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己书--短期出家有感

 

发布: 2013-11-08 19:26:59   作者: 善坚   来源: 湛山精舍   

 

  时光飞逝,转瞬三年,犹记当日父殁之时,恩兄善林居士言及报父母恩莫若出家。纵未有因缘,短期亦可。蒙逹义师父首肯为期两个月,添入僧次。惟恩师上性下空上人开示,三年之孝不可少。借此因缘每年短期出家一次,为期三年是为缘起。

 

  虽则守孝已届,惟内心仍愧对慈父,故今对诸佛菩萨座前发露忏悔,忏悔之前,先找罪源。诸君且看白香山居士唐诗两首,其一,《梁上有双燕》诗云: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橼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嘴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往来。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一日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燕燕尔勿悲,尔当反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当年父母念,今日尔应知。其二,《慈鸟夜啼》诗云: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责己一:

 

  「索食声孜孜」,对父母呵求过什,不知父母艰辛,忆及蒙童时,家兄少时偷同窗钱,购书写之物,被父发觉,打至半死,慈母心痛,以身护子,深深自责,孩子偷盗只因家贫。及后长大谈及此事,慈父记忆犹深且道打在儿身,痛在我心。吾等每念及此泪滴沾襟。

 

责己二: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不肖未察双亲困境,童时邻人贺节大鱼大肉,我等不肖,欲效邻人,且多翻催迫。快购鱼肉,实则家无隔宿之粮,两餐不继。

 

责己三:

 

  「嘴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未体双亲心力交瘁,营营终日,仅堪糊口,倘若吾等偶沾风寒,更是忧心。家兄少时,跌断右手,家母背子下山,暂坐路旁,求助无门,抱子痛哭,幸遇一公共汽车司机,闻之,介绍往一跌打医师,该医师仁心仁术,怜我家贫,遂以不收诊金略收药费。但家母仍需从破晓时分车衣至夜深。为赚取微薄金钱以做药费。足足三十多天,家兄始康复,今我已为人父,足可体会该等彷徨心情。

 

责己四: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不知双亲挨饿育儿。

 

责己五: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不肯移居加国,虽经父母同意,未会爱别离苦。双亲万般舍不得。万般无奈。

 

责己六: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游子远走他方,听不到父母力竭声嘶,更不知父母声尽而我不归。

 

责己七:

 

  「却人空巢裹,啁啾终夜鸣」。双燕无奈,两老亦无奈,只能双依为命。

 

  且再看《慈乌夜啼》一诗。

 

责己八: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禽鸟尚能知孝义。善坚自愧不如,真是枉为人子。

 

责己九: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我违背「父母在,不远游」的圣训。以致父亡之日未能随侍在侧。诸君且看物犹如此孝象,刘时用言:「见一老象将死,其子取草饲之。已不能食,则运鼻周拭其身。双泪如雨,及母死子泣而扑。」鹤子曰:「一腔热血,滴滴从心坎流出,昊天罔极,何处想起,真觉沧海无尽,血泪亦无尽。」

 

  善坚泣曰:老象将死返魂乏术,孝象不得已。饲之亦不可得,惟有以鼻拭之。目送老象死去,束手无策。内心悲痛万分,若孝象能言,定必泣曰。愿以我寿续母寿。子泣跃而扑直是与《地藏经》中婆罗门孝女。 「母亡之后,得闻过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示。孝女举身自扑,肢节皆损。」一脉相承,同出一辙。

 

责己十:

 

  「未尽反哺心」。意谓苟劳未报,是句直刺我心。是故孝养需及时,毋使风树之悲,负米之恨。

 

  上述十恶直是不赦,纵使善坚我再为僧十世,亦难报万一。

 

  发露既毕,当思补救。忏悔者何,所谓忏悔者,忏前悔后,不二过,是也。

 

  逝者已矣,若儒门论孝,善坚一错难返,欲报无从,束手无策。一切作为俱无补于事。倘若佛门论孝,仍有可为,诸君且看佛门孝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孝女光目发大誓愿,有感有应,是故清净莲华目如来,告之光目母舍此报已,生为梵志,寿年百岁。过是报后当生无忧国土,寿命不可计劫,后成佛果。

 

  再且看目犍连救母,佛告目犍连于七月十五佛欢喜日,广邀僧众,超拔地狱、饿鬼等苦恼众生。是故儒门之孝,孝止今生。佛门之孝,孝尽三千,孝尽多生多劫父母。是故今当诚心精进念佛,借此功德回向多生多劫父母。空言无益,老实念佛为要。

 

  奉劝各位看官,当引善坚为戒,倘双亲在堂,必须尽孝及时,若能导之向佛、念佛,便为出世间大孝。今三年虚度,惟恨未存道力,有负恩师性空长老、逹义师父及恩兄善林居士期望。汗颜不已。

 

  今以吾父遗物中找到的慈父最后垂诫:「洗钵、焚香、念弥陀」,与诸君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