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南傳佛教的弘揚經過及所教佛法

 

发布: 2013-01-13 15:00:31   作者: 李欽安   来源:    

 

一、南傳佛教的弘揚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親口所講述的教義和佛法,經不同時期的聖賢長老,於四百多年間作了四次信徒大結集,而成無上偉大的佛教三藏經典。其每次結集,均由眾多比丘或阿羅漢組成大會,會中選一眾望所歸的賢聖或比丘,登高座講述佛所說。經會中大眾共同認證,認為其所說與佛說相符。然後寫於貝葉經上,成為正式經典。這就是「原始三藏經典」。該經典為若干印度帝王所虔誠信奉、廣為弘揚,史稱「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不但遍傳印度,更向南傳至錫蘭(今斯里蘭卡),再傳入柬埔寨、寮國(老撾)、緬甸及泰國;其後更遠達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及印尼。近期該教派也已在新加坡及澳洲等地傳播。因此,所謂的「佛說」,也就是佛陀的原始口述,在東南亞一脈相傳,被稱為「南傳佛教」。

 

  據David N. Snyder 所著的《The Complete Book of Buddha Lists》一書記載: 「南傳佛教」英文為Theravada, 其意即是由長老根據佛陀口述的教法及教義所承傳,其後被稱為小乘。目前估計該教派的教徒在全世界有兩億(而另一說J.T.Bulitt在2012年的最新統計為一億)。現在該教派在西方國家,甚至印度都有發展。

 

  西元前250年,當時當政的印度阿育王篤信佛教。但由於有些外道為投國王所好,裝成比丘的樣子,混入佛教中,篡改佛教經典,擾亂教義,以致部分教徒不能辨別真偽,受蠱惑的人非常多。當時,仍然有約六萬比丘集合,共同謀劃挽救佛教的辦法;他們選出一千個精通三藏的人,由「目犍連子帝須」為上首,集結於波吒利佛城整理正法,恢復長老所傳承的、佛陀口述的佛法,也就是由阿難背誦佛陀口述的一切經典。這種經信徒以貝葉經記載下來的原始三藏經典,大多以「如是我聞」這句話開篇。

 

  南傳佛教也被稱為「小乘佛教」,英文名為Lesser Vehicle,又稱Hinayana, 是以自度的意思演化而得名,以別於自度度他的大乘菩薩教法。後又因小乘之名容易被人誤解,才有Theravada 之名,原意是“長老”,其意指貝葉經記載下來佛陀口述的佛法。

 

  其實,佛法修行先行重視自度,暫以阿羅漢為目標,暫時休息後再修,也是一種辦法。方倫居士在他的「中級佛學教本」中說: 「人的根器,雖然有頓漸之別,但此是就今生一生來說,若統前多生,處處都算在內,則今生之頓,實積多生之漸所成,若無前此之漸,便無今生之頓,若無今日之漸,便無他日之頓;小乘和大乘也是一樣,到了最後,一切眾生悉能成佛時,則無漸非頓,無小非大了。」

 

目前南傳佛教共有四分支派系在世界各地弘揚:

 

  1. The Secular Buddhist Society Model:

 

  它專注於原始佛教教義的運用與修行。

 

  2. The Original London Vihara Model:

 

  除以原始佛教運用於世俗生活外,並著重於教

 

  義的深入探討。

 

  3. The Lankarama Model:

 

  以原始佛教為中心,但教授可因應其生活環境

 

  作適當配合而修行。例如在某些地區,其教徒

 

  修行時可以不食素。

 

  4. The Meditation Center Model:

 

  可經由合格導師指導一心專注的修行方式,

 

  並簡化原始佛教若干繁複法則。

 

  在上述四項分支模式中,有學者稱其中1、2、3為現代小乘(Modern Theravada);而其中的2或3 則稱為古典模式(Classical Model)。

 

二、南傳佛教的教義及修行方式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成道後,親口授徒的佛法重點是: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蘊界無我,涅槃寂靜。配合這四重點所引出其修行法則為:不做惡業,防止身口意犯貪嗔癡等罪,持戒律使三業清淨,乃奠定入定基礎;其所謂定,則以色界四禪及四無色定為階梯,然後入滅受想定;其特色乃是以禪定力漸次降伏各種粗細煩惱,作為無我觀基礎,以達最後的寂滅無餘涅槃。也就是根據佛陀理念:以四念處作基礎,進入無我慧,觀內外諸法生滅無常,蘊滅無我而斷我執。我執滅,乃得入涅槃。

 

  南傳佛教的原始修行意向是遠離世間一切苦,立志脫苦,得解脫而入涅槃,成阿羅漢果。此時,阿羅漢自然會生慈心,慈悲心也就是促使阿羅漢行利生事業,這是一股不可抵抗的力道去行救世之道。這是佛陀的因果定律。

 

  根據佛陀的「因緣所生法」,本文前述的「諸行無常,有漏皆苦,蘊界無我,涅槃寂靜」可作如下解釋:因集諸行之無常,乃得有漏之(苦)果,由蘊作無我修行之道,乃得涅槃之寂(滅)。簡而言之,集、苦、道、滅是順入世和出世的因果次序而言。但佛陀所以先說苦果,後說集因的緣由,就是想要修行者,先厭惡其創深痛鉅之苦,然後再告之以苦的由來,就是出於集業,使其不敢再做。再者,佛陀所以先說寂滅之果,後說修無我之道,就是想要修行者先欣賞清淨安樂之「滅」,然後再告以「滅」之由來,乃出於「道」 ,使修行者感到必須努力學習進步。這是鼓勵應勤於修行的教法。

 

  這樣的集、苦、道、滅,簡稱四聖諦。後人又因如此安排容易使沒有智慧的人所誤讀。所以改為:苦、集、滅、道。但究其四聖諦的內含則完全沒有改變。

 

佛陀親口所說的四聖諦內含如下:

 

  1.苦諦:是說世間眾生在生、住、異、滅過程中,

 

  所受一切不如意、煎熬,以及環境的逼迫所生之苦。

 

  2.集諦:是說眾生由身、口、意所生之欲念而衍生

 

  的行為,集成業力成為苦因。

 

  3.滅諦:是說經修道後可證得心靈解脫,入永恆

 

  靜樂。

 

  4.道諦:要證得靜樂涅槃,必須修習改進心靈和

 

  行為的方法。

 

  其改進心靈和行為的修行方式,則有各項禪定及八正道的實行,四聖諦及禪定修成的聖人,被稱為聲聞。南傳佛教的另一修行方式,則是依十二因緣之理而起修,修成者名為緣覺。

 

  十二因緣法亦名十二有支,實則要修行者瞭解人的生老病死等諸苦的詳細過程,「有」是指人間所有,「支」即分支,這十二因緣的分支是:

 

  由最初人的無明(1)而有行(2),行緣識(3),識緣名色(4),名色緣六入(5),六入緣觸(6),觸緣受(7),受緣愛(8),愛緣取(9),取緣有(10),有緣生(11),生緣老死(12)。

 

  註釋

 

  (1)無明:指貪嗔癡等煩惱,為過去世二因之一的惑因

 

  (2)行:指造作諸業,為過去世二因之一的業因

 

  (3)識:指託胎(即轉世投生)之識,為現在世五果

 

  之一的苦果

 

  (4)名色:指已經有胎形,但六根未具,為現在世五

 

  果之一的苦果

 

  (5)六入:指六根俱全,即將出娘胎之時,為現在世 五果之一的苦果

 

  (6)觸:指出娘胎後根塵接觸,為現在世五果之一的苦果

 

  (7)受:指一生所領受的苦樂遭遇,為現在世五果之 一的苦果

 

  (8)愛:指貪染五欲生起愛心,為現在世三因之一的惑因

 

  (9)取:指於諸境生取著心,為現在世三因之一的惑因

 

  (10)有:指作有漏因,能招未來果報,為現在世三因之一的業因

 

  (11)生:指再受未來五蘊身,為未來世二果之一的苦果

 

  (12)老死:指未來之身漸老而死,為未來世二果之一的苦果

 

  其實十二緣起乃緣於佛陀最先發現的「因緣所生」論,它是人類最早、最完整、最上乘的整體哲學。如果想要深入探討該理論,可參閱張澄基教授在賓州大學所講授的「佛學今詮」及沈家禎的「五月花」(中文版);如希望更深入瞭解,可參考龍樹菩薩的《中論》及《華嚴經》等經論。

 

  方倫居士在其「佛學教本」初級第12課中,將十二因緣和對應的三世因果作了簡要清楚的解說(詳見前文關於十二因緣的註釋)。清楚表述了在修行十二因緣法時,必須確實觀想這十二因緣的次序;以過去、現在、未來連續三時的因果遞嬗,將十二因緣分析得清楚、連貫,欲避其果,須斷其因。緣覺行者依此修行可得覺悟。

 

  南傳教法無論是聲聞乘或緣覺乘,在修行時都著重在心的清淨觀,目的是去除凡心的執著,也觀心身的無常、不淨等,使智慧增長,在修行同時,更要徹底了悟教理;在聲聞乘而言是了悟四聖諦,在緣覺乘則是徹悟十二因緣法,至心智堅定不移,自然就生無漏智;斷欲界見惑,最後離分段生死,入寂滅無餘涅槃,達阿羅漢果。

 

  南傳佛教的修行戒律,著重於不做惡業,防止身、口、意犯罪,三業清淨,定慧自然增進,也「斷見思惑」,出了三界,不受後有,永可離苦得樂。

 

「斷見思惑」的修行程式是分四階段:

 

  1.須陀洹:是初入聖流,也有譯為預流,即得入預 備聖人之流。此果位須斷三界八十八見惑乃證得。

 

  2.斯陀含:意為一來,是說達到一度人間天堂,

 

  斷了更多欲界思惑。

 

  3.阿那含:意為不來不還,就是不再來去於欲界。

 

  4.阿羅漢:是為已滅盡煩惱,得不生不滅,永入

 

  涅槃。

 

  涅槃的意譯是滅度,所以苦、集、滅、道四聖諦,應是三乘共同的真諦,絕不是聲聞乘獨有的。佛教教理常常同中有別,別中有同,終是法法圓融,也就是佛法的超越性。

 

  佛陀所教的諸事無常—因緣所生法,強調世間一切經常在生、住、異、滅作循環往復。其循環時間有長有短,視因緣而不同,而佛法在世間,乃屬世間法。故原始佛說,經上座長老部及大眾部的一再分裂,成為眾多部派,乃屬世間事,也是生、住、異、滅的因緣結果。總之,佛弟子要弘揚佛教應謹記:「離四句,絕百非」的重心「佛性」,瞭解一切法相無有不壞、不滅者,如此就不為愚癡所蔽,保持心如明鏡台,瞭解明鏡亦非台,何處惹塵埃的「中道」之意。

 

  佛教諸法其實是一,也非一。正如《緣覺經》云說: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有如虛空。也正是《心經》所說:[照]見五蘊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