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要义(四十七)

 

发布: 2018-05-07 16:48:39   作者: 达义法师   来源: 本网讯   

 


 

  我们佛教里面常常讲,「着相起惑」,如果你执着一个相,有一个分别心,有一个彼此的分别,对色声香味触法有取有舍,那麽你就会生起迷惑。我现在看一个东西,我着色相,这个色不止男女色的色,这个色就是指你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东西。所看到的一切东西有三种情况:有一种情况,就是很喜欢,我很喜欢看这个东西,越看越喜欢;另外一种我不想看,这个人很丑陋,这个人很脏,这个人很可怕,很恐惧,我不想看。无论你喜欢看,也不好,你讨厌这个东西也不好;第三种是有时候既没有喜欢,也没有不喜欢,这也不好。凡是你对这个色相有所执着,有所取舍,这个都不好,所以叫着相起惑,你着相,不管你这个相是顺相还是逆相,还是不顺不逆的相,这都会让你起迷惑。举个例子,你这个人眼睛贪看,那你多看几眼的话,这里面也会生烦恼,你不喜欢看这个东西,你心里生起嗔恨心,你也生烦恼,你对这个东西没有感觉,人家以为你是木头,没有反应,这也是烦恼,所以着相起惑,烦恼生,一切烦恼都是着相起惑。

 

  离相见性,菩提现前,如果我们见到一切相,不受一切相的执着分别迷惑的话,那我们就可以明心见性。怎麽样明心见性?我不是常常跟你们讲,如果你证到一切法皆空,就能够证到明心见性。诸法本来就是空的,如果你证悟到空的道理,离了这个相,你就见性了,菩提现前;当你见到你的自性,你的本性,你的清净心的时候,这个菩提自然而然现前。菩提是一种果,你见性是一种因,有智慧,你开悟以后,你见性了,这个菩提的果自然而然就现前了,真正眼见色,眼睛见这个色法,不应生心。

 

  大家知道这里面这个心,是指什么心?眼见色不应生心是什么心?生心就是妄想、分别、染物的心,不要有所染。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对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都会容易被外境、外尘所染。这里面讲眼睛见到色法,不应生起分别心,染物心。所谓染物心就是贪着的意思,着色生心是妄心,如果你贪着了外在的这种色法,外在的东西,生起虚妄分别心,这个心是什么?这个心就是虚妄心,凡夫心,染物心,迷失菩提心,如果你着色生心,这个是妄心,你妄心生起以后,你就迷失这个菩提心。

 

  什么叫凡夫?凡夫就是被觉合成,我们被觉悟的自性,走向染污的惩罚,所以我们每天都有烦恼,都有痛苦,每天都想不开。所以叫迷失菩提心,迷失自信。不着色生心是智慧心,如果当我们看一切法,用般若智慧,用观照般若来观照,一切法虽然有千差万别,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当体即空。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假相,是一个过程,不管是什么样的法,我都不被所转,不被它来染污我的清净心,这个时候不着色生心是智慧心,那就说明智慧心生起来,智慧心生起,又名菩提心,这就是凡夫看世界。它跟菩萨和佛看世界是两样的。虽然是同样一个世界,但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对这个世界的体悟认识是不一样的。

 

  释迦牟尼在这个娑婆世界,我们也在这个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把这个地方当成佛国净土,因为释迦牟尼心清净,对一切法不起贪着,他如实观察,当体即空,他明白一切法当体即空,从空出假,知道一切法真空里面有个妙有,妙有里有个真空,空假不二,他悟到不二道理,不着一边。佛是一个得大自在者,大解脱者,我们凡夫不同,凡夫没办法悟到诸法的实相,只看到诸法的外表、假相,以假为真,执着了,所以有分别了,因此有烦恼,迷惑这个菩提心,所以圣人跟凡夫看世界是不同的。因此如果我们不着色生起菩提心,这个心就是你的菩提心,这是菩萨发菩提心修行的入口处,最基本的要求,菩萨怎麽样来发心?怎么样来行菩萨道?他就这样行的,他看世界就是这样看的,不着色生心,这就是菩提心,所以佛教一直强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我们现在在欲界,或在色界,或在无色界,或者在人道,或者在天道,或者在三恶道,那么都是我们心所造的,所有一切果报都是从心里面所造出来,三界惟你的心所造的。万法唯识,我们现在看到山河大地,星辰日月,所有一切法,都是由你这个识变现出来的。好像有的人看到八月十五的月亮特别的明净,特别的圆满光明,很舒服,看了很开心快乐;有的人看到八月十五的月亮就掉眼泪,心情很不好。同样的一个明月,同样一个时间,看同样一个东西,可是每一个人的感受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识不同,一切众生的识,分别心不一样,因此叫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