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孝道的解与行

 

发布: 2010-01-01 08:01:00   作者:    来源: 李钦安   

 

  佛教在其修行仪轨上,大都有慈、悲、喜、捨 ─ 四无量心

 

愿眾生:俱足乐与乐因──慈↘
大慈大悲【註:也大孝】
脱离苦与苦因──悲↗
常住无苦康乐──喜↘
捨己利人【註:大慈大孝】
证怨亲平等觉──捨↗

 

  人类歷史上,凡是文化及政治早熟的社会,孝亲思想就会同时形成。就中国而言,孝道是中国远古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中国自古就是以血缘关係维繫社会。儒家主张血缘第一的孝亲观,深入中国社会各阶层。孝者经之本也,《孝经》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对待不孝之人,儒家主张要在道德上作谴责,并在法律上行相应惩罚。唐代的社会,看不孝敬父母的人是属「十恶不赦」的,其对不孝者,在刑罚上是处以极刑的。但法律的惩罚再严厉,也只能希望达到以刑止刑,以杀止杀。是不能从意识心灵上带来真正的感化力。佛教传入中国后,即以其因缘观,平等观发扬而得的慈悲观──它就包括了大爱,大孝──对社会的伦理生活就发生了很大的潜移默化作用。仔细分析佛教的慈悲观,它确实已包含儒、道两家的孝道观念。佛家为使其由因缘观演绎而得的孝亲观能为社会大眾了解接受,在汉代就传入《父母恩重经》、《梵网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和《善生经》…等等眾多教人行孝的经典。这些经都强调佛教在心灵层面上对「孝」在信、解、行三方面的内涵,以提高世人行孝的意识。

 

  佛教的「孝经」,为社会一般人所传颂的除上述的几部外,还有如:《地藏菩萨本愿经‧阎浮眾生业感品》中载有:地藏菩萨为救母之苦,发愿云:「十方诸佛慈哀愍我,听我为母所发广大誓愿。若得我母永离三途及斯下贱…愿我自今日后,对清净莲华目如来像前,却后百千万亿劫中,应有世界,所有地狱及三恶道诸罪苦眾生,誓愿救拔…」在经中,地藏菩萨明显表示既要孝顺母亲,也要本於眾生平等观,去救拔所有罪报的眾生,尽能成佛,而后他自己才成正觉。

 

  竺法护所译的《盂兰盆经》是一本佛教著名的孝经,书中所载的目莲救母事蹟,深深感动了社会各界人士,故流传广泛,也因此演变出了盂兰盆节。这节日最初是在中国各寺庙举行,以后随著佛教的广传,乃由寺院进入宫庭再又流行於民间,成为今日在很多地区民间盛行的中元节。其目莲救母一事还被社会以不同形式,在电影或戏剧中演出,普遍宣扬。

 

  佛陀在本经中所说的重点是:随我学习的,不管出家修行或在家学习的,都不应忘却伦理观念,孝顺父母,常常想念他们,在每年七月十五日救倒悬的一天,广修供养,以报父母长养抚育恩德於万一。

 

  普受社会人仕所信仰的净土宗,在其《观无量寿佛经》裡载有,佛说:「我今为汝广说眾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眾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仅以上所说的三经,可知佛教的孝道确可为儒家孝亲思想作强力而完备的补充。

 

  其实要真成为佛弟子,其在孝道上的解、行范围,则是更广、更深、更具意义。佛门行者,是指凡是作护法事业,利益他人者,皆可称菩萨。【註:严格的说菩萨可分为两类:一、生死肉身菩萨;二、法性生身菩萨。本文所提者只提一般性而言。】

 

  所以当菩萨就应俱有下列三种心:(一)报恩心;(二)大悲心;(三)菩提心。

 

  佛教教理对报恩心的解释,指报恩心是天赋的自然本能。别人对我好,於我有恩,我自然会生图报之心,是故报恩心对亲生父母是自然直接產生的。而佛教的「因缘所生法」理论是说,有情生命是眾多因素所聚而成,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也就是说生命是会循环的轮迴,如果将生命循环推而广之,就可说所有眾生都与我有关,可能也曾当过我父母。这样,曾为我父母的眾生自然也无量无数了。所以佛教的报恩思想就不仅限於今生父母,而是扩大至全部眾生。这就是要对眾生行大慈大孝的报恩心。

 

  《华严经》在其初发心功德品中,有颂菩萨言云:「为利世间发大心,其心普遍於十方…如是发心无退转。慈念眾生无暂捨…大悲广度最无比,慈心普遍等虚空,而於眾生不分别【註:大慈大孝】…。」

 

  在《华严经‧十住品》中载有:「菩萨所修眾福德,皆为救护诸群生,专心利益与安乐,一向哀愍令度脱。为一切世人除眾难,引出诸有令欢喜…。」

 

  又该经在贤首品中明显指出菩萨发「菩提心」,是为对眾生的大爱、大孝。经云:「菩萨发意求菩提,非是无因无有缘,於佛法僧生净信,以是而生广大心。不求五欲及王位,富饶自乐大名称,但为永灭眾生苦,利益世间而发心」。

 

  其实佛教在其眾多经论中,都以法界圆融,眾生平等的基本观念,教令菩萨行者行大爱、大孝,以圆其菩提心。

 

  再说,佛教的慈悲心概括言之,是近於爱。爱字意义虽然很复杂,而简单地可把它看作「心灵吸引力的表现」,因为父母的生育恩,所以心灵就生起对父母的吸引力,对父母有爱。佛教则推而广之,佛教以眾生平等,因果循环等思想而强调对眾生之大爱,大孝,在《首楞严三昧经》中云:「菩萨欲学首楞严三昧,先当学爱乐心,学爱乐心已当学深心,学深心已当学大慈,学大慈已当学大悲…」是则楞严三昧的修持,是包括了大乘的主要「行」法,而其重点仍不外「以心住空性的超脱境界来行入世的悲济眾生之事业。」【註:包括行大孝】

 

  现时很多的社会学者和佛教徒都对《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虔诚信仰,时常读诵。该经共二百六十字,是般若思想的精华。经的开始:「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意思是说菩萨行菩萨道,就要有广大慈悲心,有大爱【註:包括大孝】去救度一切眾生,脱离苦海。

 

  佛教以其「悲」「智」「力」思想向社会作宣扬。现举出三位重要菩萨来说明:

 

  观自在菩萨──象徵至极之情感,以慈悲及方便来度眾生。【註:当然包括行孝】

 

  普贤菩萨──象徵至极之愿行,开显菩萨之无尽悲愿及由大愿而產生的大行和大力量。

 

  文殊师利菩萨──象徵至极之智慧,以智慧引导眾生断捨「无明」,脱离苦海,进入觉地。【註:也是包括行孝】

 

  佛教要求学佛人士对所有眾生应生如父如母、如子如女、如兄如妹、如友如亲之心。以报恩心,发愿:

 

愿诸眾生 ── 以普贤菩萨示范
俱足乐与乐因──慈↘
以观音菩萨示范
脱离苦与苦因──悲↗
常住无苦康乐──喜↘
以文殊菩萨示范
证怨亲平等觉──捨↗

 

  发四无量心的菩萨在行菩萨道时,以菩提心救度一切眾生离苦得乐,这就是佛教在广义上对孝道的解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