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智慧活水的泉源

 

发布: 2013-01-13 15:24:29   作者: 惟净恭记   来源: 达义法师开示   

 


 

  • Default
  •  



     

      禅,即禅那(梵文:Dhyāna)之简称。意译为「静虑」、「思惟修」,即在静思的禅修中,集中精神,心注一处,思惟审虑,由此来启发内心中的本明。禅,在中国佛教思想发展史上,有着深远及广泛影响。太虚大师曾经说过:「中国佛学特质在禅」。由此可知,禅在中国佛教的意义。

     

      尽管中国佛教八大宗和二小宗的修行方法不同,但都有禅观的内容存在。如「天台宗」的天台止观,是透过禅定的深厚工夫而依定起观,定慧双修,禅教一致;尤其是智者大师一生所说的圆顿、渐次、不定和童蒙四种止观,实为依教修心之禅法集大成者。「净土宗」之念佛三昧,通过念佛来调伏心念,最终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这是禅定实修的成果。又如「俱舍宗」,则依定的内容及修行的次第,除了无想定外,四禅、四无色定、灭尽定等九定,不得间杂异念,顺次修行所得,称之为九次第定或无间禅观。再者「法相宗」的唯识观和「华严宗」的法界观都包涵微妙禅机。总而言之,禅学在中国佛教八大宗及二小宗之蓬勃发展,对中国佛教起着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从古至今,「禅」皆被视为源源不绝智慧活水的源头。在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当中,「禅」将佛法智慧的活水注入我们的生命里,发挥着取之不尽的潜能力量,使人生更加超脱自在。

     

    禅宗的传承与特色

     

      关于禅宗的传承,应追溯至释迦牟尼佛于灵鹫山会上「拈花微笑」传法给摩诃迦叶尊者之公案。摩诃迦叶尊者遂成为如来禅的第一祖,其后次第传承至第二十八代的菩提达摩。然而,禅学在中国的发展,直至菩提达摩于梁代到了中国以后,才有独立的禅宗成立。菩提达摩被尊为中国禅宗初祖,此后禅门法脉代代相承,禅宗发扬光大于唐代的六祖惠能大师,逐渐开展成为「五家七宗」的庞大宗派。

     

      中国禅宗之特色是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禅门宗旨。既然如是,大家知道为什么在禅宗里,佛陀以及祖师大德们遗留下来这么多的经典和语录吗?因为权巧方便,借文字来启发禅之深意,如禅宗典藉之一的《指月录》。行者在还没有达到明心见性,开悟境界之前,须借助文字般若来表明。又如禅门骊珠作为标月之指,以权巧方便引导习禅者进入禅门「认识本心、悟自本性、见性成佛」。因此,「不立文字」,并非不依用文字;「教外别传」,并非不依经教义理,但行者不应只执着拘泥于义理文字上的概念形式。文字的功能只是「因指见月」,禅修者找回真如自性,悟入佛的知见时,便应当「得月亡指」。禅是一种内心的修炼,直接启发自心的潜能。修持方法和感悟是灵活而不拘形式,是生活化的,禅门古德有云:「随缘而生、随感可发、行住坐卧、生活处处,无不是禅」。

     

    禅之含义

     

      禅是「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禅无所不包涵,觉悟者的行、住、坐、卧,在日常中生活处事临众当中,都蕴藏着无限禅机,正如在《永嘉证道歌》里所唱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禅是个抽象的佛教术语,它看不见、摸不着、非以世间知识能给其表明定义。禅者修行之境界,是要依其切身亲历其境去体会,透过实修的方法,品尝清净、无为、淡泊、喜悦的禅境,此种禅境是难以用语言文字所能表达的。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唯一的方式只能依个人去感受体验其中之真意。所以说,禅是一种境界、一种当下受用的体验、更是探索开发智慧,觉悟人生的微妙法门。

     

    定慧等学体性同一

     

      人人的自性本具有佛的智慧德性,但「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在《六祖坛经》说:「佛是自性作,莫向心外求,自性悟,众生即是佛。」又说:「以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识心见性,自成佛道」。

     

      人人能够运用智慧观照来认识自己本有的真心,那么,「智慧」又是从何处而来呢?

     

      智慧是从定中而来,而定就是从规律化生活与持戒清净而来。更确切的说,佛教的戒、定、慧三无漏增上学,是求解脱入涅盘的最根本途径。佛陀初转法轮宣讲四圣谛义理时,指出道谛之行持要门,即是八正道。八正道又称为「八圣道分」,或「八圣道支」,是成佛道不可缺少的八种成分要素。其中正语、正业、正命是戒学;正念、正定是定学;正见、正思惟是慧学。而正精进则是遍通戒、定、慧三学。由此可知,这八支圣道,则是行者发心精进学佛,开发智慧,悟道归源不可缺的学程。所以,在禅门经典的《楞伽经》里,就有这样的说法:「唯有一大乘,清凉八支道」。可见,八支圣道对于修学菩萨道者是多么的重要。

     

      在八正道的修习过程当中,戒、定、慧三者是有着相依相连,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传统的禅法是依戒而定,依定而发无漏智慧,通过禅修的正念正定,来控制内心浮动的情欲、妄想、执着和熄灭外在一切外缘的杂染,断除烦恼,引发智慧,依慧而得解脱。修习禅定的要旨,是以禅智为重,正如东晋慧远大师在《禅经统序》中说:「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

     

      定与慧是相应的,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说:「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地无痴自性慧……得悟自性,亦不立戒、定、慧」。引文中的心地、无非、无乱、无痴就是智慧的范畴。当觉悟自性的时候,慧本身就是定,此时此刻却没有慧之外的定;又当修定的时候,慧就在定之中,而没有定之外的慧。「定」与「慧」就像「灯」与「光」,名称虽然有两个,但体性本来就是同一。有了灯就有光明,没有灯就黑暗。定与慧也就是如此,一体两面,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

     


     

  • Default
  •  



     

    智慧不从外求

     

      在社会上,一般人认为智慧是从外求而来,认为人读的书越多,智慧就会增长,所以相信攻读小学、中学、大学、硕土、博士等学位的累积而能得到大智慧。但从佛教的观点而言,真正的智慧不是从外求,而是开发内心自性的潜能,如实体悟自性本来清净圆明,以智慧观照世间,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人生百态,有些人却发挥生命的价值,活得非常之有意义,把自己本有的潜能挖掘出来,不断发光发热,随缘随份去帮助需要协助的人,利益社会人群,过着有意义的人生,这就是智慧从自心中显现出来的内涵素养。

     

      有些人纵使是读了很多书,学识广博,如果缺乏了般若智慧的话,在人生的旅途上遇上逆境时,照样有痛苦,以致造成思想行为上的偏差。在多伦多前不久,曾经有一则新闻,刊登有一位拥有双博士的学者,才四十多岁,因为遭遇不如意的事情,想不开而选择自寻短见的悲惨结局,这说明了渊博的知识,不一定是有智慧。

     

    舍妄归真悟道归源

     

      凡夫的肉眼一般是向外看,耳朵总是听外来的声音。由此可见,凡夫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终日攀缘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幻境,然后中间生起了识别作用,便有苦乐、好坏、美丑、人我、男女、是非、憎爱、顺境、逆境等二元分别的对立。因此便有分别、取舍、执着的痛苦。

     

      有时候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可以令到你哭或笑,不能作自己心中的主人。例如有时听到别人赞美恭维的说话,便满心欢喜;被责骂诽谤,便生气愤怒。这不是圣人「悟」的境界,而是凡夫「迷」的境界。「迷、悟」只是在一念之间,历缘对境时,圣人保持着心不随境转,一念清净心现前,具足定力,守护根门。放下一切分别妄想的枷锁,便不会被外境所转。倘若当下悟得「无非、无乱、无痴」清净的自性,佛性便能够从迷妄中显出来,达到禅诗所说「六根清净方为道」的境界,禅的功能就是「识心见性,自成佛道」。

     

      识心见性的「心」,不是指终日向外攀缘的那些人我是非,或是苦、乐、忧、喜的虚妄分别心;此「心」则是灵明不昧,历缘不住的清净心,觉悟禅者能洞察万事万物及众生皆平等,而没有差别相,体现出诸法物我一如的禅心。当行者悟到「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深信人人同一真如佛性本具足如来智慧德相,但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因为凡夫的「心」被客尘烦恼覆盖,以致真如佛性不能显现出来。所以,修禅的人需要透过在禅定之修心养性,开发智慧的过程当中,把「无明、妄想、执着」消除净尽,舍妄归真,除妄心见真心,达到「无有分别,寂然无为,无自无他,凡圣等一」的悟道归源之境界。

     

      悟是一种亲证的体会,自我的觉醒。修禅者是有修有证,通过修行然后去体证。所以,追求「开悟」的体会,是禅修者终极的目标。由于禅者的根器和修持方法的传承不同,运用不同契理、契机的方法,来进入禅门修行开悟证果,禅宗的「悟」有顿悟与渐悟,其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据惠能大师的开示说:「正教本来是没有顿渐的分别,只因为人的根性有利钝的不同。较为愚迷的人渐次修行,觉悟的人顿然契悟。如果能够识得自己本心,见到自己的本性,两者便没有差别了。因此,才立有『顿渐』的假名」。

     

      顿悟禅是以通过「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修方法,「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超然的体验,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直接观照,认识自己的本性,瞬间豁然开悟。而渐悟者之进程,则是慢慢的一步一步,依顺序渐进,需要经长时间修行才达到开悟的境界。

     

    开悟前后的观念

     

      修行人开悟之前是心随外境转,对事物有所分别、执着与追求。因为人与人之间在思想上的知见,或在待人处事的方法手段,彼此不免会有见解分岐,矛盾冲突,争执不休。还没有开悟的人,纵使是独处一室,自己也会思想斗争,胡思乱想,不免会留恋过去,同时也担忧未来,心生起种种贪欲追求,百般计较,妄想执着,以致看不破、放不下,身心苦恼。

     

      开悟的境界是身心自在,能泯灭人我的是非、得失的对待。因为破除人、我、众生及寿者等四相的执着,乃至超越对一切得失的对待概念,凡事皆能处之泰然,抱着「既不贪取,也不舍弃」——不即不离的念头,无论在顺境或逆境之中,也没有执意在好坏的观念上。开悟就是认识宇宙人生缘起性空的诸法实相,同时也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开悟以后的人生观,对于宇宙人生的正知正见,是跟开悟前的观念完全不一样的。开悟的禅修者随缘自在,事理圆融无碍,洒脱自如,便没有对世间上的爱别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等种种的烦恼。在人际关系却能互相包容。禅修有成的修行人,就能够把世间一切顺境、逆境都能看得很淡,提得起,放得下。遇缘瞩目皆不动心,既不紧张、亦不烦躁、应付自如、安祥洒脱;过着清心寡欲,淡泊无为的生活,常把心安住在禅定境界之中。

     

      禅与生活

     

      禅的妙用是超越时空,释迦牟尼佛虽然涅盘已有二千多年,但其「禅」,相传至今仍是历久不衰。因为禅的境界是没有空间的远近或时间的长短,也没有时代的隔阂,只要娑婆世界里有人的存在,禅永远是人间的灵丹妙药。

     

      禅是在生活中体验,以开发自心本性为目的。禅所强调的悟道生活,能调和消融现代人身心种种不健康的时代病症,从而升华人格,增进内涵,开发智慧,令生活过得更安稳自在。禅的微妙法门能够发人深省,启迪自性,受用无穷。因此,现代人要有禅的生活,才会更加幸福快乐。禅不仅是中国佛教文化的特质,更是全世界各地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 Default
  •  



     

      现代是一个科学发达和物质丰富的社会。我们所穿的、所吃的、所住的、所用的,包括生活环境的一切都是多姿多彩,文明先进,包罗万有,无有缺乏。在顶尖科技和富丰物质上的享受,前所未有,例如飞机、汽车、计算机、手机、电视、信息、以及现代化家庭日用设备等等,相对比较古代简朴农村生活的条件,真算是幸福许多了。

     

      然而在今日步伐急促繁忙的社会里,生活偏重于文明物质的观感追求。忙碌生活中打滚的现代人,却流行着不少时代病态。最普遍的人都患有紧张、自私、忧郁、压力、虚伪和暴力,以及烦躁不安、孤单无聊、心灵空虚、精神分裂等心理症状。其中,压力可算是最普遍,也是现代人的通病。每天面对着有形无形种种的压力和痛苦的逼迫,生命中有着许多无奈不如意的遭遇。在功利物质主义,追求名利的时尚风气下,一般人都有一颗不断向外奔驰去攀缘的贪婪心,对于喜欢的就生起贪爱染着;遇到不喜欢的便排斥。当这颗染污心,无法自我控制时,就会不满于现实所拥有的一切,内心的迷惑不断与贪、瞋、痴相应,透过我们的身、口、意制造种种恶业,这便是产生烦恼痛苦的根源。

     

      以佛教的观念来说,在世界上任何的一个角落,不分地域,有人聚居的地方,就会有烦恼。为什么呢?因为在佛经上说:「众生无业不生娑婆」。凡夫俗子投生到这个世界来,一般都是由业力的牵引,既然是业力果报的推动,在每一期的生命当中,在幼少到老年的生、住、异、灭的生命过程,压力的累积是来自从小时到成长;在历经读书、家庭、婚姻、乃至事业等各种不同的阶段中,都会有着不少的业障现前。所以如果没有禅定的智慧,每当面对逆境时,在压力下生存的人,是会活得很被动和感到困扰失落,过着忧伤苦恼的生活。

     

      面对着来自四方八面的压力,我们要学会超越,化压力为一种动力,在功利物欲与简朴踏实生活两者之间,寻找出一个平衡点来回归生命本来的面目,找回失落的真我,从而体会「平常心是道」,清净无染的生活境界。在禅的修持过程当中,能让现代人从贪婪、紧张、放纵、功利中解脱出来,获得精神上的喜悦,在修心养性的过程当中,增长福慧,充实生活的内涵。在烦躁忙碌的现代生活里,「禅」确实能够开发人人本有般若智慧的潜能,使生活更幸福愉快。

     

    结语

     

      生活即是禅的当下体会,因此除了禅堂外,家庭、公司、团体等等场合都是我们理想的禅修道场。初阶修禅行者,面对着各种不同环境的考验,修习禅定就是修心养性,以定慧来降伏来自外缘或是内心的无明烦恼。佛教常言道:「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每当遇到喜爱的,或憎恶的境界,自己觉察到不能控制情欲时,应当常「自我观照、反求自己、自我调整」。修行过程离不开闻、思、修的次第。在日常生活不断以持戒、修定,并配合「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着手,一步一步共同并进,精勤修行。

     

      在湛山精舍每月的第二和第四个星期天,都有举办由我本人主持的「止观禅修班」,欢迎大家同来体会「禅」的妙用。修习禅定,切忌一曝十寒,有所谓「久坐必有禅」,倘若能依照善知识的指引或自修,精进修持,假以时日,便自然而然体会到禅的清净、喜悦、洒脱自在,体证明心见性的境界。

     

      禅能启发智慧、开阔心胸、放下我执。禅,更能调和精神、促进健康,让头脑清晰,做事更有干劲。初学禅者,禅修因缘难遭难遇,应把握机缘养成习惯,全勤到寺庙跟随大众一起共修。我并且建议生活忙碌的在家居士,最好在居家中找一个宁静的地方,每天在百忙当中,抽空安排一小时,或三十分钟,甚至十五分钟静坐,把禅修养成为一种「静中养成」的修持好习惯。当在公司工作,处事临众时,便要接受面对「动中磨练」的考验,有所谓逆来顺受,以境验心,从生活实践中修行,磨炼心智,福慧自然增长。

     

      正因为「禅,是智慧活水的泉源」,生活有了智慧活水的注入,以如如不动的定力,来对治「荣辱苦乐、贫富得失、人我是非」种种分别的起心动念,禅观能转苦为乐、化烦恼为菩提,舒缓浮躁的心灵,活得随缘而安,浸淫在生活无处不是禅的解脱自在境界里。

     

      最后,谨以《六祖坛经‧无相颂》的偈语与大家共勉:

     

      「…烦恼黑暗住宅中,时常须要慧日照。

     

      邪念来时烦恼到,正念来时烦恼除。

     

      邪正二相都不用,清净极至无余境。

     

      菩提本是自性觉,若起心念就是妄…」

     

  • Defau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