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 佛陀的无上智慧 生、老、病、死、苦的解脱

 

发布: 2010-01-01 08:01:00   作者:    来源: 李钦安   

 

  佛陀的智慧,是超越人们心识的智慧,它不是在相对比较意识状况下,以分析、演译、归纳等方式,发展而得的数理和哲学等的人间学术智识。学佛人仕在学识佛陀的教义后,还要经一段时间作心灵修行实验,才能或慢或快,因人而异,进入佛境──解脱对世事无常的执著,进入「真」实「如」此的不能以言词表达的心灵超越「觉知境界」。佛陀在进入「真如」觉性后以八万四千种方式教导有情,其教导的主体就是真如觉性──般若。

 

  《加国佛教》季刊第四卷总15期(秋)引用倓虚法师语录中的一小段文句:「所谓般若波罗蜜多,即非般若波罗蜜多,是名般若波罗蜜多。」(原自《金刚经》),其语意颇为深入,是为教导人们了解体(体性)、相、用,是三而一,一而三,更进而了解「一心,真如,生灭」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也就是《金刚经》所提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佛在《大般若经》说过,一切佛法,都在般若中摄尽,般若在诸经中,是为最重要者;这句:「所谓般若波罗蜜多(以后简化只称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其中「即非」,「是名」在《金刚经》文句中引用甚多,其义意是说:「是名」是指相而言,就相上说「名」是名字相。言,是言说相,凡物之大小,长短,高低,远近,表裡有互相对待者,皆是相,相是经常变动的,是眾多因素於某时间共同拱现的(就是因缘所生法),是无不变,是无自性,是虚妄的。而性则是不变不动,是空寂。故就性而言,一切不可说,「所谓般若者,即非般若」是指言说般若之相,非性,不应著,是教人不住相,是要人证「性」。下句「是名」者,明其非断灭相,是缘聚之假相。「即非」接著说「是名」,是说明其虽「非」而亦是「假」有,因性必现相,二而一,一而二,是理事无碍,进而事事无碍,乃达一心圆融法界也。

 

  • Default
  •  

      1992年秋,笔者到湛山精舍拜謁诚祥、性空两位长老,报告有关加国佛教会图书馆之工作进展。蒙二位长老咐以加佛会名义出版「佛教季刊」;除作为佈导会务外,并为佛教教义作宣导,指引社会人仕学佛之路。笔者遵嘱,集稿后於年底编成创刊,呈长老为杂誌命名,性空长老谓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其教导重心,均不出「般若」。季刊以「般若」名之,应是恰当。《般若季刊》由是而发行,流通於中、港、台、南洋和北美等地,甚为学佛人士及智识界所重视,可知「般若」思想──因缘所生法,经两千多年的高僧及学者的推考研发与宏扬,在在显示其在佛学的重要性,更显出与其他学者,大哲的论调,极大不同。佛陀对人类由五官,六识所得的知识经验,因係相对性,无自性,故一概不与任何决定的评语;宇宙的观念,时间与生死,心识与肉体,这些由人类观念而得的相对性幻变的一切,佛陀认为均不值得讨论。佛陀修行得入真如觉性──般若,乃终其一生,详谈其心灵体会所得,为世间有情说教,以解脱人们及所有有情虚妄的生、老、病、死、苦,使进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引自《楞严经》)。

     

      在佛所说的一切法中,被广泛演译和讚嘆的「般若」,一般多翻为智慧。实际上,般若绝不能仅被认为智慧,因为般若并没有自己确切,独特的内含,它是不可下定义的,不易以人类智慧予以记述的。

     

      「般若」到底是什麼?佛法中广述「般若」又有什麼作用呢?

     

      要认识「般若」,首先要拋开人间一切知识和见解。想像我是一名刚刚诞生的婴儿,只具意识存在的感觉,没有那些由物理,化学作用所引起的自我平衡慾念,更应放弃无时或息的思维方式。同时,使头脑心灵放空飘逸,达到了这身心鬆驰的境界就可听听如下对「般若」的解说:

     

      注意!在解说般若时,在仔细阅读般若期间,人会在轻轻鬆鬆、愉愉悦悦的心灵感受中,「般若」会源源不断地发挥作用,输送给人,健康,舒适,欢愉,光明,智慧,更灌入善良,慈悲,仁爱,可敬,然后人就有大力量,大能,勇敢,无惧,如是,再加紧勤读勤修,人便渐进入自然解脱,进入般若,真如,涅槃。

     

    般若的阐释

     

      《大智度论》曾提及佛法即是「般若」,可不是!佛法法门无量,但基本意义都包容在六波罗蜜中,它也显示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等五度,都要以六度「般若」为基準。「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诸佛以法为师。法者,般若波罗蜜是也。前人高僧大德对於般若的阐释,有宗於第一义空立说;有宗於二諦(真、俗)立说;有宗於八不立说等,虽文标有异,但其基本原理均由因缘所生法引伸而得。龙树菩萨所说:「因缘所生法,我(佛)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这就是第一义空。其意是指宇宙人生一切由因缘相互交结而生,恆常变异而无自性,彻底了解缘生无性,则我法俱遣,情执尽空,心除诸幻,而实相(无相)可现。

     

      所谓二諦者,俗諦、真諦也。「俗」指人间事法,「真」是真实,諦是精审确当之意。世间之事物,凡俗见之,以为真确,是名俗諦;「真如」真实之理性,圣智乃知其真实,是名真諦。换句话说:世间人未悟本性,认世间事物的变化现像为真。佛以因缘所生法,说明缘生无性,有即假有,以为世俗解说,所以叫作俗諦。另一方面,了解缘生无性即空的原理,是为真諦。因其了解一心真如的真实性,了解一切诸法缘生是为假有,当体即空。再简而言之,俗諦明即有之有(假),真諦明即有之空也。是故,般若非他,是为明空有二边不著,以合前述的中道第一义也。

     

      所谓八不者,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人们迷八不之浅深而成六道,因悟八不之浅深而成三乘。眾生计执生灭,断常,一异,来去等相而著「有」是谓之迷。三乘虽不执著生灭等诸相,而却著於不生不灭而偏於空佛说八不之义,亦是令空有俱空,一切不著,所谓中道圆明是也。由是观之第一义空,二諦,八不。其说法,虽各有不同,而义显中道则全同。是故般若非他,即令於空有二边,尽荡情执,务令罄尽,以显圆融中道耳。也就是说,般若是要一切妄想执著之眾生,开其理体本具之正智,以明其无明,觉其不觉,俾无相无不相之实相;空不空之如来藏(指真如理「体」之「相用」)现前,同证如来智慧之觉性。总之中道第一义諦空,就是般若的内含。根据这内含,不同经典有时会用不同名称,如:「大解脱」,「法性」,中諦,自性,本心,如来,无相无作,真如觉性。在《楞严经》裡载有:妙明真精妙心,常住真心,精觉妙明,妙觉明体,性净明体,如来藏本妙圆心……等等都可说是指般若而言。

     

      学佛四要:信、解、行、证中,「解」字极为重要,因由解乃增信心,信心强,行则实,一切佛法既不离般若,般若深义如清楚了解,篤信而行其道,最后觉性乃显,其修净土者亦然,盖心净则土净,若妄想执著不除,心何由净?如有情执,就有贪、瞋、痴。故求生净土,必要先除妄心,行般若是为先决。一般所谓老实念佛者,其老实二字,当须注意,盖世间一切染缘(世事)攀缘不息,远虑近忧,无时无尽,如何能老实乎?所以佛陀教我人般若(智慧),行般若,般若者乃改正我人之贪、瞋、痴、妄心也。

     

    如何净心──般若行

     

      人之所以陷於忧虑,烦恼,都由对世俗事物和名利的执著。这些名利俗事都是由眾多因素聚合而托出,进入人脑,留在脑内执以为实有,其实脑中这些聚合的因素早己变迁,如人体之新陈代谢,血液循环,何有暂留的存在。但人执著脑裡的幻像,令心生贪、瞋、痴,引起没完没了的求取、苦、忧、恼。它们紧紧缚著人们心灵,不易解脱。佛陀宣说般若,就是为著指出因缘所生法显现的宇宙人生一切是无自性,无片刻真实存在的实体。人们如果彻底体会佛陀苦口婆心所宣讲的般若,又能专心专意去解行般若,庶几乎可脱离这无知认假为真的痴妄人生。方伦居士在他的名著《佛学教本》中级(第卅四、卅五、卅六课,综合指要)内有一段金玉良言:

     

      「对般若莫作空想,它若是空的话,那麼,佛又何必从空中立此假名,立了之后,又用种种方法语句,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来破除它,岂不是自讨麻烦。若使般若但是空无,那麼,它何以能被誉为五度明灯,三世佛母。六祖讚般若说:「摩訶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可知在修道的过程中,般若是居於何等重要的地位,没有它,简直一步不能行。但是,对般若亦莫作有想,它若是有的话,那麼,便是有性有相,可以用六根六识去了别它,如此则经中便不应说:「般若以无性为自性,故自性不可得,自性不可得,故无所取,无所执著。』总而言之,修般若是在行人方寸之间,教也教不来,说也说不出,不管於理於事,智人处处皆契合般若,愚人处处皆违背般若。」行者若欲瞭解般若,只有靠领悟和修学。捨此之外,实无法他。

     

      断惑证果,皆是心识,而妄心并无实质,心亦无形相,若一念顿觉,则妄心消除。禪宗这种例子很多,又如佛弟子阿难於佛灭后,结集三藏时,烦恼尚未尽,致为迦叶所摒,回房息卧,头尚未至枕,廓然开悟,得阿罗汉果,一般学佛者在读经论,修行时,会渐除妄心,若妄心除尽忽然觉悟,是为顿。但若无前的「渐除」之因果,那有「顿」的觉果,总之要除妄心得解脱,就须多看佛经,多去了解,多求知於高僧大德。捨此三者,难除妄心而有真觉。

     

      修行般若,《金刚经》裡的名句:「应无所住(著,执著)而行於布施」是比较简单而可行,这就是强制自己去作种种布施,完全不想及有回报,心无执著的布施,行之有常,慢慢「强制」心态减轻,终至消失,达到「无所住而行布施」。再来是在思想上──心的修习,笔者以为「心」的修习应以《大乘起信论》中马鸣菩萨所教导的止观修行方法作準则,兹择录如下:

     

      「若修止者,住於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於空,不依地水风火,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於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復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若从坐起,去来进止,有所施作,於一切时,常念方便,随顺观察,久习淳熟,其心得住(无想念),以心住(静)故,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

     

      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诸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忽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於云欻尔而起,应观世间一切有身,悉皆不净。种种秽污,无一可乐,如是当念一切眾生,从无始世来,皆因无明所熏习故,令心生灭,已受一切身心大苦。现在即有无量逼迫,未来所苦亦无分齐,难捨难离而不觉知,眾生如是,甚为可愍。作此思惟,即应勇猛立大誓愿。愿令我心离分别故,遍於十方修行一切诸善功德,尽其未来,以无量方便,救拔一切苦恼眾生,令得涅槃第一义乐。

     

      若修止者,对治凡夫住著世间,能捨二乘怯弱之见。若修观者,对治二乘不起大悲狭劣心过,远离凡夫不修善根,以是义故,是止观二门,共相助成,不相捨离,若止观不具,则无能入菩提之道。」

     

    结语

     

      佛陀教育重点,是以因缘所生法,告知人们宇宙一切皆是眾多因素所聚合而於迅间所呈现而出,事物并无自性。以这理由为基础,仔细深入推考,就会在一切事物上,不执著於有无,不执著常、断。也不执著苦乐,更进而不执著「我」「无我」。学佛人士深入般若思想,就会了解一切事物本性,了解「空」义,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前部,善现答舍利子说:「无性是般若波罗蜜多自性,无性是诸法自性……若修法而不离修相,不离诸法相,非行般若波罗蜜多。」人若深切了解「因缘所生法」,就如《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也自会觉到法界圆融,悲心跟著显现。到此,就是「度一切苦厄」也是属行而不执。

     

      最后,笔者特意在此恭录倓虚大师在其所著《大乘起信论讲义》中对因缘所生法──般若之「解」「行」的一段精彩阐述如下,望读者思之再三,行之诚篤,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近矣。

     

      「缘生无性者,真如也。无性缘生者,生灭也。缘生无性,无性缘生,同本於一法,而一法岂出於万法唯心之外乎。……以一切法唯心,以一切法而说真如,以一切法而说生灭,此之谓一心真如生灭也。又一心真如为「体」大义,一心生灭为「用」大义,一心真如生灭为「相」大义。此三者,一而三,三而一,而三,而一,不即不离,不一不异,会之於一心,成二转依号,谓之大乘。信解是义者,乃自心得自心之止归。觉照是义者,是自心得自心之观念。此之谓一心止观。如是止观久之,回生换熟,即转眾生之人生观,宇宙观,之烦恼依於菩提。及精神止,物质止,之生死依於涅槃。成如是之转依」那就是般若之力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