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与心理健康

 

发布: 2019-08-29 10:27:32   作者: 达义大和尚   来源: 湛山精舍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关于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常用的有那么几种,最常用的有两种:

 

  一是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国际疾病伤害及死因分类标准》(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简称ICD)中的精神疾病部分(主要在欧洲使用);

 

  另一种是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DSM)。

 

  相对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套的衡量标准办法,但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比较复杂,有各种各样的学说。其中,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和贝拉•米特尔曼提出的十条,是目前公认的标准。它们是: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瞭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 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二、佛教对于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分类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不外乎五种:(1)生理、(2)安全、(3)友情与爱情、(4)尊重、(5)自我实现与自我超越等。这些基本描述人类基本需要和人类动机上移的脉络。他认为,一个人任何一个基本需求受到挫折,就可以把他想像看成病人。

 

  从另一方面来看,人类从来没有感到心满意足过,很容易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这就是佛教所说的「三毒」之一的「贪」。佛教认为,贪、嗔、痴,是一切烦恼的根源。

 

  印度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三十一曰:「有利益我者生贪欲,违逆我者而生瞋恚,此结使不从智生,从狂惑生,故是名为痴,三毒为一切烦恼根本。」

 

  天台宗的经典《摩诃止观》中说:「四大是身病,三毒是心病。」其意思说,身体的疾病是「四大」(地、水、火、风)不调造成的,心理疾病是「三毒」引起的。由此可见,佛教很早就注意到了生理疾病和心理疾病的分类和区別,并对此原因作了分析。

 


 

三、佛教对治心理疾病的方法

 


 

  佛教提出,对于三毒(贪、嗔、痴),相应地对治的办法就是「三学」(戒、定、慧)。

 

  (一)戒,就是说要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大家请注意,这并不是仅仅针对佛教僧侣和在家居士的,这些准则对所有人都适用。不过,在技术细节上按人群分为不同的规则,如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南传佛教比丘戒为227条,北传佛教《四分律》规定比丘戒有250戒,比丘尼戒有348戒)、菩萨戒(《梵网经》有10重戒和48轻戒)等。

 

  这些戒律的目的不外乎两种,从而分为两大类:

 

  一是防非止恶(按照佛教术语,第一类称为「止持戒」);

 

  二是行善扬德(按照佛教术语,第二类称为「作持戒」)。

 

  止持戒是指止非防恶的各种戒,要求尽可能不去或少做的事;

 

  作持戒是指奉行一切善行的戒,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的事。

 

  这二者相辅相成,为的是让人严防身、口、意三业,不做一切非法的、不合理的、足以使身心染污的事情。

 

  如果按照合乎戒学的去做,就能促使身心安定,品行纯洁,达到清净无染的境界。也即心理健康的状态。

 

  请注意,马斯洛和米特尔曼的心理健康的标准的第9条(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第10条(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恰恰与「戒」的要求相吻合。「在符合集体要求的情况下」和「在不违背会社规范的前提下」,还有「有限度地」「适当地」就是要求我们约束自己,是自己的思想、行为和言论符合社会规范和组织原则。

 

  (二)定,是「三学」的第二个阶段。

 

  定的最基础的含义是不激动,不发怒;马斯洛标准的第8条,「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表达的正是这一含义。

 

  实际上,定的内涵十分丰富,有很多个层次的意思。

 

  它的第二层含义是,让心专注於一境而不散乱,即出于精神状态集中状态。

 

  第三层含义是清除杂念,使心灵和思维纯净;请参照马斯洛标准的第5条:「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第四层次是通过戒学进入禅定的状态,去除人生许多的烦恼,渐渐进入彻悟之境。

 

  最高一层的含义是要让躁动不宁的生命意志归于平静,让生命进入涅槃寂静。

 

  从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佛教对治心理疾病的要点与现代心理学是契合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三)慧,「无漏三学」的最高阶段。

 

  慧,其实就是「定」的最高层次的认知状态,获得了最高的智慧。即彻悟宇宙人生真相,通达社会事理,获得了最高的智慧,是守戒习禅的最后结果,佛教称之为「正果」。

 

  精神状态:寂静涅槃

 

  认知状态:般若智慧

 


 

四、禅对心理健康的指向

 


 

  禅,梵语:dhyāna,英语:Zen,来自日语「褝」;亦依汉语译为Chan,特指中国禅。禅,经常与「定」合在一起说,「禅定」,梵语:Dhyāna-samādhi。

 

  中国著名的禅宗经典《六祖坛经》坐禅品第五中对此做了辨析:「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定」在梵语里有7种含义。我们在这里,把它们当做意义相近的名字,把它当做「三学」之一的「定」、「六度」之一的「禅定」,内容大抵无错。按龙树菩萨著作《宝行王正论》分类,布施、持戒为利他,忍辱、精进为自利,禅定、智慧为解脱。

 

  但我们要知道,禅定并非佛教所专有,印度教、道教对禅定也有很深的研究。

 

  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庄子很早就论述过,不过他用的是另外一个名词:「坐忘」。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大宗师》

 

  意思是说,忘记自己的身体,拋弃五官和外界的联系,摆脱形体和智能的一切,与天地大道融为一体。这就是坐忘。后来这一思想,发展到中国的茶道、棋道乃至剑道等领域。中国汉传佛教很好地继承了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并将之与佛教的传统相融合。

 

  精通汉语、英语、梵语和藏语的美国学者张澄基教授参照佛教、印度教、道教中关于禅定的解释,给「禅定」下的定义是:

 

  禅定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生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心理方面的显著现象,是心注一境,无波动式妄念起伏的现象。生理方面的显著现象,是呼吸作用、血液回圈和心脏跳动的缓慢、微细,以至於绝对的停止。

 

  那么什么是禅修呢?禅修即修行禅定的行为或训练。这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为什么我们需要禅修,因为我们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生活,需要归纳、整理、清理,进而升华。

 

  具体说来,有以下这么几个基本指向:

 

  (朝右的就是心理健康和自我潜能发挥的方向,朝左的就是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方向。)我们现在来做简略分析:

 

  (一)从散乱到专注

 

  表面上看,人有「六根」: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身(触觉)、意(意识统筹);六根产生「六识」,听起来是有条不紊的,但我们凡夫的六根是不清净的,加上资讯处理系统混乱,我们的心是散乱的、不定的。

 

  大家知道,人要工作,必须集中精力;人要成功,必须专注。佛说:「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佛遗教经》)散乱是我们的大敌。那么,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需要我们具备该专注就能专注的能力。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你的大部分的时间被浪费了,大部分的精力也被虚耗了。不仅如此,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能力,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到心理健康,更很难谈到人生的成功。

 

  庄子在另一篇文章(《人世间》)中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你专一心志!不要用耳朵去听,要用心去听;不要用心去听,要用气去听。耳朵只能听没有意义的声音,心只能领会一般的现象,气才是空虚而能容纳一切万物。大道是存在于虚空的境界中,所以说,虚就是心斋。)

 

  这里的「一」,就是一心一意。专注到禅的境界,就是「心斋」。

 

  中国佛教禅宗史书《传灯录》(北宋),里面记录了一个故事:

 

  律宗有一名名叫有源的律师问大珠慧海禅师(请注意,这里一位是修学律宗的法师,问一位修学禅宗的法师):

 

  「和尚修道还用功吗?」

 

  慧海回答说:「当然用功了。」

 

  又问:「怎么样用功呢?」

 

  答曰:「很简单!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有源笑道:「这也算禅的修行吗?照你这个说法,许多人都可以做禅师了。」

 

  慧海答道:「常人吃饭睡觉都心不在焉。吃饭时不好好吃饭,去想着与吃饭无关的种种事情;睡觉时有不好好睡觉,还为白天发生的事情纠缠不休。这样的吃饭睡觉,和我的吃饭睡觉一样吗?」

 

  有源律师当下就知道慧海禅师的禅境非同一般。

 

  (二)从流动到平静

 

  一般人的意识是不停地流动的,「意识流」这一名词的发明者,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他认为人类的意识活动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流程。意识并不是片断的衔接,而是流动的。以后这种思想,成为文学创新的一大法宝。但实际上,这种流动,常常是失控的,给人带来焦虑、抑郁、恐慌等问题。

 

  如何控制这种流动,让它平静下来,像一泊湖水那样,才能清楚地映照天空的白云,也就是说才能关照自我,洞察内心。我的体会是,只有禅定的方法,才能平息这种任意的流动或氾滥。方法是,一般通过打坐的方式,先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然后才能转「识」成「智」,转染成净。

 

  (三)从紧张到松弛

 

  心理学家早就发现,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是互动的,可逆的。比如,人紧张时,会出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身上出汗等现象;如果你想减轻紧张状态,就从调整呼吸开始,放慢呼吸,紧张度就会随之减缓。

 

  禅定是在平时心跳的状态下进行的,它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呼吸活动和心脏跳动的减弱乃至停止。

 

  我们知道,人体由九大系统组成:

 

  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

 

  其中神经系统是为了调动和协调其他的8个系统而设。一方面它控制与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另一方面通过神经系统的分析与综合,使机体对环境变化的刺激作出相应的反应。在达到机体与环境的统一在禅定状态中,精神活动接近于停止时,其他的系统的负担就统统放下了。

 

  这就告诉我们,放松状态是开始某一项活动的最佳状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当你高度紧张时,有时候你会有胃痛的感觉。所以,你放松的时候,其他的系统的负担最轻,最利于发挥你的精神和智力的最佳状态。

 

  (四)从狭隘到宽容

 

  这里讲的宽容,不但是对別人的,其他人的观点、思想、理论、宗教,都要宽容,而且对我们的自身的理智和情感也要做到包容、统一、协调。如果我们的内心是矛盾的,冲突的,我们也不会有内省的宁静和明亮。那么,悲智不能并起,最高的人格境界圆满佛位是无法成就的。

 

  佛教喜欢用「虚空」一词,这个词虽然跟「空间」一词意义相近,但它透露出来的一种包容一切的精神。虚空之于人,就像大海和鱼,鱼不能永久的离开大海,但可以跃出水面。禅定就是人能超越虚空的一种方式。

 

  禅悟的智者必定是超越执著的,秉持中道而非偏狭。六祖惠能大师说:「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於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五)从拘束到自在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时不刻不背负着枷锁。」这句话跟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很接近,佛陀认为,「五取蕴即苦」。表面上看,我们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上的人,都是自由的(除非被判刑坐牢的),但实际上,我们却在桎梏之中。大的方面说,我们很难摆脱轮回之苦;小的方面说,我们生活在自己制造的枷锁中。

 

  禅宗的态度是,打破这些枷锁,实现真正的自由,那就是佛教所说的「自在」。梵语的自在(īvara)有自己做主的意思。

 

  禅宗史书《嘉泰普灯录》载:

 

  文慧禅师得道后上堂讲法,一僧问:「如何是禅?」

 

  文慧禅师说:「入笼入槛。」

 

  那位僧人拍手称赞。想不到文慧禅师又来了一句:「跳得出是好手!」

 

  僧人还想讨论下去。文慧禅师说:「了!」

 

  在古代汉语里,这个「了」有两个含义,一是结束,一是明白。所以这个断然猛喝的「了」,让我们深思,让我们明白。

 

  日本著名尼师千代野(法号:无外至大)的故事也许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她本来是一个出身名门的美女,她修道的决心很大。因为她长得太漂亮了,很多寺庙都不敢接受她出家。后来她用火钳子夹着木炭毁坏了自己的脸,她出家的愿望才得以实现。但进入寺院以后,经过几十年的修炼,还是没有开悟,继续干著担水劈柴的苦活。她的师父大觉禅师批评她,心中仍然没有放下过去的回忆,有太多的「有所求」。

 

  直到有一天晚上,她来到古井旁打水,月光皎洁,映在水桶里,异常美丽。千代提著它往回走,突然,水桶上的竹箍断了,桶散架了,水没有了,月亮也没有了。没有了对美景的迷恋,也没有了任何束缚,剩下的只有一样东西:空。千代禅师当下觉得自在解脱,顿然开悟。

 

  她给我们留下了一首著名的禅诗《无水也无月》:

 

  我曾竭力使水桶保持圆满

 

  期望脆弱的竹子永远不会断裂

 

  然而顷刻之间,桶底塌陷

 

  从此再也没有水

 

  再也没有水中的明月

 

  而我的手中是——空

 

  以上五点就是我对于禅与心理健康的体悟的一些基本介绍。希望我的分享,给大家带来禅的精神:不是给你们增加了什么,而是让你们放下了什么。如果能有这样的效用,我将感到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