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企业家的佛法知见

 

发布: 2013-01-17 20:02:34   作者: 杨钊居士   来源: 杨钊居士   

 

  最近看到有报导称,有人称自己是菩萨,为此,特别要在此纠正一下,以示众见:

 

一、实无有法名为菩萨

 

  《金刚经》说﹕「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则不名菩萨,何以故,须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是故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意思是「释迦牟尼佛告诉弟子须菩提,菩萨亦应该好像前面所说的例子一样。如果自己心中这样想,又或者口中说,我当灭度无量的众生,这种人实际上不是菩萨。为甚么呢?须菩提,实在没有法名,称之为菩萨,所以佛说一切法,没有我相,没有人相,没有众生相,没有寿者相,也就是佛说的法,是不应该有我的观念,有人的观念,有众生观念,有时间观念,当然也不应该有空间观念。须菩提,如果菩萨这样说,我应当庄严佛土,这种人不符合作为菩萨的标准,为什么呢?如来说,庄严佛土的人,只能去做,做完以后就算了,不能想着,我曾经庄严过佛土。(作者注:甚么是庄严佛土呢? 礼敬诸佛是庄严佛土,称赞如来是庄严佛土,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是庄严佛土。慈、悲、喜、舍是庄严佛土,六般若蜜是庄严佛土。)须菩提,如果菩萨通达,没有我,没有法的道理,如来说,是真菩萨。」

 

  对于做好事,应该让人知道,又或不应让人知道呢?在社会上依然存在很大的不同见解。

 


 

  • Default
  •  



     

    二、止恶扬善教化世人

     

      孔子的弟子子贡,见到一个鲁国籍的奴隶,便自己出钱将他赎了回来,却不愿接受政府的奖赏。

     

      对于以上的行为,孔子闻而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后,不复赎人于诸侯矣。」意思是:孔子听见以上的行为,认为不当说:「这件事子贡做错了,凡是圣贤无论做甚么事情,都是要做了以后,能把风俗变好;可以教训、引导百姓做好人,这种事才可以做;不是单单为了自己觉得爽快称心,就去做的。现在鲁国富有的人少,穷苦的人多;若是受了赏金就算是贪财;那么不肯受贪财之名的人,和钱不多的人,就不肯去赎人了。一定要很有钱的人,才会去赎人。如果这样的话,恐怕从此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向诸侯赎人了。」

     

      另一个弟子子路救起一名落水者,那人感谢地送给子路一头牛,子路收下了。

     

      孔子对子路是这样评论的:「自今鲁国多拯人于溺矣。」,意思是:「从今以后,鲁国就会有很多人,自动到深水大河中去救人了。」

     

      由这两件事,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子贡不接受赏金是好的,子路接受牛,是不好的;不料孔子反而称赞子路,责备子贡:「子路受人以劝德,子贡谦让而止善」。照这样看来,要知道一个人做善事,不能只看眼前的效果,而要讲究是不是会产生流传下去的弊端;不能只论一时的影响,而是要讲究长远的是非;不能只论个人的得失,而是要讲究它关系天下大众的影响。

     


     

  • Default
  •  



     

    三、法无定法契机为上

     

      孔子的观念与金刚经的观点似乎不一样,原因何在?非圣人的观点不一样,而是众生的根性不一样,「药无贵贱,能医者良;法无高下,当机者尚。」意思是「药的贵贱不在乎价格,只在于能否把病治好,能治好病的药就是良药,同样地,圣人的法是没有高低之分的,只在于能否解决众生心理问题,能解决好众生的心理问题,这种方法就是好方法,一切在于对症下药。」

     

      因此,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而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烦恼和痛苦,佛陀则设立了有八万四千法门,就是为了「对症下药」。

     

    四、企业家与佛法

     

    (一)企业成功由觉悟开始。

     

      (1)探讨自己的兴趣,寻找自己的优势。

     

      (2)定位。

     

      (3)选择自己的角色。

     

      说实话,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切入点在于觉悟,也就是说人生必须建立反思机制,如果没有「反思」机制,人生就容易「随波逐流」、「让命运摆布」,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清楚自己的兴趣,明白自己的优势,从而订立自己的目标,选择自己的角色,然后自己才会心甘情愿地为目标奋斗终生。

     

      由于是自己的兴趣,因此就会越做越有劲,越做越快乐,以致达到废寝忘餐,快乐不知时日过。

     

    (二)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反思之中,自然而然会探究有何不能做,有什么应该做,这就是佛教经常提到的五戒与十善:

     

      五戒:戒杀、盗、淫、妄、酒,也就是不能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和饮酒。

     

      戒杀生能培养「慈悲心」,也就是「爱心和同情心」,一个人若没有「爱心和同情心」,是很难与人相处的,内心也很难获得平和与安心。

     

      偷盗是贫穷之源,想富有,切忌取非自己的财物。

     

      邪淫是破坏家庭的主要原因,所以应戒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妄语令自己都不会相信自己,何妨别人会信你,所以若要建立「自信」和令别人相信你,切戒妄语。

     

      饮酒会误事,还是不饮为上。

     


     

  • Default
  •  



     

    (三)观照与内省

     

      十善: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

     

      至于儒家,在「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所谓「三省」可以理解成早、午、晚三次或多次反省。其内容也包括三件事:「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与人办事,是否有尽心尽力,千万不能食里扒外,儒家的忠,几千年来告诫门人,做人的宗旨,忠诚不可以废掉。若失去忠诚,是自毁长城,很难立足,没有人敢用你。

     

      其二、是交朋友是否讲信用?何谓信用?就是朋友所托的事,办不到的千万不能答允,答应下来的事情,赴汤蹈火也要把它办好。

     

      其三、是学习了的东西,有没有好好地去练习呢?

     

    (四)闻思修慧

     

      知识能改变命运,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继承和吸取前人和他人的精华,从而成为自己「处事待人」的养份。然而,学习重要,练习更加重要,否则没法成为自己的东西。所以学习以后,必须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不断磨练,才能成为自己的养份。

     

      佛家与儒家,对「自省、反思、发觉、领悟」都苦口婆心地提醒我们;这个人生成长的切入点非常重要,若要建立成功的事业和健康的人生,一定要打开「觉悟」之门,如何觉悟?如果无法建立自省的机制,古有「闭门思过」的方法。佛教也有「闭关」的法门,而「闭关」的前段,正确的方法是检讨自己的过错,并诚心地「忏悔」,然后才能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