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育之漫谈

 

发布: 2012-05-05 10:29:33   作者: 李明岩   来源:    

 

李明岩

 


 

  中國近代佛教泰斗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成佛就是人格的究竟完成,而人格的完成,離不開佛陀的教育,這便是世尊創立佛教真意之所在。

 

  一.佛教教育的內涵

 

    佛教教育分為廣義與狹義兩種。就廣義而言,“世間一切微妙善語,皆是佛說”可見佛陀創立的八萬四千法門本身便是一個龐大的教育體系,就是先覺覺後覺的圓滿教育,以觀機逗教,隨機說法,使眾生脫離苦海,成無上道。從狹義來說,則專指寺院式或學院式的佛教教育。寺院派即繼承傳統佛教,以講經說法接引眾生,反聞自性,認清本來面目,以期達到成無上道之目的。而學院派則以系統學習佛教各宗各派經典理論,輔以哲學、美學、心理學等學科,將佛教的教義理論同社會學相結合,以期達到以出世心做入世事之目的。廣義狹義並存,寺院學院互現,是加國佛教特色之一。

 

    以加拿大佛教會為例,自該會建立伊始,佛教教育便與弘法利生息息相關了。加拿大佛教會發起人樂渡、性空、誠祥三位老和尚,早年於倓虛老和尚座下深造天臺教儀,除本身講經說法外,還邀請各地佛學教授、大德居士作專題演講,以天台,唯識,中觀,淨土,禪宗等各家理念,教化世人。現任會長達義法師除開講《大乘起信論》《維摩詰經》《地藏經概要》《楞嚴經》《金剛經要義》《圓覺經要義》等大乘經典外,還應加拿大中文電台和多倫多華語電台之邀,每月定期開展講座,這種利用現代化科技,多媒體方式的佛教教育,深受華人華僑的好評。法師也於2011年春獲得“華媒獎”,這不僅是當代社會對佛教現代化教育的肯定和讚譽,更是佛教在新世紀樹立於西方社會的一個契機。

 

  二.佛教教育的核心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法若欲弘揚於西方社會,既不失佛陀本旨,又能被文化差異所限的西方人接受,勢必要有多方面的人才深入到社會各階層,以不同身份度不同的人。回顧歷史,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在佛教的發源地印度,還是在中國、朝鮮、韓國、日本,或者是東南亞,歷代祖師大德都是緊密的結合了當地的文化思想和人文背景,這樣使得佛陀的教法更容易被當地人所接受和理解,從而融入當地文化。因此在首屆“世界佛教論壇”上,加拿大佛教會會長,湛山精舍住持達義法師針對弘法人才緊缺,提出以下希望:

 

  • Default
  •  


     

        第一、佛教院校要有嚴謹的組織和科學的管理制度;

     

        第二、要有高素質的老師激發學生為法忘軀的使命感;

     

        第三、掌握現代科技器材教學是佛教現代化的開始;

     

        第四、教材課本的選擇不要離開佛陀觀機逗教的教學特點;

     

        第五、精通多種語言包括英文是佛法國際化必備的工具;

     

        第六、擅長組織管理,招覽弘法人才是佛教發展的基礎;

     

        第七、善說法要,辯才無礙是百花爭妍時代應有的特長;

     

        第八、深入社會,體驗社會,服務社會是人間佛教的特色;

     

        第九、認識宗教,了解族群是維護和平的保障;

     

        第十、一門深入,學修並重是體證佛法唯一的途徑。

     

        以上十點,無論出家在家,都是修學弘揚佛法的法寶。筆者去歲在中國內地參訪名山古剎之際,每談及此,諸山長老均對培養弘法人才十點的提出交口稱讚,特別是中國佛學院圓持法師,還欣然題詞,以示喜悅之意。

     

      三.佛教教育的意義

     

        佛經常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即反映了佛教教育的這一突出特點。與知識與技能傳授的世俗教育不同的是,佛教著重於教導人們如何修行,完善人格,服務社會,淨化社會,乃至如何成佛作祖。因此,佛教教育實際上是一種道德性教育、普世性教育和終身教育。

     

        《加國佛教》的前身《般若》雜誌,以佛法理念,結合當代社會現像,剖析社會問題根源,使眾生在紅塵滾滾中得到清涼。該雜志發行不久,即得各方回響,諸如香港中文大學,臺灣若干大學(台大、中興等),均先後來函訂閱,另更值一提的是,新加坡南洋大學,將本刊轉贈當地圖書館,傳到該地監獄,監管人員於閱讀本刊後,深受感化,特來函致謝。從這個方面入手,改過世人以往認為佛教是消極避世的理念,對社會安定和諧起到積極作用。特別是加拿大佛教會以興建四大名山為契機,構造了信眾禮佛、祈福、修行的朝拜聖地,提供了一處修心養性,啟迪智慧的人間淨土。並通過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浩大工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以四大菩薩智行悲願之理念,教化世人離惡向善,宣揚佛教的慈悲平等精神,從而促進加中文化交流和世界文化交流。這無疑是北美佛教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也必將會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落下精彩的一筆。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我們清醒的認識到,畢竟佛教在加拿大發展才四十多年,同其他宗教教育相比,還面臨語言差異,資金緊缺,師資不足,課程繁多,教材不一等困難。但我們堅信,只要四眾弟子在加拿大佛教會的帶領下,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就一定能在新世紀中,新國度裡為佛法的推廣和佛教人才的培養創造良好的契機,為國際佛教事業的交流與發展開創嶄新的局面,為世界和平、人類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