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愿共创人间净土 同行齐证宇宙真谛

 

发布: 2013-05-29 15:02:48   作者: 本网讯   来源: 本网讯   

 

张善相

 

  佛教各宗派一直以来都依据着佛陀的教导,以慈悲、包容、尊重、平等、无我的精神来维系着。由佛教初期的发展到阿育王时代,已经有多次大型的结集活动, 表现着佛教徒的团结精神。佛教逐渐由印度传向中亚、东南亚乃至东亚,这个时期宗派虽然多,它们都可以和平共处、互相照顾关怀、共处一堂。随着社会制度的演变,西方国家成为了佛教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各宗各派本着同愿同行的心态,在欧美建立了多姿多彩的佛教模式,把佛陀的真谛带到西方来,让当地人有机会可以得闻佛法。大部份的佛教宗派都有它们的特色和优点,大家都本着佛陀的指引,为求众生离苦得乐而努力。下面就让我们追溯一下佛教同愿同行的历史。

 

早期大型结集活动

 

  佛教很早的时候便有结集活动, 佛教第一次大型结集, 相传是在佛陀灭度不久, 迦叶尊者便带领五百阿罗汉至王舍城雨安居修行,三个月后阿闍世王在王舍城七叶窟前兴建的讲堂,举行了佛弟子首次大型集结活动。由阿难负责诵出经藏,优婆离诵出律藏,建立了原始佛教的基本经典与僧团戒律。

 

  第二次结集发生在佛灭后一百年,由耶舍长老发起结集,七百名比丘在毗舍离进行结集,为了保持戒律的严格执行。在第二次结集时加入了很多戒律上的规则, 如不可接受和储蓄金钱等问题上作出严格的规定, 于结集律藏时明确地制定了五净法戒律。

 

  第三次集结是在公元前250年举行,阿育王请帝须尊者平息与外道的诤论后,举行了布萨会。选了一千位通达三藏的阿罗汉进行合诵,合诵过程历时九个月才完成。这次结集的最重要成果是派遣了精通佛法与戒律的僧侣, 到九个不同的国家去传道,因而佛教得到了广泛的流传。

 

  第四次结集是在公元70年,由迦腻色迦王所召集,于迦湿弥罗举行了大型的集结活动,以世友菩萨为上座。这次的结集有五百阿罗汉参加,完成了《大毗婆沙论》二百卷,搜集了所有「有部」 之经典。

 

  南传第四次结集称「阿卢寺结集」在公元前一世纪末举行,于斯里兰卡玛杜勒的阿卢迦寺举行结集,以坤德帝沙长老为首,参加结集的有大寺派的五百罗汉。首次编辑完成巴利文的三藏经典。

 

初期佛教的发展

 

  佛陀入灭后三百年, 阿育王因深信佛教而皈依三宝, 是佛教顶盛时期、传遍印度。其后佛教更传播至东南亚各地,成为南传的上座部派系。约在一世纪左右,佛教北传到中国,中国佛教派系以大乘为主流,后来演变成大乘八宗:唯识、华严、三论、天台、律、净土、禅、密宗,与上座部的二宗:成实、俱舍,合共十宗。

 

  在三世纪到五世纪期间,佛教由中国继续传至东亚。由中国传到新罗王朝的佛教宗派有涅槃宗、律宗、华严宗、法相宗等。而在日本比较流行的佛教宗派都是从中国传来的,在奈良时代日本的佛教已有六个宗派:即三论宗、法相宗、俱舍、成实、华严宗和律宗,后来又添加了禅宗、净土宗、天台宗、真言宗、日莲宗(法华)等。到了12世纪,日本净土宗及曹洞禅宗得到了很大发展,佛教在日本及朝鲜半岛一直都保持着稳步的发展。

 

  五世纪后佛教逐渐向西藏发展,佛教与西藏本土的苯教互相影响下,而最终形成了藏传佛教。由于有印度高僧进入西藏传播佛教,佛教在西藏得到快速的发展,演变为四宗八派,形成显密圆融的雪域佛教。在明神宗时代藏传佛教发展达到高潮;十七世纪中期,藏传佛教由西藏传到蒙古,大漠南北的大部分蒙古人已信仰藏传佛教。

 


 

  • Default
  •  



     

    西方佛教的发展

     

      一般认为,佛教流传于欧美至今只有150年的历史。 18世纪很多欧洲的学者已经开始远洋至东方,并将佛经带回欧陆。 19世纪末,许多学者对于以前翻译经典的研究并不感到满足。为了探求更完整的佛教真理,很多学者来到东方,不辞劳苦地对佛教作详尽的研究。大约在同一个时期,亚洲人亦开始大量移民至欧美,将佛教的信仰与传统一同带来。到了20世纪佛教已开始迅速地在欧美传播。

     

      以英国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期间,佛教徒由三万人增加到12万人,每年平均佛教徒的增长率为11%。根据统计,当时在英国出现了数十个佛教中心和团体。 19世纪末期,日本向太平洋地区扩张,日本佛教徒首先在夏威夷等地建立了净土宗。 60年代,在美国佛教的主流是以禅宗和曰莲宗为主。 70年代以后,藏传佛教在美国建寺吸引了大批信众。南传上座部佛教也在华盛顿、洛杉矶等地建寺。佛教在东西两岸都得到非常大幅程度的扩张。 1998年美国佛教徒已有30万人,并有40多个较大的佛教团体。目前在美国估计约有300多万佛教徒,以及数百个佛教团体或中心。

     

      佛教在加拿大的发展也非常快速。在1991年加拿大统计局列出认为自己是佛教徒已有16万人,这个数字在过去20年内已增加了数倍,目前在加拿大有近千个的佛教寺庙、中心和团体,佛教信徒相信已增至超过60万人。佛教徒的数目已超过印度教徒和锡克教徒。在20世纪后期佛教在加拿大开始大幅度成长的原因是由于大量移民的涌入,而他们很多是来自中国、斯里兰卡和东南亚等国家,这些移民把他们对佛教的信仰带到了加拿大。他们对建设寺院、组织佛教团体、传播佛教都有很大的贡献。更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法师和权威学者成为了当地的佛教社团领袖。佛教也逐渐被主流社会人士所认同,目前有数以百万计的加拿大人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开始热诚地学习和实践佛教的道理。由此可见,佛教信仰已经在加国落地生根。

     

    近期的大型结集活动

     

      上座部佛教理事会于1871年在缅甸举行了第五次结集,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背诵校对所有已知的佛教经典,由当时最有名望的三位长老主持,带领2400位僧侣背诵校对持续了五个多月之久。把所有校对完的大藏经典都刻在729块大理石上,现存于固都淘寺塔群内,位于曼德勒山麓下,由一座主塔和数百座白色小塔组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书」。

     

      1954年在仰光举行了第六次结集。结集会议是由缅甸政府资助,并仿造佛教第一次结集的七叶窟,建造一个大型人工洞穴。这次结集共有2500僧侣参加,他们来自缅甸、柬埔寨、印度、老挝、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和德国等八个国家,对大藏经进行读诵、整理、校订及认可,并以缅甸文印出。所有参与的国家历时两年多把巴利文的大藏经翻译成他们本国的语言。

     

      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简称世佛联)于1950 年在斯里兰卡科伦坡成立,有129个佛教团体,来自27 个国家的代表。现在有35 个分部,分布于印度、 北美洲、 澳洲、 非洲和欧洲等地区,世佛联主席由各国佛教徒轮流担任,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主要宗教顾问团体之一,其宗旨是督促各成员严格遵守佛陀的教法和实践,会务以弘扬佛法、协调各国佛教徒之间关系、加强彼此间的友谊为主。自1950至1990年期间,已召开过17届会员大会。

     

      西方僧伽会议是一个由美国出家人为主的团体,这个组织不与任何宗派有关。他们的目的只是聚会、建立关系、分享修行经验和开发教育资源,广泛邀请佛教不同教派的人士参加。 2011年来自不同传承的四十二个佛教团体在美国法界圣城举行了第17届会议。其中包括泰国南传佛教、日本禅宗、中国禅宗与净土宗、越南禅宗、韩国禅宗、藏传佛教等。西方僧伽会议在过去11年每年开一次会,集会的气氛祥和、多元化、开放、无竞争、无歧见。

     

      伽里森机构于2003年在纽约成立,乃是一个非宗派的机构,提倡运用「观照」来帮助对心灵有创伤的人,资助与佛教心理相关的学术研究。本着慈悲救世这种精神,成立了佛教讲师会。他们曾经在美国、印度、欧洲举行一系列的讲师会议。 2011年的佛教讲师会议有来自世界有名气、不同背景的230位讲师参加,讨论一些修行上的关键性问题:如有关未来北美的佛教修行方式、遗产承传、僧侣职业道德等问题,并对「如何维护佛教和适应现世的生活条件」作出了详细解决参考方案。

     

      在2012年3月,法身基金会在曼谷举办了世界级的供僧仪式,有22600僧人及上百万计的居民及游客参与,并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大量来自泰国不同地区的僧侣接受了这次的大型供养。成千上万的人参与及提供了约三公里长的供奉摊位。这个历史性的供僧仪式显示了各团体的共同努力,举办了一场尽善尽美的供僧仪式。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于2006年4月在浙江省杭州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聚集一堂讨论弘法事宜。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000位佛教僧侣、学者、企业家、艺术家和政治家,参加了此次盛会。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讨论如何传播佛法和保护佛经,如何推广佛教教育,并交换了佛教慈善机构发展的意见。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于2009年3月在江苏省无锡市开幕,来自约5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700位高僧、学者参加,讨论如何以佛教的理念来建立一个和谐世界。 2012年4月第三次世界佛教论坛在香港举行,同时举行了迎请佛顶骨舍利莅港瞻礼祈福大会,传递了佛陀无量慈悲和智慧的信息,使佛教在建设和谐社会,成就和平世界上更进一大步。

     

    结语

     

      由于佛教历史悠久,传播发展的范围广阔。随着佛教在西方形成一个崭新的多元化模式,各佛教团体团结合作、共同努力维护和发展佛教成了必然趋势。佛教的包容、慈悲、尊重、平等的优良传统,给予各佛教徒及团体之间一种根深蒂固的团结力量。四众弟子以「同愿同行」的心态迎接来自不同民族、宗教、文化、文明的新挑战。面对全球日益兴起之宗教结集浪潮,佛教的救世精神在全球事务中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为推动世界和平及全人类福祉做出了非凡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