦行中跟着学习过的两位禅定老师,但他们已经离开了人世;他想到随他一起走出王宫出家修行五位臣子。他们曾看到释迦牟尼饮用牧羊女输伽陀供养的牛乳,以为释迦牟尼放弃了苦行。他们以为放弃苦行就意味着放弃了修行,心中失去了对他的尊敬。

 

  但释迦牟尼在放弃了苦行之后证悟了、成佛了。佛陀证悟的地方在尼连禅河河畔的菩提伽耶。佛陀就从当时摩竭陀国境内动身前往迦尸国的首都波罗奈斯寻找昔日的伙伴。因为有偏见,这几个人约定大家都不要理他,但当佛陀向他们走来时,他们被那种佛陀的「极妙威德」打动了,不由自主地向他致礼,争着伺候他。佛陀就在这里向他们宣讲解脱之道。这就是佛陀初转法轮,这里就是著名的鹿野苑,这几个人就是佛教史上最早的五比丘。

 

  吕澂先生在《印度佛学源流略论》第一讲中说:「释迦初转法轮,相传是在波罗奈斯的鹿野苑对他的五个弟子讲的。从现有经律中研究,释迦不是一开始就讲四谛,而是首先讲了一番中道。这是符合事实的。因为原来随侍他的这五个人,看他抛弃了苦行,感到失望才离去的。释迦最初对他们宣扬理论,应是先批评了苦行和其他学派的主张,提出自己不苦不乐的中道学说,来证明苦行不是正道,只有中道才合理。因而讲了八正道,把五人说服了,然后宣讲四谛。」

 

  因为以上所说的关系,中道有而被解释为「正道」。中道,梵文madhyamā-mārga。madhya是形容词,中间的意思。加上最高级词尾mā,形成madhyamā,意为最中、至中。mārga是道、道路、正确道路的意思。所以有些词典就这样解释:正道(middle path),佛教名词,八正道,认为这是介于自我放任与自我禁欲之间的光明之道。(《汉典》)。应该说,正道是中道的具体内容,分解开来就是八正道。

 

  佛经里是这样说的。《中阿含经》卷56〈204经·晡利多品罗摩经〉:「我于尔时即告彼曰:『五比丘!当知有二边行,诸为道者所不当学:一曰着欲乐下贱业,凡人所行;二曰自烦自苦,非贤圣求法,无义相应。五比丘!舍此二边,有取中道,成明成智,成就于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觉,趣于涅槃,谓八正道,正见乃至正定,是谓为八。』」

 

  这是佛陀回忆当时给五比丘作的开示。这里的二边,就是两个极端:要么就随心所欲、满足一切感官享受,这样的做法肯定会导致下贱,不高尚;要么用烦恼用苦行折磨自己,这也不是圣贤求法的途径。应该舍弃走极端的做法,取中道,就可以「成明成智,成就于定,而得自在,趣智趣觉,趣于涅槃」。既可以成就光明和智慧,在禅定中成就,得大自在,也可以走向智慧,完成觉悟,达到涅槃的境界。这里的「成明成智」「趣智趣觉」真应该作为修行人的座右铭。

 

  对于中道、正道,《五分律》解释得很清楚:「佛复告曰。世有二边不应亲近。一者贪着爱欲说欲无过。二者邪见苦形无有道迹。舍此二边便得中道。生眼智明觉向于泥洹。何谓中道。所谓八正。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为中道。」以下我们分别说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