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要义(四十八)

 

发布: 2018-05-14 18:32:06   作者: 达义法师   来源: 本网讯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如来说一切的相,这个相是指千差万别的一切的相,这个相就是识相。佛教又讲性,又讲相,性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一切事物的本质,相就是现象,是一切事物的表象。这个现象有千差万别的不一样。我们在座各位,有的这一生是男的,有的是女的,每一个人教育程度不一样,家庭背景不一样,来自文化风俗习惯不一样,那么这就是我们的相,就是我们的现相,可是我们的自性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本具佛性,每一个人的自性都是空的。正因为每一个人自性都是空的,所以产生我们现在每一个人有不同的智慧,不同的业力,不同的果报。如果每个人有一个实在的相,那你是不能改变的,那你就没办法改变你的命运,没办法改变你的现状,这个就不符合佛法的道理。

 

  佛教里面说所有一切法皆是佛法,为什么呢?因为佛法就在讲缘生缘灭,缘起性空。缘起,就是一种现像;性空,就是你的本质,所以世间、出世间所有一切道理,都离不开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法法皆是佛法,这个是《金刚经》所讲,法法皆是佛法,所有一切法都离不开缘起性空这个道理,你如果明白这个事情是缘起性空的,你就明白了佛法,如果你在这个事相上迷了,不了解缘起性空,你执着它这个假相的话,你就没办法通达佛法。

 

  佛教常讲,一切法里面有佛法,可是我们凡夫不明白,没有般若思想,没有般若智慧,迷了,因此你也见不到佛法。所以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世间所有一切千差万别的相,这个相是什么相?是非相,因为他具足了四性,没有永恒性、固定性、残余性、主宰性,所以它是非相,他是一个空性。

 

  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什么是众生呢?众生就是因为每一个人迷惑了,造了业了,得到不同的果报,所以我们现在每一个众生的相不一样,每一个众生的果报不一样,因此在十法界里面有不同的众生的相,佛是觉悟的众生,我们六道众生是迷的众生,同样是众生,同样具足佛性,为什么佛能够成佛,我们成为凡夫?这就是一个迷,一个悟的关系。我们凡夫把众生当成一个实相,佛能够了知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所以释迦牟尼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就是佛跟凡夫对众生的认识、看法、体悟的不一样。

 

  一切众生即非众生。什么叫众生?众生者,就是不只一个,好多好多集合在一起叫众生,最起码三个四个才会称众。举个例子,就像黄金,大家都知道黄金是它的本质,你可以把黄金做成佛像,做成手表,做成碗,做成其他的器物,做成其他的东西,但黄金它的根本没有变,但是在相上它可以变成种种不同。看到金的佛像,或者金的手镯,或者金的碗,你说它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所以黄金的本质它没有变,变的就是这个相。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是我们现前看到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贫,有富,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有的没有读书的,什么样的人都有,那么这个是一种现相,千差万别。但是不要忘了,你的根本没有变,你的佛性没有变,你是黄金做的还是黄金。

 

  在《金刚经》第十四分里有一段话:「须菩提!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这几句话在《金刚经》也是非常重要,就是释迦牟尼所讲的都是真话,都是实话,他没有诳语,不异语,没有说讲话前后矛盾,有的人讲说释迦牟尼有时候讲有,有时候讲空,有时候这样讲,有时候那样讲,是不是有冲突,是不是有矛盾?

 

  你看到释迦牟尼讲的有矛盾有冲突,只是表面上,其实从内在里面讲,佛教所讲的就是讲一个道理,讲空无自性的道理,这个空无自性不是什么都没有这个空,这个空里面,空到最后是真空,里面有个妙有,那么这个妙有又离不开真空,所以悟到空有不二,这个就是佛法。所以释迦牟尼讲话没有矛盾,没有冲突,有矛盾就是你的执见,就是你的智慧不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