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中道(五)

 

发布: 2016-11-19 12:17:41   作者: 达义大和尚   来源: 本网讯   

 


 

  佛陀一再强调:「任何法与律中,若无八圣道者,则无证得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果的沙门。然而任何法与律中,有八圣道者,则有证得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果的沙门。此教此律有八圣道,正在此处便有证得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果的沙门。其他教派缺多识的沙门。比丘们若端正而住,世间将不缺阿罗汉。」

 

  这里所说的四种「沙门果」,代表四种修行成果。《杂阿含经》卷29:「何等为沙门果?谓须陀恒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具体说了四种成果的名字。另一种说法说就是上面所引经文中说的,按顺序说成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四沙门果。何等为四?谓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译法不同而已。

 

  佛教修行具有科学态度,修行之后必须经由测试、验证才能得知是否正确而无偏误,此称为「证果」,无论是渐修(逐渐提升修行成效)或顿悟(修行上有大幅斩获)都必须进行验证,正确后才算取得果位,否则必须持续修行,并再次进行验证。这跟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中的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这个进阶差不多。一般来说,不能逾越特定阶段。

 

  须陀恒,按照巴利文直译,就是「入流」「进入河流」,这意思是很明显的,从这里开始才有可能走入正道。「尔时,世尊告尊者舍利弗: 『所谓流者,何等为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流者,谓:八圣道。』」这里是开始之处,入门之处,虽然是初阶,但非从这里开始不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斯陀含,直译为「一往来」,佛经中也称为「一上一还」,指的是最多只会在天界与人间再往返一次,就能够完全解脱,永远出离轮回。须陀洹果与斯陀含果的成就,代表三无漏学中的戒行圆满,因此得斯陀含果的圣者,不会投生三恶道,其定力与修行也不会退失,至多在天界与人间往返一次,就可以得到解脱。

 

  与初果须陀洹相比,二果除了拥有初果的三个特质(断疑见、断戒禁取、断我见)之外,再加上薄“贪、嗔、痴”的特点。也就是说,二果圣者在修行的证得过程中,对世俗五欲生活(指财、色、食、名、睡,或者色、声、香、味、触)起了远离的心,欲望从根本上减少了。

 

  阿那含这个名词的意思是「不来」「不还」,由鸠摩罗什大师由梵语译为「阿那含」,为声闻第三果。之所以说不再来,是因为得证此果位的人将不再回还欲界,而证涅槃。此位须断尽界见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证得之。《毘婆尸佛经》卷二说:「修诸梵行,远离五欲,断烦恼证无生法,成阿那含。」所谓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五下分结是:我见(身见)、戒禁取见、疑见、贪欲、瞋恚。欲界的修道所断惑,至此已经断尽。证阿那含果的圣者,已经断了欲界的烦恼修惑,不再染着欲界的五欲。因断除了欲界的贪爱,必定证得初禅。死后将会离开欲界,上升色界或无色界,在那边入涅槃,不再返还欲界。

 

  阿罗汉,是声闻修行的最高阶段,原意为「杀贼」或「无生」,指于当世舍寿时愿意将自我灭尽不再受后有于三界中出生,脱离生死轮回之苦而入无余涅槃界的圣者。其三个特点是: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皆为大阿罗汉。自佛陀三转法轮以来,至今已有成千上万的弟子成就阿罗汉果,还有众多的弟子成就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所以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五百罗汉」「八百罗汉」之说,道理就在这里。

 

  我们知道,佛有很多称号,其中之一就是「阿罗汉」。大乘佛教认为,佛具有阿罗汉证量,但辟支佛和声闻阿罗汉却不具佛的证量,所以佛当然可以说是阿罗汉,因为佛断尽一切烦恼,究竟解脱于三界生死轮转;但阿罗汉因福德智慧远不如佛,阿罗汉的果位也不能与菩萨相提并论,在大乘佛教中阿罗汉必须回小向大才能进入菩萨位,协助佛和菩萨普救世人。

 

  在我们的讲述中,我们知道,初转法轮时,为五比丘说了八正道(尊者憍陈如当场成就初果)。在佛陀入灭前的最后说法,也是为最后的弟子说了八正道(尊者须跋因而成就解脱阿罗汉果),展现了八正道在佛陀教导中的分量。其中道理值得我们深思。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