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在佛教四念处和六度修行时的关联性

 

发布: 2013-11-08 20:01:34   作者: 李钦安   来源: 湛山精舍   

 

一、忏悔与四念处

 

  佛教日课常常念诵:「自他所做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众生皆忏悔。皈依三宝并忏悔,所有罪业悉消除,圣凡圣行皆随喜,菩提大心恒护持。」

 

  佛陀得道后,常存悲心救众生,他认为众生的心,经常被自然定律、物竞天择、惯性……等因素所困扰,不知色身为不净,以不真确的乐为乐,以迁流不息的变化和意念为常,以对境生起的善恶(贪嗔痴)心为我,这四种不正确的见识,佛教称之为无明。众生因无明而要承受一连串的悲忧、苦恼和灾难,可是众生往往忽略了这种苦的苦因。佛陀教人离苦得乐,就是要众生自己确知产生恶果的原因,正是前述四种不正确见识而导致的贪嗔痴等无明,这就是日课所诵:「从身语意之所生」;要去除贪嗔痴所生的灾难,就应知过而改;「忏悔」改过,祈不再犯错。

 

  佛教在众多的改过修行中最重要是「四念处」,它就是明确改正前段所指出的四不正确见识。佛入灭时,阿难问佛:「佛在世时,我等依佛而住,佛去世后,我等依何而住?」佛答阿难:「我去世后,汝等应依四念处而住」。可知四念处对人们心态上的改正是如何的重要。所谓四念处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四种观法是去除「我执」、「我要」的基本观法,也是人在犯贪嗔痴三毒的过失时,应以之作忏悔改过的标的。

 

  所谓「观身不净」就是细想人身:眼有眼泪、耳有耳垢、鼻有鼻涕,结块后呈污黑色,身有汗臭泥垢;可是人故意掩饰这身污垢,为其外表做种种化妆,欺己欺人,当应忏悔!

 

  所谓「观受是苦」就是试想人们的一切活动,如连续不断的受苦:人行走久了,就感疲劳;伫立久了,就感到僵硬劳累;坐久了会麻痹,睡多了就昏沉疲倦;人如感到饥渴,或身内器官新陈代谢不平衡都会感苦;又如人在感情上的偏激、骤变,以及生活中的顾此失彼、生离死别等等都是苦。人间虽看似有乐,但细想这因缘所生无自性的乐,既假而短暂,应当为这些无明做改过忏悔!

 

  「观心无常」就是指人们日常思想千头万绪,喜怒哀乐经常在心内转。哀怒既是缘生无性,乐喜更是无常,何况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切世事,因心起灭,空间时间,一切财物,随之迁移,如认世事有常,是贪嗔痴心系念,应当为这些无明做改过忏悔!

 

  「观法无我」的「法」字是指世间一切事物。佛教认为世间事务,均系缘生、无自性。 《中观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佛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是为中道义」,因缘所生法也说明此有固彼有,此生固彼生,事物是互摄、互入、互为,人们认为事物有常性而生贪嗔,是痴。

 

  如果能深入了解上述的「四念处」,就能清楚了解认假为真而生的贪嗔痴三毒。这就是本文前面所提佛教日课所诵的「 (应)皈依三宝并『忏悔』,所有罪业悉消除」,深切忏悔就能「圣凡圣行皆随喜,菩提大心恒护持。」跟着自然就进入菩萨道。

 


 

  • Default
  •  



     

    二、忏悔在六度修行中的重要性

     

      一般而言忏悔和谦逊、谦恭、谦虚都有直接关联,有谦才能虚怀若谷,才可能接受不同意见,才能知学而不足,就会不断的学求上进,这知错而能改的原动力就是「忏悔」。佛教日课念诵中回向偈云:「皈依三宝并忏悔,所有罪业悉消除」。就是把忏悔与皈依三宝并提,意义是一切思想、行为应以三宝为准则,作谦虚悔过、忏悔。这里所提的三宝,是指佛、法、僧。 《华严经•贤首品》云:「菩萨发意求菩提,非是无因无有缘,于佛法僧生净信,以是而生广大心。」即是以三宝生净信,生广大心,就自然是前述日课念诵中所说的:「圣凡圣行皆随喜」。佛教的圣凡圣行所涉极广,本文仅以「六度」菩萨行作为忏悔的重要内容。

     


     

  • Default
  •  



     

    菩萨行「六度」之一布施度:

     

      是与自己的私欲、我执起对治作用,祈能以纯净诚意,不杂其他目的,把自己所有给予他人,是以贪执和「我」做直接挑战。这谈何容易,为了在挑战中能战胜,佛教是以「四念处」防贪嗔痴做恶业,而忏悔可以强化布施而去贪执、我执。

     

    菩萨行「六度」之二持戒度:

     

      持戒的目的是制止身口意三业之放逸,以不做恶事、不做障碍定慧之行为主,它是含不伤害生物、不偷窃、不妄语、不贪口福……等等。总而言之,持戒就是限制欲念的发生,限制欲念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四念处」作为正见,以忏悔去除贪欲。

     

    菩萨行「六度」之三忍辱度:

     

      其实忍字也包含坚毅、耐性、宽容、宽恕、忍让等意义,《菩提道次第广论说》:「处一切境,坦荡无怯、不忧不惧、不悔不谋、心怀慈悲,此菩萨忍辱之道也。」忍辱是不容易的事,需要「正思惟」的「四念处」去改变我执,忏悔我心受贪嗔痴三毒之害而去之,更应深入「观法无我」而做忏悔。

     

    菩萨行「六度」之四精进度:

     

      精进的含意什多,如奋勇、猛锐、努力、坚毅等,也含有「大无畏精神、负担一切」的意义。 《大智度论》指出:「云何名精进相?答曰:于事必能起发无难,志意坚强,心无疲倦,作用究竟,如是名精进相」。句中志意坚强是要去除贪嗔痴三毒,而行深「忏悔」,乃可令「心无疲倦」,才能「作用究竟」。

     

    菩萨行「六度」之五禅定度:

     

      大乘禅定都具共同的基本性质,那就是心契空性广大法界,融会一切相对之二极为一味,于此一味的平等境界中,能依时空因缘及众生需要,而产生种种不同之功德。更要求心住平等而发无边的利生大用,即禅的平等利他心;其基本思想是来自「四念处」的「观法无我」、「观受是苦」;深入此观,知过「忏悔」,去其二极心乃得发无边的利生大用。

     

    菩萨行「六度」之六般若度:

     

      它是大乘佛法的全部,也是佛教所教的无上圆满智慧,今仅以简单的三种相状作介绍:

     

    (1) 般若离相(空相):

     

      离相者是指般若智慧所悟出的真相——实相「真如」之超越性,所谓「真如」在「大乘起信论」有云: 「当知一切法(事物),不可说不可念(因缘所生),故名真如。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相、非异相……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

     

    (2) 般若入相(即相):

     

      空相指示般若之一部份,若执之堕入顽空,因物无自性虽是空,但仍具其假有之幻象。水在大气中因压力和温度之变化,在其临界点,就会忽云、忽雾、忽雪、忽霜、忽露……这些东西变化无常。但所有假像都是幻有(由因素而变现);「幻有」佛教也叫它妙有,是即有即空,色空一如。

     

    (3) 般若用相(行相):

     

      细心推想,般若之离相就有清净烦恼和破除我执的作用;而即相(入相)则有产生功德,即发扬事业之作用。因此,离即可以摄在般若之用相中。换句话说,般若就是指心不住相(空相),无所执取(假相)而行一切善法(用相)。这就是《金刚经》所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而行布施」。

     

      总而言之,上述之般若离、入、用三相其基本思想,都是源于因缘所生法,也是与「四念处」中的「观法无我」一致。人若能常念法无自性,我及我所悉非实有,「忏悔」受贪嗔痴毒害之过而悔改,则菩提心自然恒护持而得入菩萨之境。

     

    三、结语——菩萨行

     

      凡是想要成佛、救众生的人,佛教就称之为菩萨。要成菩萨,一般而言,是须经佛教的信、解、行、证四程序培养而成,在「信」和「解」方面,佛教要求的就是以因缘所生法为基础的「四念处」思想,深切「信」、「解」「四念处」中所说的贪嗔痴和我执所造的恶果。知过而改,忏悔进而「行」六度菩萨行。以信、解、行的修行程序逐步前进。

     

      但「证」则谈何容易,学无止境,学佛更是需要由浅至深,不断前进,不断增「信」求「解」,由浅至深,启发学而后知不足,知过而改,不断「忏悔」,所「证」心境乃得不断的改进;此时信、解、行、证的修行,就得以螺旋式不断上升,最后由菩萨行乃可进入正等正觉之佛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