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人生

 

发布: 2013-01-13 16:30:36   作者: 達義法師 惟淨恭記   来源:    

 

達義法師
惟淨恭記

 

  尊敬的性空師父、素德法師、各位護法居士,阿彌陀佛!

 

  經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今天能夠有因緣陪同性空師父一起在馬來西亞三寶林與大家結法緣,共霑法喜,深感此殊勝因緣實不可思議。我在二零零三年八月二十日承蒙性空師父、樂渡師父和誠祥師父的慈悲器重,在多倫多湛山精舍傳授天臺宗法脈,成為第四十六代傳人,並於二零零四年一月十八日,應命到加拿大多倫多定居,擔任加拿大佛教會會長、湛山精舍住持及十座分院的管理。日常除了忙於法務和處理加國佛教四大名山建設工程外,每週更要親自主持佛經講座、週日佛學班、止觀禪修班,以及每週兩個電台的佛學講座等活動。於每天席不暇暖的情景下,今次很高興能夠從中擠出一些時間來,隨從性空師父到各國佛教聖地參訪學習。

 

一、北美弘法利生的因緣

 

  (一)加拿大湛山精舍之緣起

 

  性空師父對我一生的影響十分重大,他老人家從小出家,德高望重,刻苦耐勞、慈悲攝眾、平易近人,對任何事情「提得起、放得下」。其一生悲心弘願,廣建道場,接引眾生,離苦得樂。

 

  多年來親近性空師父,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其行願之不可思議。有的出家人只求在一個清淨小廟裡,樂於獨善其身,自我解脫,做個自了漢。而我最敬佩的性空師父卻與眾不同,早於一九六七年,他便立下志願從香港到北美弘揚漢傳大乘佛法。他老人家在加拿大弘法四十多年來,本著「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菩薩精神。歷盡艱辛,幾十年來都以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的原則,廣建道場、勸人向善、弘法利生。

 

  自一九七三年創建加拿大湛山精舍至今,承蒙本舍護法居士及十方信眾的發心護持與資助,加拿大佛教會湛山精舍的建樹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到目前為止,先後已在安省不同地區,建立了十座分支道場,使得中西各階層人士,都沐浴到佛法的利益,同時也為大眾在安省各地區,提供了修學佛法的場所。

 

  (二)四大名山籌建的緣起

 

行山願海 意志堅毅

 

  「行山願海」意思是指一個人的行願,有如高山大海那麼高深宏大。我想應用此詞語來形容性空師父的「意志之堅毅、慈心之廣大、悲願之宏深」最為貼切。性空師父常說:「中國大乘佛教的精粹,就是四大菩薩的悲、智、願、行的偉大精神。中國有世界聞名的佛教四大名山聖地,宣揚四大菩薩的精神。如果在加拿大建立佛教四大名山,仰仗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之威德來啟迪人心向善。以佛法智慧和慈悲的精神來促進世界和平,該是多麼的好啊!」性空師父曾發願說:在他有生之年,如果能夠看到加國佛教四大名山圓滿落成,這就是他的「圓滿人生」了。

 

  加國佛教四大名山籌建的最初緣起,可追溯到在創建湛山精舍時,性空師父發大願,在北美仿照中國四大名山的模式,籌建加國佛教四大名山。但因緣尚未成熟,只好在湛山精舍山門前,豎立了四塊巨石,分別刻上了「五臺山」、「普陀山」、「峨嵋山」和「九華山」的字樣,師父期許此四塊巨石,能夠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懈怠,掌握時機實現宏願。由此可見,性空師父對於「願」與「行」兩者,認為是應該相輔相成,唯有隨著「願」望,去實「行」實做,才能實現理想。

 


 

  • Default
  •  



     

      基於此心願,終於在數年前,於多倫多市東北近郊,購買了四個山頭,佔地總面積共一千三百多英畝,作為建立加國佛教四大名山的基地。

     

    首期工程 動土奠基

     

      眾所周知,籌建加國佛教四大名山,是一項艱巨的工程。然而,值得欣喜的是,目前在加國每一座預建的佛教名山,已有護法居士發心,供奉一尊四點二米高、三噸重的青銅菩薩像,以方便善男信女們朝拜。經過三年多的籌劃,加國佛教四大名山的首期工程五臺山大雄寶殿,於二零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舉行奠基大典。其建築風格主要是仿照中國山西五臺山的大佛光寺東大殿,唐式大木結構,大殿面積一萬平方呎。主殿基層是三萬平方呎的生活區。因為這項工程浩大,我謹代表加國五台山籌建委員會,誠意邀請十方善長仁翁出錢出力,共襄盛舉。眾緣和合,祈願加國佛教四大名山,早日圓成。

     

      加國五臺山靈山秀水,無論是參禪、拜佛、誦經、念佛等修行,都能攝心歡喜,清涼自在,加國佛教五臺山建成以後,對心靈的淨化一定起到積極的作用,故英文名起為:「Wutai Shan Buddhist Garden in Canada」。

     

    二、殊途同歸的圓滿人生

     

      (一)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唯智能渡

     

      五臺山是大智文殊師利菩薩的道場,文殊師利菩薩是七佛之師,智慧無量。那麼,究竟智慧從哪裡來呢?

     

      般若智慧的來源,途徑有很多。其中的方法,可從博覽佛書,體驗人生,修學佛法,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正所謂:「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學佛能夠讓我們開智慧、明心見性。然而,修學佛法十分艱難。因為佛經有三藏十二部經教,大藏經就有九千餘卷,至於近代中西佛學著作參考書籍,更是不勝枚舉。這對於初階入門學佛的人來講,可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反觀天主教或基督教的信徒,只要奉行一本舊約或新約聖經,去修、去行,便能對上帝的福音有所理解。又如回教,亦復如是,伊斯蘭教徒手持一本可蘭經,就能夠讓他們奉為自己信仰的圭臬了。不過,雖然佛法浩瀚深奧,不易理解;但是只要用心學習,便能找到學佛的方法。

     

      (二)因材施教 應病予藥

     

      佛教的特色與其他宗教不同,佛陀所說的一代言教,皆依不同眾生之根機而因材施教,應病予藥。自佛陀於菩提樹下、金剛座上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後,建立佛教,四處遊化。佛陀因時因地,隨機開導,為了適應眾生的根器,而說了八萬四千法門,以不同的經教來詮釋「佛」和「法」的境界。

     

      在大乘佛教重要經典所表述的內容,既講「空」,又講「有」。例如在《阿彌陀經》中陳述西方極樂世界是多麼的清淨莊嚴,此則是以方便說「有」,令眾生起信心。又在《地藏經》中陳述造惡行必墮落地獄,並詳細闡明以各類型地獄,懲罰造不善業的眾生,身心將備受痛苦折磨,其目的是為了警惕世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報應,說明善惡業報如影隨形。由此可見,佛教重視因與果、善與惡之相互果報關係。藉此啟示我們不要造惡業,而應積極行善,要孝敬父母、尊敬三寶及師長。

     

      從另一方面而言,對執著「有」的人,就說「空」的義理。譬如在《金剛經》、《心經》經文中闡明我空和法空,來顯示般若空性智慧之真理。空去一切有對待差別觀念,破除我執,正觀緣起「諸法無我、諸行無常」的諸法空性,從而了悟人生的真諦,獲得生命的解脫自在。

     

      (三)殊途同歸—趨向佛乘

     

      據上述釋迦牟尼佛所宣說的經教顯示,佛陀對不同根機所教化的方法也有差別,這叫做「觀機逗教」,引導眾生轉迷為悟、離苦得樂、超凡入聖。正如佛經上說:「應以何身而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為了適應不同的眾生發心修學佛法,因此分為五乘佛法的修行次第,五乘佛法即是人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和佛乘。

     

      「乘」是梵語,意譯為車乘,即有運載的意思。「乘」的涵意為佛陀之教法,能把娑婆世界苦惱眾生,從煩惱生死苦海中,運載到解脫自在、涅槃寂滅的彼岸。

     

      「小乘」是指聲聞和緣覺,以發起出離三界生死煩惱,不再受生死流轉的心願,修出世間法,證果而得解脫。因為二乘的修行聖者,只求自身「了生脫死」無我的解脫,而不重視他人的生死苦惱,在佛教稱為「二乘」,亦稱為小乘教義。

     

      相反地,以發大菩提心,不只求自我的解脫,進而廣修六度萬行,自他兩利,希望與法界眾生同登涅槃彼岸,共成佛道為目標而行菩薩道者,稱之為「大乘」。相對小乘的小車輛,只能運載小數量的眾生到涅槃的彼岸;而「大乘」是指力求普度無量無邊法界眾生,往涅槃寂滅彼岸的大型交通工具。

     

      據此可知,以佛法的觀點來看,大乘與小乘之間的不同,是在乎發心的大小與修行法門之區別。然而,在印度佛教從部派佛教而演進到大乘佛教盛行期間,其中也有不乏「內祕菩薩行,外現聲聞身」一些令人欽敬的大乘佛教行者。

     


     

  • Default
  •  



     

    三、天台宗對佛陀一生教化的歸納和總結

     

      北傳佛教東傳後,在中國經過五、六百年的發展,到了隋唐時期,大量的梵文佛教典籍都被翻譯成為漢文,促使各派思想形成個別獨有的特色。所謂:「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臺宗」就是此意。

     

      「義理組織天臺宗」顯示了天臺宗的特色。八大宗派之一的天臺宗,是中國佛教史上最早創立的宗派,主要依據的經典是《妙法蓮華經》。天臺宗四祖智者大師依據《妙法蓮華經》的「三乘同歸於一佛乘」思想,對佛陀一生的教化,判為「五時八教」。佛教各宗派雖然有不同的判教,但以「五時八教」對佛學義理的組織方面,建立得最嚴密、最有系統的闡釋,被推崇公認為八大宗派之最具有代表性之「判教」系統。所謂「五時八教」的五時,是在時間方面把佛陀的言教,依次第順序,分判為五個時期。又因釋迦牟尼佛在不同時機,針對不同根器的對象,在方法方面則分為「化儀四教」;在內容方面,則有「化法四教」權巧方便說法,合稱之為「五時八教」。現詳述如下:

     


     

  • Default
  •  



     

      (一)五時

     

      古德高僧為了方便記住五時的內容而作越偈曰:「華嚴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談,法華涅槃共八載。」

     

      第一、華嚴時

     

      在佛陀證得最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後,最初的二十一天,即第一時間,為利根的大菩薩宣說「自內證法門」,開展廣大無盡、圓融無礙的華嚴世界——《華嚴經》。

     

      《華嚴經》共分七處九會三十九品,其內容主要是闡述佛的境界。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云:「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正如「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互涉無礙、重重無盡的不可思議境界。

     

      舉個實例來說:很大的風景人物景象,都能攝入小小相機的鏡頭裡;這就是周遍含容,事事無礙的道理。又譬如佛法真理,有的講真空、有的講妙有;又有的主張漸修、有的提倡頓悟。在華嚴世界裡,把這些不同的思想,統攝超越一切的對待。不論世間事物看似有很多矛盾,但矛盾到最後,總是會歸於統一的。因為「矛盾」是一個相(現象),「統一」是一個性(本體)。所有一切法的本體與現象,是一體的兩面,是圓融無礙的。由此圓融無礙的妙用,啟發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之道,首先是要把自己的心量擴大,要像整個法界一樣的寬廣,以怨親平等的慈悲心去包容別人,如果修行能達到像俗語說的「宰相肚裡能撐船」,心包太虛一般的容人雅量,那就「心裡永遠沒有敵人,敵人也會總有一天變成好朋友了」。由此感悟到:「認識《華嚴經》,方知已是佛法富貴人」,這句話是真實不虛了!

     


     

  • Default
  •  



     

      第二、阿含時

     

      在華嚴時,佛陀開講的華嚴境界只有像文殊、普賢等大根性的菩薩,方能領悟華嚴境界之甚深妙義。而聲聞、緣覺等二乘人,無法通達此之甚深妙義。正如佛經所云:「有耳不聞圓頓教」。佛陀悲憫聽不懂妙理的弟子們,於是在說《華嚴經》後,以十二年的時間,先於鹿野苑為憍陳如等五比丘宣說四聖諦、十二因緣,之後周遊印度十六國,專為聲聞、緣覺二乘根機的修行人,權巧方便,講說四部《阿含經》。《阿含經》是原始佛教的根本經典,其教法內容包括佛陀對人生觀、世界觀實踐方法的綱要,也是記載佛陀在各地教化的言行記錄,因為內容比較有教育性和生活化,修行人容易接受。在這個時期,有不少轉凡為聖,證得阿羅漢果的聖人,故名為「阿含時」。

     

      第三、方等時

     

      在阿含時,佛陀看到二乘修行人已接受了所講的佛法,並證得聖人果位。為了引導二乘人回小向大,趣向究竟一佛乘,佛陀在阿含時之後的八年時間裡,演說《楞伽》、《勝鬘》﹑《寶積》、《維摩詰經》等大乘經典,令二乘行者厭小慕大,故名「方等時」。

     

      《維摩詰經》描述維摩詰居士「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維摩詰經》內容主要以般若空義思想,來闡釋大乘佛教、菩薩道之實踐步驟。義理特色是詳說不可思議的解脫法門,並強調「煩惱即菩提,不離生死而住涅槃」的不二法門。維摩詰居士為本經的中心人物,被稱譽為修行功夫卓越,菩薩再世的大修行人。

     


     

  • Default
  •  



     

      第四、般若時

     

      在方等時之後的二十二年,佛陀為了融和菩薩、緣覺及聲聞等三乘,歸於一佛乘,於靈鷲山、給孤獨園、他化自在天,及竹林精舍等地宣講《大般若經》。

     

      為什麼佛陀要花二十二年,來宣講般若空義思想呢?因為「般若」是諸佛之母,是修習大乘佛教的根本依據。所以,佛陀用了二十二年宣講般若思想。中國有般若經六百卷,如果把六百卷的《般若經》濃縮起來,就是一部《金剛經》。如果把《金剛經》濃縮起來,就是一部《心經》。換言之,《心經》就等於六百卷般若經的精粹。然而再把《心經》濃縮起來,就是「緣起性空」四個字。因此,佛法綱要的中心思想,就是「緣起性空」。

     

      當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正因為諦觀「緣起」法則而成佛。「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也是詮釋宇宙一切萬有的生、滅、變、異等相的真理。因此,諸法的實相,就是「緣起性空」。

     

      法不孤起,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緣聚而生,緣散而滅」。明白的說,世間的人、事、物等等,必須依靠因、緣、果三者相依而存在,缺一不可。譬如一個人,今生獲得男相、女相、高矮、肥瘦、美醜、愚智、窮富等等,都是要依仗在過去世所種下的業因,而決定今生善或惡的果報。這就是古德常言道:「如是因、如是果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而是時辰未到」的因緣果報法則。

     

      因此,佛教常講:人人在因果面前是平等的。明白的說,人身在受善或惡的業報時,不是來自偶然,而是來自必然。何謂「必然」?「必然」指凡事的生起,其中是有它因果關係的因緣條件所促成。我們修學佛法,務求開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去面對逆境。當通達「諸法是因緣所生,自然是空無自性」的妙理時,每當我們遭遇逆境來時,便會欣然地、心甘情願去面對它;然後去瞭解它,到最後想辦法去轉化它。佛弟子要懂得隨順因緣、改變逆緣成為增上緣。因為般若智慧具足,凡事便能化煩惱為菩提,將危機轉化成一種動力,得到人生的智慧。

     


     

  • Default
  •  



     

      第五、法華涅盤時

     

      經過般若時,佛陀見眾弟子根機漸熟。於是在般若時之後,用八年時間講《法華經》和《大般涅槃經》(又稱《涅槃經》)。在法華涅槃時,釋迦牟尼佛把他一生的言教,作一個總結。所以,要瞭解佛教真理的總體,以及有關佛法的最高境界,便要深入誦讀《法華經》。

     

      《法華經》的主要思想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因此在五乘共法中,無論是菩薩、聲聞、緣覺,乃至人、天等乘,不同修行法門和成果,都只是其中的一個過程而已,其主旨在於使一切眾生都回歸到「一佛乘」為最究竟圓滿。所謂的「會三歸一」,才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普度眾生的本懷。

     

      釋迦牟尼佛於臨入涅槃前的一日一夜,講《涅槃經》。其內容是說入涅槃的釋迦牟尼佛,只是方便的示現,而佛陀的法身是常住不變的。《涅槃經》最大的特色,是闡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有成佛的可能,《涅槃經》對佛性論的思想,有重大的影響。

     

      (二)八教

     

      八教是釋牟尼佛教化眾生的一種方便施設教法,可分為化儀四教和化法四教。如下:

     

      第一、化儀四教

     

      1.頓教:指學佛者聽聞佛陀之言教,當下覺悟。佛陀便直接將自內證的法門,傳授給這些利根的修行人。例如,在華嚴時講的佛之境界--《華嚴經》。

     

      2.漸教:佛陀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教導一般根器的修學者,令其證悟佛之境界。

     

      3.祕密教:所謂「祕密」,是指佛陀應不同根機的修學者而對機說法。修學者對佛陀的教法,有不同的領受。同時,對佛陀之言教領受多少,也互不相知,故言「祕密教」。

     

      4.不定教:佛陀在講同一佛法時,雖然有各種根器的眾生同坐一處聽聞佛法,但是每一個人所吸收領悟的能力和收益,是不一樣的。

     

      正如在《華嚴經》說:「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如是悟道因緣不同,得益程度不同,所以名為「不定教」。

     

      第二、化法四教:

     

      按照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的內容,歸納起來分為:

     

      1.藏教:藏教,三藏經教的略稱,是指佛陀在鹿野苑對聲聞乘所說的《阿含經》。

     

      2.通教:是指聲聞、緣覺、菩薩三乘所通的教義,稱為「通教」。

     

      3.別教:《華嚴經》是別教的經典,想要瞭解《華嚴經》不可思議佛的境界,唯有具足利根的大菩薩才能通達。因為這是講大乘佛法,有別於小乘人根器,不需用權巧方便來度化,所以稱為「別教」。

     

      4.圓教:圓教代表圓滿究竟的教法,例如宣講《華嚴經》、《法華經》、《涅槃經》等都是講圓滿清淨的法。

     

      在這個教法,釋迦牟尼佛講佛的智慧和佛的境界之教法,因此在大乘經典裡,凡是說到佛乘的法門,都是屬於「圓教」。

     

    結 語

     

      綜上所述,大家能體驗到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說法,歸納起來稱之為「五時八教」。也就是說,五時八教含攝三藏十二部教典,而三藏十二部教典是以五時八教應機而設的。如在最初「華嚴時」,正說圓教,兼說別教;第二「阿含時」,說三藏教;第三「方等時」,說藏、通、別、圓等四教;第四「般若時」,說通、別、圓等三教;第五「法華、涅槃時」,開權顯實,宣講純一的圓教。圓教之妙法只能意會,不能言說,今晚因時間關係,不能細談。

     

      古德有云:「善知識難遇,佛法難聞」,大家能在馬來西亞三寶林這麼莊嚴的道場親近素德法師,修學佛法,就應該把握難得的機緣,精勤閱讀經教,常來道場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這樣才能循序漸進趣入佛道。以此與大家共勉。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