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 ── 真如生灭心 去妄心 去凡心 去生灭心‧入无念心 入无住心 入真如心

 

发布: 2010-05-06 08:01:00   作者:    来源: 李钦安   

 

  • Default
  •  

      我们平时不妨想想:「心」中为何有烦恼,失望,嫉妒和担心害怕?「心」为何会有满腔忿恨,抱怨?为何会发生与人摩擦?为何经常有「无穷无尽的欲望」?

     

      当然「心」也会感到平静,快乐和欢欣,但这美好的时刻却留给日后「心」内的怅惘、伤感,甚至悲慽。

     

      人在日常生活中,「心」会感到飢饿,会感到渴,又会受到排泄的压力。上班族的「心」会有工作压迫感,有家室者「心」会有小孩要照顾,三餐要准备,室内要清洁,有时间还会「心」繫社交。在这资讯传播爆炸的时代,「心」还要被迫不断去求知,否则就担「心」会失业会……。人在世间对事业,爱情,或权位等等事物,在追求过程中,为了把握最好选项,「心」就苦于「抉择」。决定之后「心」又汲汲去想获得。但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即使获得也未必长久保有。这就为凡人带来凡「心」之「不安」。人「心」确是充满无常,不安,罣虑。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人类之苦,也是所有有情生物之苦。概而言之,就是因贪、瞋、痴「妄心」而苦。

     

      佛教的智慧学识,无他,就是教人如何瞭解这「心」,瞭解后如何去医治这烦恼,有罣虑,受压的心,把「心」转为无束缚,无罣碍,无恐惧,远离颠倒,妄想的疲劳「苦」心,而进入平等正觉的心──「真如心」。

     

      世界的大宗教都是「唯心主义」的。佛教的任何教派,亦不例外。虽然佛教各派对唯心的看法,或有差别,但万法唯心的主张,无论在哲理上或修持上,都是大乘教法的基础。《华严经.夜摩宫中偈讚品》云:「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段偈文,对人「心」的叙述,实在太重要了。其重点与《大乘起信论》,立义分的总说中有关「法」的阐述:「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即是大乘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两者内容,有相互对应之功能。亦即二者均是在说;宇宙一切,均是唯心所显。

     

  • Default
  •  

      一般常识,任何事物都有其体、相、用(体是指事物本质,相指显现,用是动态)三项性质。前文所举列,「心如工画师」,就明示心是本「体」,从本体显工画师之相,而「能画诸世间」则是由相显「用」,至于「心」的本体,是无法以人间的相对知识来说明,佛陀是「心」体的觉悟者。他悟「心」后,以四十九年时间,向一切有情解释。这心原是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乃至心中并无意识界,无生、老、病、死、苦等等。马鸣菩萨以他得道后的智慧,写出《大乘起信论》一书,扼要的把佛陀成佛的心得,重点清楚的在书中告诉人们说:「心真如(心体)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事物),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真如心在我等凡人,是不易瞭解的:它是佛陀以他的智慧经一段时间的辛苦身心磨练,然后证得。而人们的相对性,比较性思想和文字,是很难说清楚什麽是「真如」心,所以佛陀苦口婆心花了四十九年时间讲华严经、阿含经、方等经、般若及法华涅槃经等,以八万四千多种方法教导众生转「妄心」为「真如心」。

     

      马鸣菩萨深知「真如」心,在一般情况下,难以悟入,乃以他学佛心得,教导凡人以思考方式去除妄心了悟「真如心」。他在《起信论》中以似乎不可捉摸的词句引人深思后才能以会意的方式去瞭解如心。《起信论》说:「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这段话就是教人当指月时,不应看指,应循方向去看月。其教导方式,用心良苦。

     

      菩提达摩大师在其《悟性论》中,有一段响应马鸣菩萨的真如心说:「凡夫一向生心,名为有;小乘一向灭心,名为无;菩萨与佛未曾生心,未曾灭心,名为非有非无心;非有非无心,此名为中道。」了中道就进入真如。

     

      马鸣菩萨为使我人瞭解这给妄心佔据了的真心,他不厌其详的在《起信论》中再指出:「以一切心识之相,皆是无明之相不离觉性(真如),非可坏,非不可坏;如大海水,因风波动,水相风相,不相捨离,而水非动性;若风止灭,动相则灭,湿性不坏故。如是众生自性清淨心,因无明风动,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捨离,而心非动性;若无明灭,相续则灭,智性不坏故。」

     

      既然心与无明,俱无形相,不相捨离,那麽人们如何才能除去无明,使心得以清淨?佛教在这方面有了不起的教导方法,这些教导方法,是因人,因时,因地而有不同。佛陀自说有八万四千法门,其实何止该数,实在来说是无以计数的方法,实在很多,很多。人们要选适合的,颇废时间。马鸣菩萨要为那些忙碌的人能阅读「少文而摄多义的佛学论典」,特写出《大乘起信论》。这部佛学重要论典,约有万多字,但已统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奥义。人们只要能虚心,开卷虔读,便能受佛法薰陶之益。

     

      《起信论》在重点解说中重点解说「一心真如生灭」及分析心的体、相、用三而一,一而三的意义后,在如何去除「妄心」就有如下的说明:

     

      圆瑛法师的大乘起信论讲义略说:方便有四种。云何为四?

     

      一者、 行根本方便。谓观一切法自性无生,离于妄见,不住生死(淨信功德);观一切法因缘和合,业果不失,起于大悲,修诸福德,摄化众生,不住涅槃(深忍业果)。以随顺法性无住故。

     

      二者、 能止方便(奢摩他)。谓惭愧悔过,能止一切恶法不令增长。以随顺法性离诸过(德)故。

     

      三者、 发起善根增长方便(毘婆奢那)。谓勤供养、礼拜三宝、讚歎、随喜、劝请诸佛。以爱敬三宝淳厚心故,信得增长,乃能志求无上之道。又因佛、法、僧力所护故,能消业障,善根不退。以随顺法性离痴障(慧)故。

     

      四者、 大愿平等方便(圆觉)。所谓:发愿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馀,皆令究竟无馀涅槃。以随顺法性无断绝故。法性广大,遍一切众生,平等无二,不念彼此,究竟寂灭故。

     

      佛教的成佛法门,总不离信心,解心,行心,证心,在行上述的四方便以「除妄心」后,再深行菩萨六度,其证德将是大大不同。经慈心,悲心,喜心,捨心的行者再依法而进,由淨心地进而菩萨究竟地,乃证入真如,如是「菩萨于一念顷,能至十方无馀世界,供养诸佛,请转法轮,为开导、利益众生……」这种种「愿心」与「真如心」配合,就是佛教的终极目的:自觉、觉他;自利、利他,也是一切「唯心」。

     

      最后,为使读者能轻鬆简易地去瞭解如何改变这受束縳的妄心,笔者特引用达摩祖师在其《悟性论》第二段的教导与读者共勉。

     

      达摩《悟性论》:「若人知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不实(因是众多因素同时迅间的显现,故无自性),五蕴(色受想行识)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经云:五蕴窟宅是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不忆一切法(事物),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是禅定。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这正是《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关键词: 康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