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达义法师在盂兰盆法会期间讲解《地藏经》

 

发布: 2014-12-12 16:50:52   作者: 房子清居士   来源: 湛山精舍   

 

  中国人讲究孝道,《地藏经》本身即是孝经。《地藏经》因感应事件示现,使地藏菩萨与观音菩萨同为普罗大家所熟悉。其缘于佛陀于忉利天为母说法,表彰地藏菩萨于过去世中曾为孝女度化母亲脱离地狱之苦,并发下大愿要度尽一切苦难的众生。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以此示现世间及出世间之大孝,彰显地藏菩萨之伟大,故此经被称为《地藏菩萨本愿经》 ,简称《地藏经》。

 

  《地藏经》融合了地藏王菩萨的大悲愿和诸佛菩萨的见证,最珍贵的是整部经皆以白话文来叙述佛陀深入浅出的慈悲开示。让佛法的修行者,可以印证因缘果报的不可思议;让初发心者,可以相应契入地藏王菩萨的教化慈悲。达义法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说《地藏经》卷上之因果业报说,地藏菩萨为了避免众生造恶业而慈悲开示,让我们明白如何处理业障问题,如何修福修慧,是广利有情众生之最好答案。

 

  《地藏菩萨本愿经》共有上中下三卷,共十三品,忉利天品宫第一,乃至嘱累品第十三。今次开讲,达义法师说,如详细的讲解,需数月之久。借此「盂兰盆法会」之际,仅将经中的大意,略作解释。

 

  在讲经前,达义法师先于题前悬论大义,以天台之五重玄义讲解全经总纲,阐明宗旨,再达内容,简单明了。使听者易把握重点,了解内涵。

 

  达义法师对《地藏菩萨本愿经》的题目做了简单解释。他说:本经经题,乃释迦牟尼佛亲订。 「地藏菩萨本愿」六字是「别」,「经」一字是通。

 

  「地」乃大地。以大地喻菩萨心地。大地能持万物,任运生长,为万物所依。宇宙森罗,大至山川,小至微尘,人类衣食住行,皆不离地。地藏菩萨的心能长养众生善根,顺地藏法门修学,能断恶修善,圆成无上菩提,作苦难众生的依靠。 「地」也喻众生心,真心理体,能生万法。

 

  而「藏」即宝藏、库藏,具含藏义。世间宝藏,能除贫穷苦,成就众事。菩萨心中含无量佛法宝藏,能普施一切,育化群萌,使止于纯善,得无量功德法财,咸登觉岸。

 

  众生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至初地,分破无明,分证法身,开发心地宝藏,具大智慧、慈悲、神通、辩才等功德法财,发挥本心作用,就如大地生长万物,为万物所依。简言之,心地含无量功德宝藏,是名地藏。

 

  「菩萨」,梵语称「菩提萨埵」,简称菩萨。 「菩提」译「觉」;「萨埵」译「有情」。合译为「觉有情」。

 

  提到菩萨,一般人都会想起大殿上泥塑木雕,或彩绘的菩萨像,认为那就是菩萨,如常见的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菩萨等。其实,那只是菩萨的一种外相,菩萨的外相可以有诸多变化。而菩萨内心是发大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佛菩萨的这种精神,而不是光拜偶像。有些人不知,见到塑像如土地、城隍等众神亦称菩萨,这是不对的。 「神」是世间忠孝节义之人,未发大心者,不足以称为菩萨。所以,学佛要明白菩萨意义,菩萨的真正精神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他,凡佛弟子能背尘合觉,破迷开悟,上求下化,个个都可称为菩萨。

 


 

  • Default
  •  



     

      「本愿」:第六品中普广菩萨请问世尊日:「当何名此经,使我云何流布?」佛日:「此经有三名:一名地藏本愿,亦名地藏本行,亦名地藏本誓力经。」此三名皆依菩萨因地所修所发之愿行而立。所谓本行是随愿而来的。因愿有誓,因誓而行,必定将此事做到。故誓也是从愿中来的。把三涂受苦有情度尽,誓以如此大悲心去行。如此本愿、本行、本誓皆由本誓所成。

     

      有愿望,有志必成,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故愿为一切万行之根本,亦为修成佛果之源泉。学佛之人都曾发四弘誓愿,即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然诸佛菩萨愿力更加广大,且各有特别注重的地方:如阿弥陀佛以净土摄受一切众生,发愿执其名号乃至十念者皆得往生极乐净土;药师佛发十二大愿,闻名礼念即可消灾祛病,延年益寿;观音菩萨更是「弘誓深如海」,寻声救苦度众生,一心称念者,有求必应;此经之地藏菩萨誓愿度空罪障深重之阿鼻地狱,以极悲悯愿力救拔众生。

     


     

  • Default
  •  



     

      「经」乃通题,通于诸经。梵语「Sutra」,汉语音译为「修多罗」,即贯穿、摄持的意思。此云契经。契,合也。 「上契诸佛之理」,佛佛道同。 「下契众生之机」,无论何种根性的众生,在佛法里,都能找到相应的法门,达了生脱死的目的。 「经」者,径也。修行的路径。古德云:「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佛经,是指引修行的道路,依之实践,能除烦恼、得清凉、成菩提。

     

      随后,达义法师又详述了「地藏菩萨本愿经」四点要旨:

     

      一、明示地藏菩萨度生悲愿:对「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道理,说的甚为详细。佛还在「嘱累人天品第十三」中,付嘱地藏菩萨,负起度化佛前佛后众生的任务。因释迦佛灭度后,弥勒菩萨成佛前,世间无佛,法脉延续,端赖佛法弘通;五浊众生,刚强难化,唯地藏菩萨悲心愿力,方堪济度,可以说,佛前佛后是大士教化的时代。

     

      二、阐扬孝道:佛教崇尚孝道,「孝」有世间孝、出世间孝、出世间究竟孝。如何尽人子之孝,佛经中有最为详明的解说。本经在大士初发菩提心的四种因缘中,列举了报母恩和救母出苦,即是世间孝经又是出世孝经。诸佛菩萨孝顺父母,度父母出苦海,为大孝,是孝道的楷模。

     

      三、明示因果:末法时期大众知因识果为学佛之要。当今众生,业障深重,需按部就班,先明因果,再研深理,才得实益。因果含理深广,非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言可概之。事出世间不离因果,本经详示因果之义,具匡正民心之大用。唯有依教奉行,达「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至「自净其意」之目的。

     

      四、成佛正因:断烦恼、了生死、成佛道、度众生,是学佛的究竟目标,也是地藏菩萨度众的终极目的。圆成佛道,由此起步,为正确成佛之因。

     


     

  • Default
  •  



     

      今次「盂兰盆法会」期间,因时间仓促,达义法师未能将《地藏经》中的每一品一一详解,只是就经题和大意简单的做了解释。但已让我明白万法皆由因缘所生之理。如是因,如是果,众生若能以除业障、偿果报、忏恶业为始,继之以持续无碍的修行,定能断除业障,增长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