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红尘中的清凉

 

发布: 2013-01-13 18:14:24   作者: 李明岩   来源: 李明岩   

 

  「到此本非是门外汉,再进去便是个中人。」诸佛如来皆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即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世尊八万四千法门,也无非以种种方便技巧,令众生明心见性,还原本来面目,禅宗亦复如是。禅,古称禅那,汉译为静虑,即于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虑。四祖道信禅师在《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中指出:「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禅。」禅宗源于佛陀,灵山会上,世尊拈花,天人罔措,迦叶微笑。这一笑,奠定了千古佛法的基础;这一笑,开启了千七百条公案;这一笑,唤醒了无量沉迷的众生……

 

  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生活中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尤其对于在发达国家或者一线城市生活的修行人来说,都必须面对和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摆脱烦恼,追求快乐;二是了生脱死,见性成佛。进一步说就是生活和修行,这也是佛陀提倡的世间法和出世间法。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前者是圆满自觉,后者是觉他圆满,二者缺一不可。

 


 

  • Default
  •  



     

      自觉即通过佛陀教理教义的研究学习,树立正知正见,通过参禅、念佛、打坐、观想、持咒、诵经等修行,觉悟人生,逐步落实在现实生活中,于行住坐卧中修行,在修行中行住坐卧,通过日常生活,破除烦恼,和谐人际关系,体现修行人的尊严和严肃的生活态度,从而达到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福慧资粮,在四摄六度中熏习戒定慧之圆满。这便是弘忍大师所说的“四仪是道场”。

     

      觉他即涉及如何通过修行,圆成佛道。禅宗的明心见性、净宗的一心不乱、天台的大开圆解、密宗的即身成佛都是在思考和实践一个问题,如何以凡夫因地之心,证得佛陀无上圆满果位。诸佛菩萨和历代祖师告诫我们,起心动念是修行的关键,是万善万恶的开端。所以我们要照顾当下这个念头,觉照当下的念头,在当下一念上转烦恼为菩提,转愚痴为智慧,转贪嗔痴为戒定慧,转凡夫为觉者,如是便是道信大师提倡的「守一不移」。

     

      正如去年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净慧老和尚在湛山精舍开示中所讲:「禅,不仅仅是禅宗的明心见性,参话头的禅,实际上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门都可以概括在禅的大范围内。念佛是禅,诵经是禅,礼拜也是禅,这是一个大概念。因为佛教修的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禅定作为六度之一,它统帅了所有的修行法门在内。所以生活禅的提出,是把所有的修行都融摄在生活当中加以落实。如果不在生活中落实,修行就是空洞的,修行就没有基础,可能就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由此可见,禅本是活活泼泼的,不是教条,更不是本本主义。如片云点太虚,自由自在,若有若无,忽东忽西。笔者认为,无论修持任何法门,若能时刻观照当下一念,生处转熟,熟处转生,于行住坐卧等细微处做功夫,「守一不动,以空净眼,注意一物,无问昼夜」,如是则「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期大事即可成办矣!

     

      六祖大师云「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百丈禅师曰「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临济祖师言「孤明历历」,德山祖师说「炳赫虚空」,莲池大师道「灵明洞澈,湛寂常恒」,这一切一切都是用最精炼的语言,给世人指出一条成佛的路标,通过指路标,找到人生的归宿,超越相对的对立,解脱烦恼障碍,突破对立的是非,离四句而绝百非,进入超二元对立的境界之中,便可在红尘热恼中,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

     

      综上所述,以禅文化同当代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不仅体现出佛法的包容性,更能体现出禅宗的时代特色。以传统禅宗的角度诠释佛教思想,用大乘菩萨道的心态,积极参与社会各项活动,发挥佛教社会化的功能。以出世心做入世事,能如此,每天就能安详自在,无私无欲,无人无我,无是无非,无牵无挂了。

     

      校稿初竣,于午休后,偶得一偈,以代结语:

     

      《蝉》

     

      若悟禅机先悟蝉,

     

      知了二字莫轻言。

     

      禅本无形依万物,

     

      蝉虽草虫历艰难。

     

      意乱清音增烦恼,

     

      心静蝉声伴安眠。

     

      若有若无皆心性,

     

      蝉声便是无字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