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皆有缘

 

发布: 2009-09-06 18:07:00   作者:    来源: 达义法师开示 周惟净恭记   

 

  人在生活裡都离不开一个「缘」字。

 

你我相识即有缘

 

  在我们生活周遭所遇到的人,都是前世今生结下的缘,才有相识共叙的缘份。例如,无论与生育我们的父母、啟迪我们智慧的师长、缔结姻缘的夫妻、有血缘关係的子女和兄弟姐妹、乃至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的交往等,彼此都是「缘份」,才能共住、共事或相识,所以,在我们生命当中,「缘份」佔了很重要的地位。

 

  缘,既然与我们的生活有如此密切关係,我们应当对「缘」的道理,有些认识,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在《杂阿含经》上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佛法啟示我们,宇宙现象界中,没有孤立存在的生命和事物,彼此都是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互有关联的依存。因此,在待人处事当中,人际关係是非常重要。

 

  不管我们从事哪一行职业,或者是在人生旅途担任何种角色,如果人际关係处理得不好,我相信就算再有才华的人,做起事来都会觉得很辛苦吃力,孤独无助。相反的,有的人在社会上,做事很成功,到处受欢迎,这都是取决於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是否与人广结善缘。

 

  广结善缘的方法很多,主要是随时随地用慈悲心和欢喜心去关怀别人,除了财、法两种布施与人结缘外,乃至一句问候、一个点头、一个微笑等,都能为大家广结善缘。

 

面带笑容结人缘

 

  我相信大家到寺庙,看见笑脸迎人的弥勒佛,俗称为「欢喜佛」,便会感到无限的欢喜,心开意解。因为弥勒佛笑容可掬,能给人欢喜,所以,我们要见贤思齐,学会面带笑容。但有一点要提醒大家的是,笑是要从内心发自真情流露的笑,而不是俗语所谓「皮笑肉不笑」那种虚偽的笑,或者是狡猾的奸笑。唯有发自内心真情的微笑,才能令到周遭的人,感受到快乐,皆大欢喜。

 

  • Default
  •  

      由此可见,我们平常要保持笑容,不要老是板起脸孔表现得很兇的样子,这样的表情便会吓跑了别人,让人不敢与你接近。特别是做生意的商人,更要脸带笑容,生意才会兴隆。比如说,我们去一家店铺,一进门,如果售货员满面笑容表示无限欢迎,并不厌其烦介绍各项商品,温馨的服务,令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留下良好的印象。日后便很自然地会想再回到那家商店去,而且还会介绍给亲朋戚友知道。除了商人需要面带笑容去服务客人外,其实社会各阶层人士,与人相处时,都要学会「向别人微笑」,广结善缘。所以说笑脸迎人,无形中是等於送给别人一份最受欢迎的礼物了。

     

    布施欢喜种善缘

     

      若要得到善缘,就要学会付出,不要老是总想佔别人便宜,而要学会给人方便,给人欢喜。一般而言,太小气的人,交不到好朋友。因为正常的友谊是建筑在互利互助,甘苦与共的基础上;正如俗语有云:「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佛教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也教导我们凡事都要把利益与别人分享;反之,人与人之间相处,如果只知道从别人那儿得到利益,便不容易种下善缘,尢其是经商,难免会得不偿失。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家,与客户交往时必需要考虑到互惠双赢的理念,要顾及彼此各方面都要有利可图,生意才能长久,业务才能拓展得大。「布施」是用金钱、物质和善言去利益他人,而「欢喜」是要无我的胸怀去随缘讚叹、随喜功德。

     

      为什麼要「随喜功德」?因为有些人看到朋友婚姻美满,便心生妒忌;或者看到别人找到份好工作、买了大的房子,心裡便不好受。这样的人一定会活得很痛苦。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在家庭或事业上有成就,或者是他人在生活条件上有所改善的时候,应该要随喜讚叹,为别人幸福的生活而欢欣,切不可以心生嫉妒。

     

    你对我错相惜缘

     

      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在佛经裡,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要学会「你对我错」的哲学,如果凡是遇到有过错的事情,自己坦然承担。不要推卸责任,本著这个原则,定能与人和睦相处,如果互相谦让,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冲突与争执便无从生起。

     

      为什麼人与人之间常有磨擦和争吵呢?因为一般人都认为「自己是对,别人永远是错」,这观念导致不能谅解别人的主要因由,特别在夫妻关係方面,婚前男女在谈恋爱时,大都感情融洽,互相包容迁就;但到婚后生小孩子后,问题便开始出现了。太太要在家照顾小孩,打理家务,丈夫整天忙於工作赚钱养家,彼此开始斤斤计较,常常吵架但又要生活在一起,这种「怨憎会苦」的生活,那有幸福快乐可言?古人有云:「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要惜珍彼此相识的缘份,互换立场,多为别人想一想,时常检讨自已,彼此互相尊重,生活愉快。

     

    损我逆我消孽缘

     

      释迦牟尼佛説一个人顺心如意时,不要得意忘形,逆境现前,对自己不利时也要冷静应对,多加反省,説不定现前的灾难是消除宿世的孽缘,人生在世,凡事均有因果。因果不但追溯到昨天、上个月、去年、甚至上一世、无量世以前,因为生命是永恆的,如高山流水,延长不断。人的一生只是无限生命中的一环,我们现前的这个身体,是这一期生命的果报身。人的美丑、顺逆都有前因后果,丝毫不爽。如能在接受现实果报的同时,还能自我觉醒,评估自已,撑握时机,奋发图强,才是称得上是一位有福报之人。有时逆境现前,表面上自已损失很多,其实不然,也许因为一时的失败,而从中得到更多的啟发和智慧。中国有一句古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生老病死了尘缘

     

      龙树菩萨在《中论》中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缘生缘灭,迁流变化,因为世界有成、住、坏、空;心念有生、住、异、灭;人有生、老、病、死。这些变化过程皆是具体地显示出缘起性空,真空妙有的道理。

     

      人为什麼有生老病死?探索生命流转的缘起,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云:「以何因缘,而有老死…此生不从天生,不从自生;非无缘生,从因缘生」,每一个眾生降生到世间,不是全无原因。生死流转是从因缘生,此因缘分为十二个阶段,名为十二因缘或称为十二缘起。缘起是诸法眾缘和合而生起的意思。

     

    十二缘起的名称是:
    无明(贪、瞋、痴等烦恼为生死的根本)
    行 (造作诸业)
    识(业识投胎)
    名色(但有胎形六根未具)
    六入(胎儿长成眼等六根的人形)
    触(出胎与外境接触)
    受(与外境接触生起苦乐的感受)
    爱(对境生爱欲)
    取(追求造作)
    有(成业因能招感未来果报)
    生(再受未来五蕴身)
    老死(未来之身又渐老而死)

     

      以上十二因缘包括起惑、造业、苦果等三世因果,周而復始,循环不息,皆因眾生一念无明,而有生、老、病、死。生命的流转,以无明始,以老死终。老死只是这一期生命的终止,但却是另一新生命的开始。正如在《心地观经》中说:「有情轮迴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不断地在惑、业、苦中轮转变化。如果能在生、老、病、死中觉悟人生真相,返妄归真,照彻本源,便能了却尘缘,超越生死,自在解脱。

     

    果报好坏皆因缘

     

      从佛教的观点来说,认为凡事必有因缘果报的道理在裡面,好因好缘没有突然之间从天上掉下来的,任何事情都有他们自己的前因后果。

     

      我们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各人自己的因缘果报,这种果报就是佛教所讲的业力。业力有共业和别业之分别:

     

    (一) 什麼叫做共业呢?

     

      共业是大家共同的业因,一起感受到的环境。比如说,我们同住在多伦多,共同享受到加拿大是一个民主、自由、平等、正义的法制国家,并且享受到大自然美丽的风光。不但空气新鲜而且国家相当稳定繁荣。

     

    (二) 什麼叫做别业呢?

     

      别业顾名思意就是在共业中,各有不同的果报业力。比如说,大家都居住在加拿大。虽然彼此的竞争力是平等的,但有的福报不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即使找到了,但工作繁重,且薪酬也很少。相反的,有些人很幸运,当心裡想找一份工作时,工作机会便很快来临,不但薪酬高,而且工作又轻鬆,这就是每个人的果报和别业各不相同。

     

      再举个例子来说,虽然有些人毕业於同一名校,但工作机遇却都不一样,并且有时会发现学校的高材生不一定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相反的,有的成绩不好的同学却能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这说明了一个什麼道理呢?

     

      这说明了有智慧的人不一定会有福报,有福报的人不一定有智慧。佛在佛经中曾教导我们说,人要福慧双修,才能具备福德与智慧。 如果只有慧而没有福,虽然博览群书,通经达论,但福报依然是有限的;如果只有福报而没有智慧,就会像有些人享尽荣华富贵,但却不知道人活著是为了什麼?

     

      因此,佛陀教导其弟子们说:「有福无慧,如同印度大象,身上掛满了瓔珞;有慧无福,犹如罗汉托空钵」。如果我们明白佛陀所说这种果报好坏皆因缘的道理,便能正视现实,接受现前的一切果报,并能积极进取,积累更多的善因,为将来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慈悲为怀修佛缘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跟佛有缘份呢?就是要有慈悲心、布施心来关怀一切眾生。要以恭敬心尊重每一个眾生,并相信他们都是未来佛。因为从佛教观点来讲,不论是男女、老幼、穷富、智愚,人人皆有佛性,所以就本质而言,人人都是平等的。之所以有男女、穷富、智愚以及高低之分,只是外表,一个假相而已,本质是等无差别的。因此对任何人都要尊重不可以轻视。在《六祖坛经》裡面,惠能大师曾说:「下下人也有上上智」,故不可以貌取人,对任何人都要有慈悲心,不单要把任何人当作未来佛,同时更要把别人当作是自己的亲人,以佛教三世因果而言,我们现在周遭一切有缘无缘的人,前世或者是过去无量世中,可能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只是在转世之后,彼此有隔胎之迷,而不再认识而已。就好像老朋友多年不见,忘记朋友的名字一样。其实每一个人能够降生到人间来,都是具足相当大的福报才能得到人生,希望大家彼此珍借「缘份」,广结善缘,和平共处,共同分享幸福愉快的人生。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