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不在的观世音菩萨(四) 三祇修福慧 百善孝为先

 

发布: 2010-01-01 08:01:00   作者:    来源: 性空长老开示 弟子惟净恭记   

 

  • Default
  •  

      观世音菩萨和娑婆世界眾生特别有缘,所以民间流传一句话:「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世音菩萨为什麼具有如此殊胜的功德,成为世人坚定信仰的对象呢?这就是因为观世音菩萨从无量劫以来,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六度万行。所以在佛教的信仰中,观世音菩萨无论在示现形象、弘化救度、灵感事蹟,以及修行法门等各方面的事蹟和传说,最为殊胜令人感动。

     

    智不入诸有 悲不住涅槃

     

      释迦牟尼佛在诸大乘经典中,对於观世音菩萨的功德,有著不可胜数的讚叹。

     

      譬如在《普门品》经文中有述说「观世音菩萨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剎不现身」,所谓:「三十二应遍尘剎,百千万劫化阎浮」。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倒驾慈航,正如在《现观庄严论》裡说:「菩萨以智不入诸有,悲不住涅槃」,无处不在的观世音菩萨应化身,不住涅槃以慈悲心来服务大眾,处处在在皆呈现是一位悲智双运的菩萨行者典范。

     

      据天亲菩萨在《法华经论》註解中说,信仰观世音菩萨的信眾,深信受持六十二亿恆河沙菩萨名号的功德,与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的功德是平等无差别的。同时,信心越强,相对的功德便会越大,是故我们应当恆常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福不唐捐。

     

      「受持」这两字的意义,就是叫我们信受后,还要发心立愿去实践观世音菩萨所修持的法门。因此,我们现在念一句观世音菩萨,也要学菩萨的慈悲与无我的精神。闻观世音菩萨名号时,我们除了口中称念圣号和身行礼拜观音圣像外;同时也要思惟观世音菩萨的行愿,从而啟迪我们潜藏於内的般若自性。我衷心期许大家透过闻、思、修受持的精勤修学,齐来学效观世音菩萨,都发菩提心,都有修六度万行的心,这才是我们今天参加庆祝观世音菩萨纪念法会的真正意义啊!

     

    发菩提心 共成佛道

     

      加拿大佛教会湛山精舍是弘扬中国大乘佛教的道场,自创立四十多年以来,每逢在佛菩萨节日、初一、十五或三皈五戒正受仪式、八关斋戒等法会后,每当信眾向我顶礼问安时,我总是向信眾们叮嚀劝勉一句:「发菩提心,共成佛道!」

     

      我相信三宝弟子常听到「发菩提心」这个名词,那麼「菩提」是什麼?「菩提心」又是什麼什麼?凡夫俗子要怎样修,才能把菩提心啟发出来呢?

     

    「菩提」与「菩提心」

     

  • Default
  •  

      「菩提」,梵语 (bodhi) 意译「觉智」,或指「正觉的智慧」。广义而言,乃指超越生死,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佛之无上菩提(觉智)为无上究竟,彻底而圆满,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译作「无上正等正觉」。这「正觉」是形容佛陀的觉悟是清净无染,正智的圆觉。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

     

      修行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心,称「菩提心」。菩提心即是无上正等正觉的佛心,根据《华严经》上说:「菩提心者,犹如一切佛法种子」,因此,菩提心也是圆成佛果的正因。菩萨修行首先要发大悲心,依据《大乘起信论》说及的三心:大悲心、真心、深心,总括来讲,即是菩提心。

     

    发菩提心的功德

     

      据《大方便佛报恩经•发菩提心品》云:「菩萨若能发菩提心,则得名为菩萨摩訶萨,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初发菩提心即能摄取一切善法,菩萨摩訶萨发菩提心,修行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不发心,终不能得」。

     

      「菩提心」对於佛弟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发了「菩提心」,可以转凡成圣,迈向成佛大道;若忘失了「菩提心」,就会永滞生死,六道轮转不息。因此,每逢在湛山精舍大雄宝殿举行的三皈五戒规仪当中,我必定带领著初入佛门的皈依弟子,恭对佛前发四弘誓愿:「眾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弘愿内容是一切菩萨发菩提心,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应实践的法门之一。

     

      经云:「初发心如朝露」,初发心菩萨在迈步前进的过程当中,真正的菩提心确实是不易发的。我常劝勉学佛的徒眾,菩提心既发之后,还要立志安住於其中,而永不退失,经得起考验的菩提心,正如在《瑜伽焰口集要》说:「假使热铁轮,於汝顶上旋,终不为此苦,退失菩提心」,谨以此段文句,与大家共勉之。

     

    入道要门 发心为首

     

      释迦牟尼佛在未成道之前,当初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曾发弘愿:「如果不取正觉,誓不离本座」,可见愿力坚定的重要性。清朝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说:「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眾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愿力就像在《大智度论》中说,它像驾驭牛车的御者,掌控正确方向,迈进目的地。观世音菩萨以无比的悲心,发下十二弘愿,随处示现,以度脱五浊恶世一切受苦的眾生,令「永离恶道,得生佛前」。我等也应发如是大悲愿:「我今发心不为自求,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眾生,一时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行愿等持 循序实践

     

      据佛教的「五乘佛法」是依照法界有情眾生不同的根器,分别为五种不同层次,趣向佛果境界的修行方法。除了有修习五戒的人乘;修习十善业道的天乘;修习四圣諦法门的声闻乘,以及修习十二缘起的缘觉乘外;还有修六波罗蜜多的菩萨乘。

     

      《次第襌门》云:「有愿而无行,如欲度人彼岸,不肯备於船筏;当知常在此岸,终不得道。」由此可见,志愿立定,必须付诸实践。菩萨乘中,因为菩萨意译为觉悟的眾生,以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愿力,精进向上追求无上菩提,广修六度万行,般若智慧的完成,是自受用;菩萨不但求自己成佛,也愿一切眾生共成佛道,是他受用。菩萨以发大悲大智为本的菩提心、以饶益有情方便法门为修行、以无我度生成佛为终极之目的,行愿等持,循序实践。

     

    六波罗蜜 福智胜行

     

      依据《成唯识论》卷九记述:「菩萨所修诸胜行,其相云何?略有二种,谓福及智…且依六种波罗密多,前五说为福德,第六智慧」。欲成佛道,凡有二门:一者,福德;二者,智慧。行六波罗密多中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等利益他人的善业,是谓福德门;了知一切诸法实相,般若波罗蜜,是谓智慧门。菩萨为成就佛果,上求佛道(修智业),下化眾生(修福业);因为福智二行是为成佛之最胜实践,故称二种胜行。

     

    转迷为悟 离苦得乐

     

      所谓六波罗蜜多,梵语 (sad-paramita) 意译作「六度」,度「到彼岸」的意思,是六种「度」越生死苦海的修行方法;也是福德及般若智慧资粮的根本;更是以福智胜行圆满,来庄严佛道的菩萨道。每一度各具有三行,皆是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可缺的修行妙方:

     

    1. 发心布施 福德无量

     

      布施度: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布施又分为有相布施和无相布施;有相布施是有原因或有目的希望得到回报的布施;而无相布施的意思只是为了布施而布施,没有施者、受者及施物三处的观念;即当布施之后,能与无所得的空慧相应,不取著实有能施的自我、实有受施的受者、以及实有所施的物,若能够体悟「三轮体空」的无相布施道理,才能与观世音菩萨的「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无缘大慈的胸怀相应。寻声救苦,予以眾生拔苦与乐,这才是菩萨的布施。与无相布施相应,即为解脱道,因此,布施除了捨自己所爱去利他人之外,其实布施修行在自利而言,是可增上自我的福德。

     

      第一个修福就是要发心护持三宝,建庙供佛像,布施广结善缘,让有缘人能得到佛法的欢喜和利益。古德有云:「有缘方登三宝地」,在座各位都是与三宝有大因缘,正所谓「三宝门内修福好」。例如,目前发心支持筹建加国佛教四大名工程的因缘,都是修福的良好机会,希望大家都能够发菩提心,随缘随份好好把握这个难遭难遇的善缘,共同努力完成这项千秋伟业,福德智慧是无可限量的。

     

    2. 戒的实践 自他两利

     

      持戒度:《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长养一切诸善根。」戒是修一切法门的根本,也是世间一切行为的总归。佛教的戒律,计有在家的五戒、八关斋戒、十善戒等;出家则有沙弥、沙弥尼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的具足戒等。以上为七眾所应各别受持的戒律,称为「别戒」。

     

      大乘佛教又另订有大乘菩萨所受持之戒律,称「菩萨戒」。《瑜伽师地论》云:「云何菩萨一切戒?谓菩萨戒略有二种: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依此在家、出家二分净戒略说有三种:一﹒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 。」以上是所有发菩提心的僧俗佛弟子应受持,所以称为「通戒」。菩萨以律仪戒止恶防非,使身、口、意三业清净;以摄善法戒广修一切善行;因为菩萨发菩提心的缘故,还要积极以饶益有情戒,利益救济一切眾生。据《梵网经》记载,受持功德多聚的菩萨戒,今世后世,戒度成就,福慧圆满。

     

    3. 恼害不瞋 眾苦堪忍

     

      忍辱度:佛教特重忍辱,乃菩萨所必修之德目。菩萨修忍辱,令心安稳,皆能不为一切加诸身心之苦恼所动,堪忍外在之侮辱、恼害或内在的烦恼缠结。据《瑜伽师地论》记载,能忍辱包括:不忿怒、不结怨、心不怀恶意等三种行相。又在《解深密经》记述:忍辱度之类别包括耐怨害忍(能忍受他人所作的怨害);安受苦忍(受眾苦如饮甘露);諦察法忍(能审察善观诸法空相,究竟安稳,如如不动)。

     

    4. 福慧资粮因 长恆菩萨行

     

      精进度:菩萨精进,最重要的特色是以般若智慧为首,勇猛坚毅,以精进力广修六度万行,寧捨生命,饶益有情眾生,永不退心。菩萨精进的种类,依《瑜伽师地论》分为披甲精进、摄善法精进、以及饶益有情精进。菩萨发菩提心拔济有情苦,尤如勇士上阵,先披甲冑勇往直前,不畏眾苦,不起怯弱,勤修六波罗蜜加行,实践菩萨行的弘愿。

     

    5. 佛果大菩提 定慧为根本

     

      禪定度:静虑能生智,定復从智生;在修习成就菩萨行中,禪定波罗蜜与般若波罗蜜是相应不二的。菩萨修习大乘襌法的内容包括四禪、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解脱、九次第定、以及诸三昧等,以修世间禪、出世间禪、及出世间上上禪的禪定功夫,摄诸乱心,行住坐卧一切时中,心恒住与定相应,远离世间诸烦恼,成就一切弘法利生的事业。

     

    6. 般若是诸佛菩萨之母

     

      般若度:般若,梵语 (prajna),涵义深广,如果依它的含意,可以译为妙智慧,但并不完全正确,所以保存其梵语音译。因为世间凡夫的「智慧」,善恶、净染参半,例如有人利用「智慧」去犯罪,或发明杀人武器等这种「俗智俗慧」不能说是般若智慧。《六祖坛经》云:「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那麼如何啟迪显现吾人的菩提般若之智呢?

     

      依佛经所说般若的内容,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三种。实相虽是离一切言语、文字及心缘等相而无可取著。但文字般若中的文字,是指佛陀所说的一切言教,若不假藉言说和文字,无法引导眾生契入诸法实相真义。因此,在《摩訶般若波罗蜜经》卷八云:「修学般若者,要闻、受持、读诵、为他说、正忆念…」,如上说修行法门,是从闻而思、从思而修、从修而悟入佛之知见,证无上菩提。我们若能透悟宇宙万有的现象,是因缘和合、因果条件相应而成的;用空、无常、无我等观念来看待世间的人、事、物,就可对治无明烦恼,明心见性,般若智慧现前的当下,生起助人离苦得乐的大悲心。般若与大悲相辅相成,才能安住菩提心行,正如《金刚经》所谓:「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救苦救难就是菩萨

     

      平常,当我们提及「菩萨」这个名词,一般信眾都会即时联想起在湛山精舍或在加国佛教四大名山所供奉的文殊、普贤、观音及地藏等用泥塑木雕,在纸上画或用铜铸的四大菩萨庄严圣像。太虚大师曾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说明人格的圆满,就是佛道的完成。由此可见,从初发心到证悟,是从人做起。所以,「菩萨」的尊称并不仅限於被供奉起来,让信眾朝夕虔敬膜拜的菩萨圣像;真正的人间菩萨行者应该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他们就在我们中间,都可以被称为「菩萨」。

     

      当然,菩萨道是要歷经不同次第的等级,依据《菩萨瓔珞本业经》所列的五十二阶位,菩萨修持的德目计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等阶位,所谓「等觉」,是行过十地的菩萨位,得甚深般若智慧,解与佛同,於佛之下名菩萨;登等觉菩萨阶位,如大悲观世音菩萨即是。

     

  • Default
  •  

    观音堪称为世间之大孝

     

      根据《香山宝卷》记载:传说在久远以前,有一位国王名叫妙庄,皇后名叫宝德。他们在生育妙严和妙音二公主后,在某一年的二月十九日生下第三位公主妙善。妙善公主诞生时现诸多瑞相,她的相貌庄严,为福德之相。

     

      当妙善公主成长之后,在她十九岁那年便下定决心要出家修道,虽然屡次受到父王的反对和阻止,但却无法打消她立志出家修道的念头,於是到了香山的悬崖洞修行。

     

      妙庄王至晚年时,为病魔侵袭,百骨酸疼,皮肤燥痒,全身流血,手眼腐烂。

     

      在这个时候,妙善公主化现为一个老僧形相,来到王宫,用灵药和香山得道仙人布施的手和眼睛,医治好妙庄王的病。病癒后的妙庄王亲自到香山向仙人酬谢时,才发现救命恩人,原来竟是自己的三女儿妙善;此时妙善公主即示现出千手千眼宝相,妙庄王即痛改前非。自此,朝夕虔敬念佛礼佛、精进修行。除了自己坚定对三宝的信仰外,更发心建香山寺、供奉千手千眼大悲观世音菩萨像,让观音信仰普遍流传民间,对於佛法的弘扬,是功不可灭。

     

      佛教讲的孝道是彻底而圆满的,真正的孝道是以使父母离苦得乐为目的。最后,谨引莲池大师的一段话,作为大家行孝的依皈:

     

    人之於父母,
    服劳奉养以安之,
    孝也;
    立身行道以显之,
    大孝也;
    劝以念佛法门,
    俾得往生净土,
    大孝之大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