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育的迫切性

 

发布: 2012-05-05 10:31:33   作者: 李欽安   来源:    

 

  • Default
  •  

    李欽安

     

      

     

      以智慧去除煩惱,以大愛包容眾生;佛教幫助我們體會生命的義意與價值,標示正確的人生目標 。

     

      (一) 引言

     

        「人生」雜誌176期中,刊出朱秀容女士訪問台灣大學教授恒清法師的報導,文題為:「恒清法師引領佛學邁入大學門檻」。在訪問中,法師先自我介紹説;自大學畢業後在台灣東吳大學執教,見報載美國金山寺宣化法師的佛教感人教育,乃決心來美,歸依宣化,並於一九七五年出家,又在美國威斯康大學修得博士位,乃回台灣,從事「佛學教育」工作。在此次訪問中,朱女士請她談談這些年來,從事教育工作的觀感與建議。

     

        法師説:「我歡喜教書,想從事“佛學教育”工作,正好也有因緣可以進入台灣大學。我認為出家眾,不管是在大學、中學、小學授課,都是很好的工作,因為教育能發揮很大的影響力。因此我常鼓勵出家眾到學校去教書。我認為基礎教育很重要,我一直希望佛教道場多從事教育工作。以目前佛教界的財力人力而言,要成功地辦一所佛教的學校,應該是沒有問題(註:是指在台灣而言,目前台灣已有幾所佛教大學及研究所)。」

     

        恒清法師又說:「佛教看起來是欣欣向榮,然而轉機中也出現了危機,這就像泡沫經濟,外弛內張,是很危險的,佛教必須從內在加以充實,質與量要同時並重,我認為當前最重要的是學校的佛教教育,而其弘化上永遠不變的重點,應是佛教的教育深化」。

     

        這句「當前最重要的是學校的佛教教育」一言道出佛教教育的迫切性,其實這也是眾多高僧大德和世界眾多教育及科學界學者們所重視的課題。

     

        在慧炬雜誌的381期中就刊出「英國將成為佛教沙漠的綠洲」,該文陳述英國教育當局與天主教團體,議決在公立中小學課程中,除了基督教教義以外,並列入佛教教義的教本。從其頒布的「佛學教學大綱與指南」中可看出該教學內容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思考並瞭解佛教的精神與理論。他們是以螺旋式課程(Spiral Curriculum)理論,由淺而深從簡單而具體到複雜而抽像,循循善誘。由此可知他們是如何瞭解宗教於人生,社會的重要性。

     

      現今一般的教育,重視謀生技能,忽略在人性和精神上的教育,而社會一切活動都受物慾與名利引誘的影響,至使人們的思想行為發生偏差,造成社會罪惡事件滋生,生活在緊張、心情沉重中而不自覺,可嘆!

     

        為挽救社會對物慾名利的偏差,美國醫學泰斗Deepak Chopra 引用宗教理念「多是佛教的義理」,寫了十多冊有關心身健康的著作如:Quantum Healing., Ageless: Body,Mind and Soul 等,書中引用佛學理論 – 如華嚴的圓融法界,般若的空性哲學等等。心靈教育課題上,作為醫治「人性」醫學的主導。

     

        不但名醫重視佛教教理,現今眾多科學界名學者如:Ian Kabat - Zinn(麻省大學醫學院)Dr.Andrew Weil, Dr.Larry Dowcy及 Dr. Hall 等等,從他們隨著學術硏究的深入,乃理解到佛教哲理確可引導人們進入正確的宇宙人生觀。這些知名學者,都認為佛教教義的處世及出世智慧,既博大也重要,是人們必需認識的人本思想,是應該普遍在學校,社會作全面性普及教育。現在,只要打開電腦,在多倫多大學的宗教課程項目中就可看到University of Toronto Buddhist Studies ,該欄內所列眾多有關佛學教育的各項訊息,其實世界上其他眾多大學也是如此,不必多敘。

     

        目前世界的危機,是由於過份地貪求經濟發展,乃使地球資源及環境越來越無法承受人類的生活;水源受污染,大氣變質,人禍天災,日趨嚴重,這就是為何眾多高僧,學者都在高喊全民佛教教育,只有佛教教育才能在根本上改變人的錯誤人生觀,錯誤的基本「是非」觀,進而乃改變一般在慾樂上的錯誤行為,使人們有真正健康的身心,得永恆的愉悅。

     

      (二) 佛教教育目的與制度

     

        教育就是教化與培育,人從小到老,或多或少,都受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經過這一連串的教導栽培,使心智從無知到知,不會到會,學習分辨是非善惡,這些教育是決定一個群體或社會盛衰的基本因素,亦即由眾多個體教育提升,就提升了群體和社會的品質。在這家庭、學校和社會等教育環境中,學校教育是較為被重視,現今全世界教育制度大都採用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院,在這段過程中,它密集地把知識傳給學生,學生進入社會後乃使他人以及國家民族的智慧得以提高,也就是提高人性的品質,佛教教育除上述的含義外,更加強在心靈的「超脫」與「大愛」的提升。

     

        當佛陀切底瞭解緣生無性、般若智慧的真義後,對宇宙世間一切的看法;是「諸事無常,諸法無我」,然後他教導眾生擺脫心中對世事的執著,而令入「菩提」,然後「利生」,得永恆平靜愉悅之境。這都根據他所發現的「因緣所生法」原理。該原理認為宇宙的一切包括;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太空和科學上已認知的黑洞和黑暗物質 Black -Hole and Dark Mater (科學只知其有,但不知其何來?)等等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是「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一切全無自性,是彼此互依、互存、互入互為,甚至深一層說是互即,宇宙一切並無自身的主體性,人們如能確切瞭解這因緣所生法,也就改變了他的錯誤宇宙人生觀,心靈因而得超脫,不受一切的污染。

     

        佛為世人擺脫生的苦惱,不厭其煩以四十九年時間教育前述的「諸事無常,諸法無我」等三法印,可人們因千百萬年來,累積的物理,化學因素,演變成無盡慾望和要求,以至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乃滋生無盡煩惱,佛以因緣所生理論詳釋苦的原由,再以三學;戒,定,慧,行除苦而得解脫。

     

      在佛教的經典中,常見引用的詞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是佛教育目標,譯成中文「阿」是「無」的意思,「耨多羅」是「上」,「三」是「正」,「藐」是「等」,「菩提」是「覺」,整句詞句意是:「無上正等正覺」。淨空法師在他的「認識佛教育」書中這樣說:「無上正等正覺」這句話,可分三階層來講,正如同我們前章所述的一般教育分成小學、中學、大學三階段,在佛教育則分有;小乘、中乘、大乘。後來祖師分的更細密,有人乘、天乘、聲間乘、緣覺乘、菩薩乘等五乘佛法,一如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一直讀下去。釋迦牟尼佛的教育也的確如此,第一階段的目標是「正覺」,第二階段是「正等正覺」,最後的目標是「無上正等正覺」。而佛教育的學位則叫「阿羅漢」這是說學生已經真正証得「正覺」,正覺就是對宇宙、人生、思想、見解、行持絕對正確。正如佛教三自歸所說的「正而不邪,覺而不迷,淨而不染」,這時就得「正覺」果位,尊稱「阿羅漢」。再升一級是「正等正覺」,等於佛而不是真正成佛,比佛差一級,由此可知「正等正覺」,雖是覺悟,但跟佛還是不能相等,正覺是小乘,正等正覺是大乘,大乘學位的名稱是菩薩,再往上去就是成佛,佛也是學位名稱,是佛教育中最高學位,是得到最高究竟圓滿的智慧,絲毫缺陷也沒有就稱為「無上正等正覺」,沒有比這更上了。所以這個學位的名稱為「佛陀」。

     

        歸結來講,佛陀教育的目的是覺悟,是明瞭宇宙人生的實相,對宇宙人生的真相澈底明白,通達。得到究竟圓滿智慧,所以說佛教育是圓滿的智慧教育。

     

       

     

      (三) 佛教育的特質 - 重實踐

     

        佛教育眾生時,總不離苦、集、滅、道這四種真理,它叫四聖諦。首先說苦,是要眾生瞭解生活原是受外界因素所擺佈,不能自主的要受生,老,病,死及無常之苦。然後,教以苦的由來乃出於由身,口,意等慾念與行為所聚「集」,再教以「真」正「如」此的離苦正覺,瞭解永恆淨樂的境界是「滅」,和進入「真」正「如」此覺性的方法─「道」

     

        1. 戒定慧三學兼施

     

        佛教育的實施重點是戒、定、慧三學。戒學是令學生修養品德,定學是鍛練身心,慧學是智慧啟發,其實一切佛法都應該在我人身心上得到證明,學佛而不求戒定慧的實証,是入寶山而空手回,戒定慧是相因而生。因觀身成戒,由戒可生定,由定而修觀發慧。佛法提出:身心為眾苦之本,患禍之源…吾我受縛,生死不息皆由自我心身。故說:「戒為立志,定檢亂心,慧斷結使」,這是說由於戒行精嚴,正知而住,心不為五慾之境所動,由此進而修定自易成功,佛法的修定而離慾,著重依定發慧,是以降伏內心苦惱而獲解脫,由這戒定慧三學可攝盡無量行門,如佛法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及六度萬行,皆攝其中,是佛教育特質之一。

     

        2. 佛教教學是依信、解、行、證,螺旋繞  運進升。

     

        佛教育要求不斷實踐修學,先使信心堅固,然後發揮信力,更須要對佛理的瞭解,洞悉佛理又使信心加強,求解又是為生起正行,解而不行,如數他寶,自無半分錢,佛教求解,正是為「行」的正確,指導「行」到理論的圓滿,即是實證,這就是佛教教育的終極目標。

     

      佛陀教育強調信為能入,智為能度,佛法既深而涉廣,不具堅強信心,就是無能探奧,要策發行的精進,必須智慧的薰陶,隨時把疑惑弄清楚,才能斷疑証真,佛經有說:「夫如來者,應以智求,智增上故,説名如來。」

     

        3. 佛教育超世間智慧與世間的慈悲(愛心)

     

        佛教以「般若」智慧作基本教學,這當然而然的由高智慧生出「自利利他」的精神,如何「利他」的課題在佛教育上是重要項目,佛教的菩薩教育特設立了「四攝法」、「四無量心」和「四宏誓」等,以上三課題的教學執行,在佛教「仁王護國般若經」記載有:「行四攝法,佈施、愛語(註:以善言慰語攝引眾生)、利行(註:以利他人之行為令眾生感動)同事、(註:以隨其所樂與之共同生活)。四攝法是行為的作業,而內心則應以四無量心為基礎,才能表裹合一,顯其慈悲之真議。

     

        所謂四無量心是:慈無量心,予一切眾生樂;悲無量心,除眾生苦;喜無量心,見行善而樂;捨無量心,心存怨親平等,內捨種種想,外括種種境。

     

        而所謂四宏願是,斷諸纒蓋,常化眾生,修佛知見,成無上覺。

     

        總結而言,佛教育的特質: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智慧自度,慈悲度他,是自「照五蘊皆空,(乃)度一切苦厄」。其特質均以實踐「行」而得「証」。

     

      (四) 結語

     

        佛教育自古以來深為高僧,學者所提倡,目前世上的高等學術機構都設立佛學課程供學習興研究,獨立的佛學院更為數不少。知識界多己瞭解佛教育的重要,可目前人們為了生存,自少即追求謀生技巧的學習,專注科技,政經等學術,以至忽略了正確的人生觀,宇宙觀,乃導至社會一切活動都受到物慾與名利所影響,造成人性偏差,是非與罪惡不分,道德沉淪,社會混亂,罪惡事件滋生。

     

        現世的高僧,學者與及專家大德,多己認為佛教育所具慈悲與智慧的宇宙人生觀,的確可改正個人對物慾名利等等錯誤觀念,那就能善用他們的財智,普遍全面進行佛教教育,使人人瞭解智慧的教理與慈悲的運作,進而運用在人的實際生活中,如是乃可體會人生真諦興價值,得到安康愉快的人生,如是則社會的你爭我奪,你死我活,貪求無厭,心無寧日等情況將可清除。

     

  • Defau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