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一叶

 

发布: 2013-01-15 19:28:13   作者: 陈冠桥   来源: 陈冠桥   

 

  唐代崇信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作羹,不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语的法要。一日乃向师父说:「师父!弟子自从跟您出家以来,已经多年了。可是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开示,请师父慈悲,传授弟子修道的法要吧!」道悟禅师听后立即回答道:「你刚才讲的话,好冤枉师父啊!你想想看,自从你跟随我出家以来,我未尝一日不传授你修道的心要。」

 

   「弟子愚笨,不知您传授给我什么?」崇信惊讶地问。「你端茶给我,我为你喝;你捧饭给我,我为你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点头。我何尝一日懈怠,不都在指示心要给你吗!」崇信禅师听了,当下顿然开悟。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我们则从这师徒问答公案之中,可以发觉佛法就蕴藏在日常生活中。搬柴运水,喝茶吃饭,无不蕴藏无限的禅机。无论你承认与否,我们其实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佛法的熏陶,我们的血液中无时不流淌着佛教文化的因素,同样,每个人的言行无不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

 

  《大智度论》曰:「随相门者,如佛说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据学者统计,在汉语发展史上,汉语大规模吸收外来语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汇;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词。其中因佛典的翻译和流传,对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佛教语言与汉语相融摄,增加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和生动性,使汉语更加丰富多彩和富有韵味。佛教典籍中不少优美的典故和具有艺术美的新词语,被引进我国六朝,尤其是唐以后的汉语中,大大地丰富了汉语语言宝库。

 


 

  • Default
  •  



     

      佛教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数万条词语,有学者做过专门研究,在我们日常用语中大约有30%的词汇来自佛典。虽然这些词语都是我们平日琅琅上口,但却习焉不察,日常经常使用却浑然不觉。例如:「现在」一词出自《俱舍论》卷二十:「有作用时,名为现在。」「方便」一词出自《法华经》:「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妙法。」「烦恼」一词出自《楞严经》:「谓虽自在随其所欲,无涩无难,然唯修得世间定故,未能永害烦恼随眠,诸心心法,未名为定。」「胜利」一词出自《药师经》:「何但念药师琉璃光如来一佛名号,便获尔所功德胜利?」「利益」一词出自《华严经》:「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因此,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会说话,是受佛教的影响。如果没有佛教,中国人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法华经》云:「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在长期的语言演变中,相当多的佛教语汇在意义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究其语源,仍可以看到佛教文化留下的印记。「生老病死」一词最早由佛教提出的,佛教认为这是人生所必须经历的四种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也称四相。《法华经》言:生老病死,四苦也。《百喻经》言:世间之人,亦复如是。为生老病死之所侵恼,欲求长生不死之处。现今,生老病死指生育、养老、医疗、殡葬等大事。

     

       「梦幻泡影」一词源于《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梦境、幻觉,像水泡、影子一样空无,转瞬即逝。现用来比喻不实在、不存在的东西和不能实现的妄想。源自于佛教的修持实践的,例如「六根清净」,「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等感觉器官。修行禅定要做到没有任何欲念,必须「六根清净」。

     

      「世界」源于《楞严经》卷四「世为迁流,界为方位」。「世」是指时间,「界」是指空间,「世界」即宇宙。以须弥山为中心,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及其中的七山八海,称为一个世界。积一千个世界,为「小千世界」;积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中千世界」;积一千个「中千世界」,即为「大千世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

     

      「口头禅」一词来源于佛教的禅宗,禅宗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为宗旨,提倡直截了当的顿悟。禅宗的末流,好取现成的经语、公案、挂在口头上,作为谈助,被斥为「口头禅」。「单位」一词原指佛教丛林(寺庙)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平等」一词源自佛教的平等,意谓舍去一切差别,最重要的是破除「我执」和「我见」,转第七识(即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达到人我平等一如的境界。今指权利、性别、利益上的相对公平。

     


     

  • Default
  •  


     

      

     

        「皆大欢喜」原为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如《维摩诘经•嘱累品》:「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又如《法华经•普贤菩萨发品》:「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去。」意思就是说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如入宝山空手回」一语本出自《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此中「宝山」一词比喻佛法宝藏;「信手」一词比喻对佛法的信仰之力。「有手」才能入山探宝而回;同样,「有信力」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谛。佛法的实践以「信」为前提,分信、解、行、证四个阶段。好比入山取宝,必须用手。

     

      还有不少耳熟能详的词语来源于佛典却鲜为人知,不胜枚举。如单位、流通、真实、赞叹、究竟、绝对、实际、缘分、随缘、妄想、障碍、一针见血、一丝不挂、一念之间、大千世界、单赅,蕴含机锋,总能给人以启迪。如「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出自《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悔不慎当初。」再如宋代苏轼《问答录》记载的禅宗「求人不如求己」的公案: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与方外之交佛印禅师同游杭州寺院。东坡见大殿上的观世音菩萨手持数珠,东坡觉得奇怪,便问道:「彼自是观音,自诵其号,未审何谓?」佛印答道:「求人不如求己。」本来,观世音菩萨是人们求拜的对象。佛印就「自诵其号」而借题发挥,答了一句颇含机锋的话:「求人不如求己」。意思就是说求别人帮忙还不如靠自己努力。

     

        世上人人求自在,佛前步步透禅机。同样,在平日的生活中,如果我们能仔细体会并能实践佛教《维摩诘经》的「不请之友」、《八大人觉经》的「不念旧恶」、《大乘起信论》的「不变随缘」及《华严经》的「不忘初心」等,以此健全我们的人生观,定能让我们受用无穷,拥有一个丰美的人生!

     

      行文写到此处,望着窗外的红花绿树,浑然忘却现已是春夏之交,脑海中不禁想起了宋代无门慧开禅师的一首诗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菩提一叶,亦复如是,是为记!

     

  • Defau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