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发菩提心 莲花遍地开

 

发布: 2014-03-17 19:21:25   作者: 仁荷   来源: 湛山精舍   

 

  壬辰年初冬时节,加国五台山的原野万物萧瑟、荒草凄凄。这种草木一秋的情景,恰恰好似稍纵即逝的人生一世。面对无常之虎随时紧逼的人生境遇,就要努力地寻找脱离苦海的依止处——皈依三宝,发心求证佛道。因此,举行三步一拜的朝山活动并不仅只是一个简单的跪拜仪式,而是要用心去拜,用信愿行去拜。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朝山礼佛的实修活动来领悟佛道的真谛。

 


 

  • Default
  •  



     

    大悲生菩提

     

      当我跪拜在加国五台山的菩提大道上,额头轻轻触碰着这个远在北美的文殊菩萨安养道场时,不禁忆念起诸佛菩萨把他人的福祗置于己前的种种事迹,从而感受到诸佛菩萨无量慈悲喜舍的召唤……遥想佛陀在还未成佛的一世中,曾为一只大海龟。当一艘船沉没,五位水手落入海中时,那只大海龟便浮到海面跟他们说:「到我背上来,我会载你们上岸。」然后海龟便极艰难地驮着五位水手,游向海岛岸边。水手因而平安生还。但海龟精疲力竭地躺在沙滩上休息。海龟睡着后,有八千只小虫来吃它的身体。因此它被痛醒,海龟心想:「如果我立刻爬入海中,所有的虫子将会淹死。」所以它决定舍自己的血肉给虫子们。而八千只虫子完完全全地吃掉了那只海龟。

     

      由于海龟是位大菩萨,因此在快死时,发了个愿:「于我最后完全成佛时,愿这五位水手和八千虫子,成为我第一次传法的对象,安置他们于成佛之道上。」依此祈愿之力,当佛陀得圆觉时,他到靠近瓦拉那西附近的鹿野苑,给予五比丘初转法轮,这五人即过去世的五位水手;而八千位参加此次教授的天神,则是那八千只虫子。这就是佛陀能置其他众生于自己前面的究竟悲心的典范。

     

      所谓大悲心是一种愿一切众生尽无余离苦及苦因的心态,是一种源自熟视他人之痛苦,而愿为他们做些事情的感觉,是愿使一切众生超离三界的深厚大悲。然而,光有慈悲一切众生之心仍然不够,只有慈悲心无法助人。佛弟子必须把它真正实修,并且真正帮助众生。这就好比有人生活良好,且照顾其年老双亲,他必然为众所尊敬;而他若不顾其双亲,众人亦必将轻视他。同样的,不去帮助一切曾为你过去无数生中慈爱双亲的无量众生,亦必是无限的可悲。因此,前述佛本生故事里的大海龟,不但将生命血肉做了完全的慈悲施舍,而且还从大悲心中生起大菩提心——将来成佛时引领被救护和施舍的对象共成佛道。所以,我们要把朝山礼佛当下所得的大悲之心,转化成为利益一切众生的决心,也就是发起「为利众生誓愿成佛」的菩提心。这就是我们至心虔诚地朝礼佛教圣地的原动力。

     


     

  • Default
  •  



     

    菩提萌正觉

     

      菩提的梵文意译为觉,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是一切佛法的结晶。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解释说:「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大乘佛教中,佛菩提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发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为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为菩萨因行与如来果证的动力。 《华严经》中说:「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种子」,「菩提心出生一切诸菩萨行,十方三世诸佛,皆从菩提心而出生故。」在大乘佛教的领域中,发菩提心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这个概念在初期大乘经典如《宝积迦叶会》、《无量寿经》等中已明显地提出,贯通整个大乘佛教的修行过程。所以,菩提心是大乘佛教教义与实践的核心,能把佛法的所有内容连串起来。许多大乘佛教的经论一再强调菩提心是佛法的命脉,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并开发一套体系严密的发菩提心的理论与实践方法。如果缺乏菩提心的修持,再高深的理论修为,也只不过是一般的世间法而已。因此,与其空谈高深的佛教理论,不如实际修持菩提心。

     

      菩提心是一切众生所本具的。菩提心就是对于自心的如实地了解,「如实地」就是「按照真实情况」的意思。虚空自性就是心的自性,心的自性就是菩提的自性,所以心、虚空界、菩提(三者)无二,也不应为二。因此,如果想了解菩提心,就了解自己的心性好了。菩提心具足一切相好,远离一切作意修习和因果,菩提心无所不摄,菩提心中一切任运成就,菩提心中无二,一切法于菩提心中本来解脱。寂天菩萨所造《入菩萨行论》中解释菩提心需要两个条件:一者缘众生,即为六道轮迴中的一切众生谋利益;二者缘佛果,即不仅要令一切众生获得暂时的快乐,最终要令众生成就佛果而获得究竟的安乐。菩提心又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发愿利益众生令众生成佛为愿菩提心,发心者即称之为菩萨,发心后用实际行动,即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恒常利益众生即为行菩提心。愿菩提心为成佛之因,是大乘佛法的精髓。

     

    发心誓愿成

     

      菩萨是大乘佛教的理想,其基本前提是发菩提心,就是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而发起一种取证无上菩提的强烈欲求和行持,立誓愿要为众生利益不入涅槃。所以,愿一切众生成就佛果的菩提心是从慈悲喜舍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是从深刻关爱他人的四无量心中发起的真实菩提心。这个发菩提心的内容就是有名的五大愿:「有情无边誓愿度,福智无边誓愿集,佛法无边誓愿学,如来无边誓愿事,无上菩提誓愿成」。

     

      天亲菩萨说,有四种追求无上菩提的发心:第一,想到诸佛菩萨的伟大能力,自己见贤思齐,也想追求成佛,就像《地藏本愿经》中的那一位长者子,他看见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这么庄严,心中十分仰慕,于是也发起成佛的菩提心。第二,观身过患:这个身体怎么侍候都不能免去种种苦;由于有这一点认识,才知道一切众生也很苦,佛弟子吃素就在于有没有慈悲心去想到众生的苦。第三,因慈悲众生而发菩提心,例如常看到畜生道的苦,它们终其一生必须活在弱肉强食的阴影中,随时有生命的危险;而我们又帮不了众生,所以发愿一定要成佛,才能真正利益众生。第四,成佛是修行的最高的成就,为了追求殊胜的果报而发起菩提心,这也是发菩提心的方法。

     

      发菩提心可以观想三点:

     

      1.自己沉沦三界,周旋不出,因而广受无量苦,今为出离生死,必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庄严福慧,以期证成佛道;

     

      2.自己有生死轮迴,有无量烦恼,世上一切众生也同样有生死轮迴,有无量逼恼,如是对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从而发起菩提心,悲悯一切有情,广行菩萨道;

     

      3.为振兴佛法发起菩提心,普令众生有缘共沾法雨。

     

      佛教行者透过对佛法内容的闻思,意识到世间的无常,理解到生命现象的虚幻不实,以及生命可以无限地转化和提升之后,便会开始依教奉行,认真地修习解脱之道。在听闻思维大乘的过程中,佛教的实践者将逐渐会了解到独自解脱是不圆满的。因为在浩瀚的宇宙中,个人并非孑然独立的个体,他与芸芸众生的关系密不可分,甚至于一切众生,无始以来都可能曾经是自己恩重如山的父母。所以,行者目睹到往昔的父母亲人沉沦于三界苦海中遭受痛苦时,心中自然会涌现出一股欲使众生离苦得乐的冲动。然而,如何才能使沦陷于三界苦海中的如父母般恩重的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呢?只有透过成就智慧与慈悲的力量,才能利益一切如母般的众生。于是,思虑利他心与慈悲心的种种受用,体认到关爱他人的善心为一切喜乐的源泉之后,便能由衷地激发出「为了使一切如母般的众生,我矢志成就佛果」的强烈意愿。这就是大乘佛教人人皆可发心成佛的菩提之道。所以,发心并不是口头上说说,也不是嘴上念念文字而已,而是要用心去做的事情。因此,三步一拜朝礼佛教圣地正是发菩提心的具体行动,为发菩提心做了最好的诠释。

     


     

  • Default
  •  



     

    莲开结佛果

     

      事实上,佛性是自然的呈现在每一位众生心中的般若智慧。但众生无法认识它而坠入污染中,有情众生因执着贪爱、违愿瞋恨与无明三种障碍,而无止境地轮迴于娑婆三界中。这就是无明、轮迴的根本。所以,菩提心并不是我们得到一个新的东西,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本自具有菩提心的种子——般若智慧,经过培养、开发而成为像宝石一样珍贵的菩提心。 《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讲得更清楚、更明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我们这一生当中瞄准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专念阿弥陀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花开见佛。但「发菩提心」是往生前提,要往生一定要发菩提心,发真心、诚心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提之心。

     

      《往生要集》里说:「如来心相如红莲花。」《涅磐经》也说:「人中丈夫,人中莲花,分陀利华。」「分陀利华」就是《妙法莲华经》所描述的正在盛开的百叶白莲华,叶叶相承,圆整可爱。可见,无论在空相上,或在实相上,人都是空有无二的微妙莲花;我们宝贵的暇满人身就是比任何花都美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但是,即使具备了「十满八暇」的宝贵人生,和乐修善法的意愿,一般凡夫的心里很难发起「为利众生誓愿成佛」的菩提心,而舍己为人的菩萨行径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三步一拜朝礼加国五台山虽然经历艰辛,但却是趋入菩萨道利他的实践活动。朝山礼佛开启了朝山者的慈悲之心,爱心与慈悲的种种利益如同泉水一般涌出,浇灌了朝山者的菩提之根,开发了朝山者的菩提之心。那么,我们的智慧心莲就会逐渐开放,最终圆满绽放成为如来心相之「分陀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