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与上座部佛教应法乳一脉
Mahayana Theravada Solidarity
作者:达义大和尚

 

发布: 2018-10-10 20:36:24   作者: 达义法师   来源: 本网讯   

 


 

达义大和尚在世佛联论坛上的演讲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慧故。
——法华经

 


 

一、绪论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向世界各地传播过程中不断地分裂和发展。

 


 

(一)从传播方向看,分成两大系统:

 


 

  1. 北传佛教:向北方流传的,经过中亚转到中国汉地及西藏,再传到朝鲜半岛、日本、越南、蒙古等地,属于北传佛教;

 

  2. 南传佛教:向南方流传的,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属于南传佛教。

 

  • Default
  •  


     

    (二)从传播所使用的语言看,主要分为三大系统:

     


     

      1. 巴利语系佛教因其尊奉巴利三藏,以巴利语为圣典语言,因此又称巴利语系佛教、巴利佛教。因其由印度南传至锡兰与东南亚一带,又称南传佛教;与北传至中亚、中国与东北亚的北传佛教相对。

     

      2. 汉传佛教,或曰汉语系佛教,有大乘「八大宗」之说。

     

      (1)天台宗:天台宗是中国佛教最早创立的一个宗派,因创始人智顗大师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祖庭浙江天台国清寺。

     

      (2)三论宗:是印度中观学派在汉地的传承。北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翻译了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隋朝吉藏大师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此宗,故名。祖庭陕西西安户县草堂寺。

     

      (3)律宗:由唐朝著名律师道宣律师创立。该宗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也称四分律宗,南山律宗或南山宗。祖庭陕西西安净业寺。

     

      (4)净土宗:由唐朝善导大师创立。该宗专修转世阿弥陀佛净土法门,因提倡往生净土而得名。也称莲宗。祖庭陕西西安香积寺。

     

      (5)禅宗:又称佛心宗,由唐朝惠能创立。该宗因主张修习禅定而得名。始祖菩提达摩,下传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六祖惠能,北宗神秀。祖庭河南登封少林寺。随着禅宗的传播和发展,其内部又分成“五家七宗”: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临济宗后来又形成黄龙派、杨岐派两派。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在中国哲学思想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6)法相宗,又名唯识宗,由玄奘三藏自印度传入中国,传弥勒菩萨所创唯识无境,其弟子窥基法师弘扬,祖庭为陕西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唐武宗灭佛之后,此宗传承几乎断绝。至清末杨仁山居士至日本,重新将唯识经典带回中国,欧阳竟无居士创建支那内学院宣扬唯识,门下吕澄也是一代佛学大家,北方韩清净也起而倡导唯识学,他们带动了唯识学在现代中国重新复兴。

     

      (7)华严宗:该宗因以《华严经》为根本依据,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该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又称法界宗。祖庭陕西西安华严寺。

     

      (8)密宗:汉地的密宗仅限由师徒密传,故称「唐密」。该宗是在唐朝开元年间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史称开元三大士)来华后正式确立的。祖庭陕西西安大兴善寺。历史上密教流传地域十分广大,目前密教在日本和西藏最兴盛,日本密教传承印度的前期、中期密教,有「东密」(真言宗)和「台密」(天台密教)两大分支,西藏密教则是传承印度的后期密教。历史上,古代南诏大理国还盛行过阿咤力教,俗称「滇密」。

     

      现在,人们一说「密宗」,就会想到藏传佛教,其实不然。藏传佛教也不尽是「密」,汉传也有「密」。以上叙述,可见一斑。

     

      以上八宗,加上所谓「小乘二宗」(俱舍宗、成实宗),统称「十大宗」。

     

      总的来说,在汉传佛教上述八宗之中,华严、法相、三论诸宗偏于教义理论的发挥;禅、净、律、密诸宗偏于观行实践的进取。天台宗讲究将「教观」两者发挥到极致并圆融一体,一般认为天台宗的最大特色在于「教观双美」。

     

      3. 藏传佛教,藏语系佛教。也有「八大宗」之说,但主要的有四大主流派别,分别为:格鲁派(俗称黄教)萨迦派(花教)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

     

  • Default
  •  


     

      4.

     

      以上两种分法中,巴利语系与南传佛教相重合,北传佛教又分为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

     


     

    (三)从理论体系上分:

     


     

      1. 大乘佛教;

     

      2. 上座部佛教。

     

      佛教应不同文化和不同语言的机缘,发展出许多的宗派,这是历史的事实,也是历史的必然。不管以前的情况如何,今后如何发展,都会沿着佛陀的教导这一方向发展。

     


     

    二、大乘佛教的发展脉络与特点

     


     

    1. 「大乘」一词的溯源

     

  • Default
  •  


     

      从自行演变上看,它本来跟「升」有关,最初的含义是「人登上了树(木)」,后来变成「人登上了马背或车辆」。

     

      「乘」,这个字,本来一字两音。

     

      一读 cheng ,骑马、坐车等之意。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崔颢《黄鹤楼》

     

      一读sheng,古代把四匹马拉一辆车,称为一乘,为一个单位。古代衡量一个国家的大小,不是GDP,就看有多少这样车子。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至于佛教中的「大乘」、 「小乘」,过去读sheng(台湾保留了这个读音) ,大陆现在随大流,读cheng 。正确的读法:动词时,念cheng;名词是念sheng 。但现在只能随大流了。

     

      「大乘」的相应梵语是「Mahāyāna」,是大的车乘或行程之意。这一名词的渊源,可追溯到原始佛教时期。汉译的《阿含经》就多次提到这一用语。

     

      「佛为海船师,法桥渡河津,大乘道之舆,一切渡天人。」

     

      ——长阿含经, Dīgha-nikāya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

     

      「阿难,我正法律乘、天乘、婆罗门乘、大乘能调伏烦恼军者。」

     

      ——杂阿含经,Saṃyutta-nikāya。同上。

     

      但本人认为:这并不是「大乘佛教」说法的起源,这里的「大乘」一词,只是赞扬佛法的伟大,绝没有大小分别之意。

     

      后来,中国佛教禅宗史书《传灯录》这样说:

     

      禅有浅深阶级,一小乘,一大乘。顿悟自心无漏智,此心卽佛,曰最上乘。

     

      这里也只是说,修行的层次,不是指大乘、小乘的分别。

     

      「小乘」一词,也见于《阿含经》:

     

      如来有四不可思议事,非小乘所能知。

     

      ——『增一阿含经』Aṅguttara-nikāya。同上。

     

      我们认为,此处的含义与后世常见的解释不尽相同,这里是指根器差的人,并不是指某一个传承。

     

      但我们查阅南传《相应部》、《长部》和《增支部》等中没有「大乘」、「小乘」之词。怎么解释这一现象呢?

     

      有学者认为,汉译佛经的时期,在印度已经是大小乘佛教并立,汉传佛教初起时,大乘佛教在中国就已经取得有利地位。根据与南传《巴利经藏》的比较结果,学者如印顺等人认为,汉译《阿含经》中的「大乘」一词,有可能是在翻译时才加入的。

     

      这一点,南传佛教的高僧大德更有发言权,让他们去解释这一点现象吧!

     


     

    2. 大乘佛教的兴起

     


     

      简单回顾一下佛教历史:

     

      (1)第一次集结 佛陀灭度之后,大迦叶于王舍城主持了第一次集结(又称为王舍城集结),优婆离诵出律藏,阿难诵出经藏,结集了佛教的基本经典与僧团戒律。

     

      (2)根本分裂 佛教僧团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这个事件被称为「根本分裂」,成为部派佛教的开端。对这一点,各部派经典中的记载都是一致的。但根本分裂的时间与原因有许多不同的传说。

     

      (3)三众与四众分化及继续分化 在阿育王在位初期,分别说部已从上座部中分化出来,形成先上座部、分别说部、大众部三个主要派系。稍后先上座部又分化为说一切有部与犊子部,形成四大部主流。最后,分化出十八部或二十余部等不同的小派系。

     

      从以上的简单回顾我们知道,从初期僧伽到大乘佛教的兴起,佛教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戒律上的分歧,并不存在教义上的根本分歧。这就是佛教没有像另外一些宗教发生分化的原因,也是今天佛教各传承能团结一致的根本原因。

     

      至公元前一世纪前后,各部派已成熟发展,各自发展出不同的解释,也各自传承了不尽相同的经典。各部派在公元一世纪前大乘佛教成为印度佛教主流之后,仍然继续发展,与大乘佛教各有擅长,各有特点。

     

      在佛教研究中,对于大乘佛教出现的确定年代,一直存在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印度早期历史研究的史料十分匮乏,对于佛教的早期发展的记载更是缺乏。其次,各部派佛教的文献本身也留存的很少,除了南传上座部之外的各部派三藏,都没有被完整留下来,特别是大众部系,主要的三藏经典都散失了,只留下一些片断。

     

      后世只能根据大乘经典的出现和翻译的时间推算大乘佛教出现的时间:

     

      「大乘思想发生的年代,现在还不能确定,但它是与大乘经相伴而来,所以一般也都从大乘经谈起。与此有关的原始资料,印度已经没有了,后来有些说法,大都为附会之辞,不甚可信。学者们一般都是从中国的翻译史上来刊定。中国的译经始于后汉,几乎一有译经,就有了大乘经典。……由这个年代推论,从印度产生大乘经,再传到中国,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我们暂以百年计算,则印度有大乘流行,当在公元一世纪中叶。现代学者有的推到公元前一世纪,这可能是根据大乘经典说的,它们在佛灭后四百多年不到五百年就出现。但这个说法无确实根据,是不可靠的。」

     

      ——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论》第三讲

     

      大乘的主要经典有,最先出现的是《般若经》(Prajñāpāramitā-sūtra),后又有《维摩经》(Vimalakirti-nirdeśa-sūtra)、《法华经》(Saddharma-puṇḍarika-sūtra)、《阿弥陀经》(Sukhāvatīvyūha-sūtra)、《十地经》(Daśabhūmika-sūtra)等初期大乘经典。此中自以《般若经》为代表。此经最初由少量渐次附加,至七世纪左右而成一大丛书。其空的思想,一般认为是大乘佛教的基本教理。

     


     

    3. 大乘佛教的特点

     


     

      首先申明一点,以下我们所用的「大乘」「小乘」两个术语,纯粹是按历史习惯,为了探讨问题的需要,丝毫没有自恃高明、贬低他者的意思。

     

      首先我们来看大乘经论里是如何评说大乘佛教以及大乘和小乘的区别的。最著名是《法华经》:

     

      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懃精进,欲速出三界,自求涅盘,是名声闻乘。……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殷懃精进,求自然慧,乐独善寂,深知诸法因缘,是名辟支佛乘。……若有众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勤修精进,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无师智、如来知见、力、无所畏,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得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 (《大正藏》九,一三中)

     

      这里将大乘和所谓「小乘」直接作了比较。指出,小乘的特点是「自求涅盘」「乐独善寂」,而大乘的根本特色是「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大智度论》说:

     

      佛法皆是一种一味,所谓苦尽解脱味。此解脱味有二种:一者但自为身,二者兼为一切众生。 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是故有大小乘差别。( 《大正藏》二五,七五六中,以下经论引文都处于此,不再注明)

     

      为什么要言必称「大」?《大乘庄严经论》说了「七大义」(7个理由)

     

      若具足七种大义,说为大乘。一者缘大;由无量修多罗等广大法为缘故。二者行大;由自利利他行皆具足故。三者智大;由人法二无我一时通达故。四者勤大;由三大阿僧祗劫无间修故。五者巧大;由不舍生死而不染故。六者果大;由至得力、无所畏、不共法故。七者事大;由数数示现大菩提大涅盘故。」

     

      一言以蔽之:「缘、行、智、勤、巧、果、事皆具足,依此七大义,建立于大乘。」

     

      归纳一下:

     

      第一、从外部形态上看,大乘佛教主要特色是重视菩萨(bodhisattva)。

     

      (1)菩萨必须具备的两个特征:一是慈悲(compassion),一是智慧(wisdom)。

     

      (2)要具备这个特质,就要修六波罗蜜多(pāramitā):布施(dāna)、持戒(śīle)、忍辱(kṣānti)、精进(vīrya)、禅定(dhyāna)、智慧(prajñā)。这后一个「智慧」,我们特别用了prajñā(般若)一词,这是因为这个智慧是指空之智慧。它是前五个波罗蜜多的归属和指向。正像《小品般若经》所说:「五波罗蜜离般若波罗蜜,亦如盲人无导,不能修道至萨婆若。」

     

      (3)如何达到菩萨境界?是要通过是个修行阶段,即「十地」(这里不展开讨论)。

     

      第二、从精神实质上说,大乘佛教地方主要特色是不舍世间,利乐有情。「世间即是涅盘」(《大智度论》语)。不必舍世间以求涅盘,涅盘的理想即在世间中。台湾佛学家吴汝钧指出:「大乘思想的特色,在于不舍世间这一精神方向,或生活态度。」(1987)是很有道理的。

     


     

    三、上座部佛教发展脉络

     

  • Default
  •  


     

    1.「上座部」一词的由来

     


     

      上座部,巴利语:theravāda,梵语:sthaviravāda。汉语翻译做「上座部」,较好地表达了原意。因为佛教有个传统,无论年龄、民族和地位,先出家者为尊,称为为上座(thera 或Sthavira),vàda,意为说、论、学说。Theravāda,直译,就是「长老的学说」。

     

      为什么要细讲这个词呢?这对于我们理解上座部佛教重视传统的传统,有帮助。

     

      根据刚开始我们讲的传承、地区和语言三个坐标系,我们将可以从三个方面看上座部:

     

      (1)上座部佛教传承了「上座部佛教」古老的传统,严格遵循佛陀及其弟子的身传言教;

     

      (2)上座部佛教是由印度本土向南传到斯里兰卡(Sri Lanka,锡兰)、缅甸等地而形成的佛教体系,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印度之南,故称「南传佛教」。

     

      (3)上座部佛教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的语言属于巴利语,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顾名思义,上座部佛教以巴利语为经典传播的一大传承。但关于巴利语,有人说就是摩揭陀语(Màgadhika),也有人持不同观点(季羡林,1957年。他认为,根据语言学的特征,巴利语应是属于古印度西部的方言,与流行于东部的摩揭陀语不同)。不过,可以肯定的,这两种语言与我们常说的梵语很接近,不过没有梵语那么「高级」而已。

     

      据锡兰上座部佛教经典的记载,现存的《巴利语大藏经》就是阿育王的儿子摩哂陀(巴利语:Mahinda,梵语:Mahindra)带到锡兰去的版本,所以巴利语也就是摩揭陀语(Māgadhā nirutti,Māgadhikā bhāsā)。

     

  • Default
  •  


     

    (图中正色的部分是现今上座部佛教的流传地区)

     


     

      现今上座部佛教,源自斯里兰卡上座部分别说系大寺派(英语:Anuradhapura Maha Viharaya)传承。从斯里兰卡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

     

      大寺派:在阿育王时期,邀请目犍连(不是那位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子帝须长老来首都华氏城,召集一千名上座部长老,进行第三次结集,合诵三藏经典。在这次大会之后,阿育王又派遣僧侣四出传教,阿育王的儿子摩哂陀率领四位长老和一位沙弥,被派前往僧伽罗国(又称「师子国」,即今斯里兰卡)建立僧团,传入三藏经典,僧伽罗国王室将王室的庭院捐出,建立寺院,让僧团居住,称为「大寺」。其后摩哂陀的妹妹僧伽密多也前往斯里兰卡,建立了比丘尼僧团,她并且将佛陀在菩提伽耶成道时所在菩提树的分枝,带往斯里兰卡,种植于大寺之中,这是斯里兰卡佛教的开始。

     


     

    2. 「小乘佛教」说法的不正确

     


     

      小乘,词译自梵语Hīnayāna,其中Hīna 是小、低下意思;yāna 意为乘、车子,引申为教法、或通往解脱之道;合起来是「小车子」和「低下教法」。所以,用这一名词用来指佛教的一大传承,显然是不合适的,也是违背佛教进的根本精神的。

     

      因此,1950年召开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达成明确共识:

     

      无论在西方或东方对南传佛教的正确称呼应当一律使用上座部佛教。

     


     

    四、大乘佛教与上座部佛教的区别

     


     

      我们先来看看几位著名学者的论述:

     

      铃木大拙(1870~1966,世界禅学权威,日本著名禅宗研究者与思想家):

     

      「大乘佛教由一种进取的精神所激发,在不违离佛陀教法的内在的精神下,扩展了本来的领域。另外,它把其他的宗教的哲学的信仰,吸收到自己方面来。因为这样可使不同性格和智能的人得到解救。 」

     

      他认为大乘佛教较自由和富进取性,但在很多方面都有形而上学意味,和充满思辩。[6]不过铃木并不大强调大小乘的相异处,他认为这种相异并不是质的相异。这种不同只在于两者的取向而已;大乘要开拓宗教的自觉,扩展知识的范限﹔小乘则要力求保全僧院的律则和传统。他认为两者都从同一的精神出发,走同一的道路。

     

      ( D.T.Suzuki, Outlines of Mahayana Buddhism. NewYork: Schocken Books, 1963.p.10.)

     

      平川彰博士(1915年~2002,日本著名佛教学者,对原始佛教和律藏很有研究):

     

      「大乘佛教与部派佛教教理上有不少相异,但大小对立地称呼,其根本上的理由是自利与利他的不同。……救度他人并未成为修行完成的必要条件。在自己得到解脱后,也没有进行救度他人,这是因为声闻乘是『弟子佛教』,从头到尾都是跟从他人而学的缘故,并没有从学习的立场转换到教导的立场。……相对于小乘是弟子佛教,大乘则是以自己成为教师为理想的佛教,是以声闻之师佛陀为理想的成佛之教法。自己边学习,也教导他人,如此立场的佛教便成立了,这就是大乘。在成佛之教的根本处,以相信自己具备得以成为佛陀的素质为前提,自觉具备『得以成佛的素质』的人称为菩萨。」

     

      他认为,菩萨观念、六波罗蜜多、十地,都不是大乘佛教所独有,在此之前已出现了。「菩萨」观念已出现于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中;六波罗蜜多的教理,已显现于《大事书》(Mahāvastu)与《大毘婆沙论》(Abhidharma-māhāvibhāṣā-śāstra)中;而十地思想的萌芽,亦可在《大事书》中见到。

     

      反过来看,我们在这里举一个例子。《解脱道论》(Vimutti-magga)是上座部的重要论著,是阿罗汉优波底沙Upatissa造,由扶南(今柬埔寨)僧伽婆罗Samghapala在中国南京译出,载大正藏32册。此书被中国佛教界和学术界认为「小乘佛教」的著作,在第六卷里这样写道:

     

      「观凡夫根念根所,初慈哀世间。我已得脱,当令彼脱。我已得调,当令彼调。我已得安,当令彼安。我已入涅盘,当令彼入涅盘。」

     

      这些话是典型的大乘佛教思想。可见,所谓「小乘佛教」的经典里,也有大乘佛教的思想。

     

      总的来说,大乘佛教富有创造性,上座部佛教注重传承的严谨和完整。

     

      缅甸佛教发展史上,有一个为「僧人进入村落时,应该袒露右肩,还是双肩遮盖」这一问题,争论了75年的极端的例子。中间有国王出面决断,但还是有僧人宁死不从王命,坚决护持戒法。从中可以看出上座部僧人注重戒律、不惜牺牲的精神。

     


     

    五、大乘佛教与上座部佛教的共同之处

     


     

      1967年世界佛教僧伽会(WBSC)的第一次会议。由已故的WBSC创办者及秘书长 Pandita Pimbure Sorata 长老,邀请化普乐·罗睺罗尊者(Ven. Walpola Rahula)拟定一份联合了所有不同佛教传统的简要条文——《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英语:Basic Points Unifying the Theravāda and theMahāyāna),并由世界佛教僧伽会一致通过。这是一份重要的佛教普世宣言,已经得到全世界佛弟子的共同认识,属于不刊之论。

     

      我们认为,佛教部派之间的共同点总是大于区别点,大乘与上座部的九点基本共识基本共识是:

     

      1. 佛陀是我们唯一的导师;

     

      佛陀的教导是世界上所有教派的源泉。历代先贤,即使有困惑,也是追根溯源,向佛教的源头探究。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唐代的玄奘大师。「既遍谒贤,备餐其说,详考其理,各擅宗涂,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乃誓游西方,以问所惑」(玄奘)

     

      2. 我们都皈依佛、法、僧「三宝」;

     

      3. 我们都不相信世界是由神所创造和管治的;

     

      4. 我们都认同人生的目标是:对所有众生培育无差别的慈悲,为众生的利益、快乐与和平而努力,并培育能导向究竟真理的智能;

     

      5. 我们都接受四圣谛,亦即「苦集灭道」,以及缘起法则;

     

      6. 一切有为法是无常、苦的,及一切有为法和无为法是无我的;

     

      7. 我们都接受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佛陀所教导的导向觉悟之道的分别述说;

     

      三十七菩提分法是佛陀所教导的导向觉悟之道的分别述说,即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圣道。

     

      8. 达至觉悟和解脱有三种:声闻、独觉、正自觉;我们都认同菩萨行和成就正自觉以拯救众生是最高、最神圣和最英勇的;

     

      诸声闻乘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盘;诸独觉乘种性有情,诸如来乘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说得无上安隐涅盘;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

     

      · ——《解深密经》

     

      9. 我们认同,对于佛教,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信仰和修习方式,但这些外在形式和表现不可与佛陀教导的基本教义混为一谈。

     


     

    六、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的做法和体会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是一座汉传佛教天台宗寺院,我们的定位是:

     

      「天台祖庭,观音道场。禅净双修,显密圆融。」

     

      但我们一直重视汉传佛教与其他各部派佛教寺院的交流。除了日常的交流互动之外,我们的重大活动都会邀请南传佛教寺院参加或共同主办。

     

      例1:「千人素宴贺佛诞」是湛山精舍的一年一睹的传统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九届。每年中国农历四月初八,我们除了邀请联邦、安河和多伦多市政要之外,还要邀请南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领袖人物参加,各派汇集,欢聚一堂,并举行庄严隆重的「传佛心灯」的仪式。这个仪式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它向加拿大社会宣示:我们都是佛陀的弟子,我们有共同的事业和共同的目标。

     

      例2:佛教三大传承年度主题对话,已经举办了三届。2016年10月22日,第三届对话在多伦多市政府办公厅召开。本届年度对话的主题是「从禅的角度看身心灵健康」。参加有来自斯里兰卡的Ven. Ahangama Rathanasiri 和来自缅甸的Ven. Ashin Kawwida,藏传佛教的代表卓达加措堪布和索南堪布仁波切,汉传佛教的代表是本人和另外一位天台宗法师。三大语系的法师代表和多伦多大学的佛学教授、约克大学的佛教学者一起从禅的角度来探讨身心灵健康。来自佛教三大语系传承的法师以及学术界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禅与身心灵方面的关系。

     

      例3:2017年6月1日在多伦多大学展开三大语系佛教对话。应邀参加《对话》节目的嘉宾有藏传佛教代表17世大宝法王噶玛巴、加拿大汉传佛教代表达义大和尚、加拿大南传佛教代表Bhante Saranapala比丘。本次《对话》的论题是:「佛教三大传乘对谈——如何应对负面情绪和烦恼」。

     

      为什么要一直坚持这样做?

     

      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师倓虚大师教导我们,应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倓虚大师在主办青岛佛学院时,邀请律宗大师弘一法师讲学,给学生示范各宗派相互学习的重要性。他在自传中坦陈,自己曾研究过道教、基督教经典,心胸开放,可见一斑。对其他宗教的态度尚且如此,对佛门不同传承、不同流派更是亲如一家,密切交流。

     

      不仅天台宗倓虚大师如此,近代汉传佛教大家,如「民国三虚」的另外两位禅宗虚云法师、唯识宗太虚法师都毫无门户之见,主张相互借鉴学习。虚云大师的禅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积极主张各宗派在佛法中都处于平等地位,「法无高下,贵在契机。 」他曾说:

     

      佛门略开十宗,四十余派。 而以禅、净、律、密四宗,摄机较广。善知识:佛境如王都,各宗如通都大路,任何一路,皆能觐王。众生散处四方,由于出发之点,各个不同,然而到达王所,却是一样有效。

     

      ——《虚云和尚全集》,第一分册《法语开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我们在交流中也发现,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都有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参照和学习。 关于这个主题将会另外找机会阐述。不管怎样,取得大成就的,总是开放吸收、博采众长、扬长避短的那一支,佛教传播史,甚至基督教传播史都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七、结论:

     


     

      我相信,经过两千多年的分化和发展,佛教各教派已经具备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条件,以后个宗派会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将来的佛教会出现团结甚至联合的趋势。

     

      第一、我们要清楚,大乘与小乘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有在教理的偏重上和修行方式的不同。

     

      第二,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知道,部派分裂主要是对于戒律的不通看法而导致的,而不是基本教义。

     

      第三、大乘佛教与上座部佛教有各自的长处和特点,都是佛教向前发展的宝贵资源。因为有不同的传承,我们才可以取长补短,交流发展。

     

      本人以此「六个字」,作为愿景:

     

      第一、不争。第二、交流。第三、提高。

     

      佛陀早有警告:

     

      彼人不了悟,「我等将毁灭!」若彼等知此,则诤论自息。

     

      ——法句经

     

      此颂是佛陀在祇陀林针对俱生皮(Kosambi,地名,又译高善必)的争论比丘而说,其大意是:那些争论不休的人完全不知道,我们将为此争论所困而走上毁灭之途!如果他们懂得这种危险性,就不会争论了。

     

      名相并不重要,重要的实质。莎士比亚说:What's in a name?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名字代表什么?我们所称的玫瑰

     

      换个名字还是一样芳香。——《罗密欧与朱丽叶》)

     

      清朝末年著名佛教居士、中国近代佛教复兴运动的奠基人杨仁山居士(1837-1911)早就指出:「欲以宗教传于各国,当以何为先?统地球大势论之,能通行而无悖者,莫如佛教。」(《等不等观杂录》〈支那佛教振兴策二〉)

     

      愿与大家共勉。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