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智慧脱苦的「行」和「愿」

 

发布: 2013-05-29 16:10:54   作者: 本网讯   来源: 本网讯   

 

李钦安

 

一、引言

 

  佛教经典中,常提到「菩萨」这个名称,其实它是「菩提薩埵」的简称,英文是为Bodhisattva。 「菩提」之意为觉,也含有脱离苦恼得永恒愉悦的智慧之意。佛教认为「觉」就是最高的智慧,是得到真正的觉悟;是真正如此的觉性。薩埵之意为有情的众生。所以菩提薩埵可以直译为觉有情。意为人觉悟后「愿」去履行觉悟其他有情,是「愿」自觉而「行」觉他的人,这种人可被称为菩萨。

 

  《华严经》是佛教的一部大经。它是给世人了解宇宙人生,以及超哲学的心灵智慧宝库。该经叙述众多菩萨的智慧和「行」「愿」。 《华严经•离世间品》讲述了普慧菩萨发「愿」度众生,「愿」为众生的有关宇宙人生的疑问,去请教普贤菩萨。在经中普慧菩萨向普贤菩萨提出二百个问题,普贤菩萨给予每个问题十个答案,共二千个答案的回答,形成了佛教有名的典故:「普慧云兴二百问,普贤瓶泄二千酬」。典故叙述了普贤菩萨根据他自己「愿行」救苦的修行实际经验,从不同角度为普慧详细解答;其中一段含有颇为重要的佛教智慧「行愿」深意:「妙悟皆满,二行永绝,达无相法,住于佛位,得佛平等,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立不思议,普见三世,身恒充遍一切国土,智恒明达,一切诸法,了一切行愿,尽一切疑,无能测身,行一切菩萨等所求智,到佛无二究竟彼岸,具足如来平等解脱……」。这就说明依佛教智慧「行」到超越语言、文字、宗教的不可思议境界,就会如「愿」进入佛教所说的正等正觉——真如觉性。

 

  佛教净土三经之一的《无量寿经》叙述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其每愿都说:「设我得佛,我愿……」。例如第三十四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又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简而言之,这四十八愿就是阿弥陀佛在成佛后,立下的「愿」众生「行」佛教的菩萨智慧「行愿」而得解脱。

 

  佛教著名的《心经》中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愿)度一切苦厄……」。一般佛教信众在其修行日课中,常会念诵:「皈依三宝并忏悔(行),所有罪业悉消除,圣凡圣行皆随喜,菩提大心恒护持(愿)。」这些都是佛教以智慧行愿脱苦的确实例证。

 

  由上例证可知佛教是如何重视「行」菩提法,然后「愿」以智慧去脱众生苦。广受虔诚诵念的《无量寿经》说:「我发无量正觉之心,『愿』佛为我广说经法。我当修「行」摄取佛国清净庄严无量妙土,今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众生勤苦之本」。

 

二、佛家的行愿是宗教实践的最高表述

 

  佛教智慧绝不是虚妄的幻想,或凭空假设,而是必须透过宗教的实际修「行」和强烈「愿」望才能证得心灵的实际升华。 《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佛陀成道后,教导其徒众信「愿」成佛的智慧与「行」道的伟大深奥的经典。该经在最后二章中总结全书自度、度他的理论和行持,说明如何是「愿」上求,「行」下化。经中详叙「愿」是在心,是属「理」念;「行」是属「事」,意是循「理」而「行」,而表显于事。这就是华严哲学中的「理」「事」二而一,一而二,是理事无碍;深入理事无碍,就体会「事事无碍」,大小相融,相互契入,互遍相资,缘起相由,法性融通,最后是法性无碍的一真法界——真如。

 

  佛教「行愿」如从大乘的六度万行立场来看,那就是以「行愿」为本,以修持见地为辅,在《华严经》的最后一品《普贤行愿品》中说:「如来功德,假使十方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的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在佛陀讲经后期的法华会三归一时的《法华经》中就强调了「普贤行」的重要性:「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当知是人行普贤行」。对照《普贤行愿品》本经所述:「往昔诸菩萨,大愿出于世,灭除诸苦恼,所行相续满,得佛平等法,普照十方界,思惟发是愿,我当作世灯,具足佛功德,十力一切智,具修菩萨行,修行无退怯,所作皆不虚,入于如是智,修其最胜行,常作普贤业,广度诸众生。」从中可以看出,佛教在其教义和传承上非常注重「行」和「愿」。

 


 

  • Default
  •  



     

    三、《华严经》所述的「普贤行愿」

     

      学佛是「行」佛的智慧「行」,愿离苦而自觉觉他。这也就是佛教的菩萨行——修菩萨道。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就是一篇教人如何可以成为菩萨的最标准的教本。

     

      普贤菩萨为宣扬如来的伟大思想和佛的慈悲智慧「行愿」。在《普贤行愿品》中提及:「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这十大行愿对学佛人士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所以,几千年来,佛教徒都称《华严经》为经中之王。道源长老在讲《华严经》时说:「《普贤行愿品》是全部《华严经》的提要。倘若没有此品,那么研究《华严经》的学者将不容易获得《华严经》的纲要,而且在行愿品中,又能摄受那些尚未成熟而具有圆顿大根的众生;如果没有此品,那么摄机一定不广,如此华严的圆教法门也就很难称其为圆教了。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普贤行愿品》是以十大愿王来导归极乐。倘若没有此品,那么末法时代的众生便没有办法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毗卢性海」。可知十大行愿确是字字珠玑,语语精辟,对学佛修行是极为重要的。

     

      普贤十大行愿的伟大、特别之处是,既有智慧、慈悲的心「愿」,又「愿行」广大无量无间的度他。具体来看第一愿「敬礼诸佛」,这个「诸佛」包含了华严三圣、十方三世、宇宙华藏世界、十万亿劫恒河沙数诸佛;把敬礼的范围扩展又扩展,直至扩展到无限、无数、无边的时空中敬礼诸佛,其功德真是不可想像。再看第八愿「常随佛学」和第九愿「恒顺众生」,其中的「常」、「恒」二字,清清楚楚表明了普贤菩萨的「行」和「愿」是无时间界限、连续不断的。在《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的每一愿的最后也都强调:「念念相续,无有间断」。可见在念普贤十愿时,应无时间概念,只有「愿」和「行」,这就可以把自己放在次要地位,淡忘一己,常存助人离苦得乐的志愿于心,使心脱离一己的狭隘观念,扩大心胸,而与《华严经》的事事无碍、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融合。再看《华严经•普贤行愿品》第十愿「普皆迴向」,就是将第一至第九的所有「行愿」产生的功德,全部迴向给十方恒沙世界的一切众生。这种无限时空不舍众生的菩萨行,就是使「行愿」者感受到佛的不可思议境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佛弟子应谨记这第十愿于心,在做任何善事功德时,把心扩大向十方亿万恒河数世界的一切众生迴向,愿其离苦得乐,恶念不起,善事速成。

     


     

  • Default
  •  



     

    四、四大名山彰显四大菩萨的行愿

     

      自古以来,普贤菩萨、文殊菩萨都为世人所崇敬信仰。两位菩萨的大智大行,光照世间;人们为表达对两位菩萨的敬意,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标示两位菩萨的寺庙道场。中国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在山西五台山建有标示文殊菩萨大智的佛光寺;在浙江普陀山,建有标示观世音菩萨大悲的道场;在四川的峨眉山,建有标示普贤菩萨大行的山寺;在安徽的九华山,建有标示地藏菩萨大愿的道场。这四大菩萨的道场分别建在奇伟、秀丽的名山,成为名闻天下的佛教圣地。如今,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将四大名山汇聚一堂,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彼得堡再现中国四大名山的古寺胜景,借助加拿大的秀丽山水传递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佛教在北美弘扬的亮丽里程碑。

     

      湛山精舍主持达义法师在谈到建加国四大名山的理念时说:「这新的加国四大名山和一千多年前建成的中国四大名山,把佛菩萨的慈悲喜舍情怀,全部接揽起来,将历史长河自古至今直至未来,给连接一起;将无量空间从中国至海外,给贯穿一起……。」四大菩萨的加国道场把佛教智慧脱苦的行愿在西方广泛传播、深入人心。目前建筑工程正在积极进行中,但工程浩大,费用极巨,亟望十方信众把握法缘殊胜,共襄盛举,踊跃为建加国四大名山捐款,护法功德深广无边,也是对菩萨智慧脱苦行愿的最好的实践。

     

    五、结 论

     

      《大方广佛华严经》可以说是佛陀的八万四千修行法门的总纲,被誉为法界之经,因为它是尽虚空、遍宇宙、无所不在、无所不有的佛所说法。它是通过文殊菩萨的大智,去运普贤菩萨的大行;由两位菩萨显现出法界的体大、相大、用大。文殊菩萨以智慧显示宇宙真理,由智慧、真理导出信仰的绝对性;普贤菩萨则以愿心去行菩萨行。两位菩萨各得佛的一体,相辅相成而显示出华严深奥的佛理;理事二而一,一而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一真法界,真如觉性。

     

      事实上,唯有悟了佛理,乃有愿,乃有行。而智慧的产生是由佛理彰显出来的妙用。所以,行而体验佛理,便自然成就神如智慧(非人间智慧)。这也就是佛所说的理智不二。唐代佛学名著《探玄记》指出:「普贤当法界门是所入,文殊当般若门是能入……。」这就是说普贤三昧自在,文殊般若自在;普贤明广大义,文殊明什深义;两位菩萨完整彰显了佛教智慧离苦得乐的救世「行愿」。所以古今高僧大德都认为研习大乘佛法的行者——菩萨行者,就应当以《华严经》普贤菩萨的圆融法界为宗本,并应本着其广大「行愿」之力,「愿」为度一切众生而努力修持一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