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中道(三)

 

发布: 2016-11-05 09:59:13   作者: 达义大和尚   来源: 本网讯   

 


 

  怨憎会,是指对不喜欢的、不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与那些意图不好、无意、不安分的人异同交往聚会而产生的怨憎。

 

  爱别离,是指对喜欢的、可爱的色、声、香、味、触、法,或者对希望有利、有益的、快乐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亲戚,却不能和他们在一起、交往、聚会而产生的痛苦,总说为生离死别之苦。以上两种状况的相反的,一是跟不喜欢的人或东西在一起,一个是跟喜欢的人和东西相别离,但其实质是一样的。

 

  求不得,传统的解释是指六道中的众生,对于以上的各种苦而生的诉求,希望它们不要来到、却无法实现,从此而生的痛苦。所谓「恶法求离不得,善法求欲不得;苦事求离不得,乐事求欲不得;三涂苦报求离不得,人天乐果求欲不得;刀杖之苦求离不得,资生眷属求欲不得。」通俗地讲,人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想拥有基本的生活资料,不然生命就无法延续。但人总会希望得到更多一些,更多的金钱,更高的地位,更多的物品和设施,也许还有更多的安全感;但一旦不如愿,就会有苦恼。

 

  以上就是人生的种种痛苦,这些就是人生的本质。有的还把它总结八苦,这八大痛苦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蕴炽盛。也有把它简洁总结为三苦:苦苦、坏苦、行苦。其实,说得越简洁,理解起来越困难。三苦的说法来自于佛教中一步著名的论,这就是《阿毘达磨集异门足论》。「苦苦性云何?答:欲界诸行由苦苦,故苦。」「坏苦性云何?答:色界诸行由坏苦,故苦。」「行苦性云何?答:无色界诸行由行苦,故苦。」这里是「三界」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来划分的。欲界有男女饮食之乐,所以三种痛苦都得承受,因为有漏皆苦。

 

  因为都是苦,所以经论上的分类有一苦、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六苦、七苦、八苦、九苦、十苦等等。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说:「菩萨于有情界,观见一百一十种苦,于诸有情修悲无量。」以至于说有八万四千或无量的苦。这些分类我们不一定都要记住,这只是说明,人生皆苦。所以佛陀说「纯大苦聚」。

 

  有这么多苦,那人该怎么办呢?应该先了解原因。集者,集起之义,集起苦因,又称苦集谛。集是有关苦的原因。人们遇到一个问题,应该首先问一个why,这就是解决问题的开始。上文说了,人最强烈的愿望是生存欲望;要生存,就必须依赖一定的资源。但人不可能适可而止,是因为我们有「贪」、「嗔」、「痴」。所以,人的苦难来自永恒的生存欲,因为生死流转永无宁日,终日担忧。

 

  灭,知道了原因,就要着手去做。就是要消灭产生痛苦的原因,铲除根源。根源就是「贪」、「嗔」、「痴」。佛陀曾给弟子们说,要是有人问你:那位大师给你们讲了什么法,你就应该这样回答:「大师唯说调伏欲贪,以此教教。」他们还要问:用什么方法调伏欲贪,你就回答:「大师唯说于彼色阴调伏欲贪,于受、想、行、识阴调伏欲贪,我大师如是说法。」

 

  道,又称为苦灭道圣谛,是说如何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积聚,乃至于灭坏的修行方法。必须要去修八正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道」。具体来说,就是中道。

 

  离苦得乐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但是千百年来有谁找到离苦得乐的方法?只有佛陀,只有佛陀提出的正道,所以佛陀又被称为「大医王」。所谓「大医王」就是「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对治,四者、善知治病已,当来更不动发。」(《杂阿含经》卷 15,389经,CBETA )这段话意思说,佛陀不但知道病的症状,也知道生病的原因和疾病的根源,而且还善于对症下药,最后还知道以后不让疾病复发的办法。曾经有研究者指出,现代工业、服务业管理采用了类似这些步骤以后才解决生产线和服务流程上的问题,以降低产品的不良率。我们不仅赞叹,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初转法轮时说的方法(也就是道),可以应用到解决任何面临的问题上。当然,这种「成就四德,疗众生病」的方法,仅仅用于管理上就太可惜了,用于解决人生最大的问题上才不至于辜负佛陀的教诲。

 

  这就是「苦集灭道」四个字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