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实践「六度万行」

 

发布: 2009-09-06 18:07:00   作者:    来源: 张善相   

 

  佛教不祇是一种宗教,同时也是一种教育,一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教育,而佛法则是施行这种教育的圆满方法。师父常常教导我们说每个佛弟子都应该把所学到的佛法融入到生活裡,佛法不单可应用在寺庙裡,还可以应用在工作、家庭及社会中。学习佛法的根本是要了脱生死,而且还可教我们如何把握当下,放下自在,从而获得一个祥和清净的生活。

 

眾生佛土

 

  《维摩詰经佛国品》说:「佛言。宝积。眾生之类是菩萨佛土。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眾生而取佛土。 随所调伏眾生而取佛土。随诸眾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随诸眾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萨取於净国。皆为饶益诸眾生故。」《增一阿含经》云:「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六祖坛经》也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所以可知世间眾生与佛土是不可以分开的,现世眾生就是菩隡的佛土,学佛就要从眾生开始。简单的说,学佛修行就是要在社会裡来实践,要在生活中求道,要在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係上来寻找答案。

 

  因为佛教的宗旨是教化、利益、解脱眾生,所以歷代的高僧大德都提倡「人间佛教」,他们一致同意修持佛法是不需要离开社会而到深山去寻找解脱方法。在日常的生活裡,除了精进弘法持戒修行外,还可以参加义工服务,利益大眾、为社会造福利;无条件的提供物质和精神食粮给需要的人,捐 赠闲置的衣服、物品给福利机构,这些都是生活中修行的很好方法。佛教是超越时空,没有语言和种族的界限。我们所修持的佛法,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不同的环境下应用。以利己利人的行动来净化我们的身心及啟发我们的智慧。

 

六波罗蜜

 

  师父教导我们说「明心见性」是修行的目标,而「六度万行」是在生活中修行的最好方法。六度是指六种修练功德的方法。而万行则是对六度在生活中的实践而言。六度又称六波罗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及般若。修行六波罗蜜可具足福慧资粮,能得证悟无上正等菩提。《发菩提心经论》说:「布施是菩提因,摄取一切诸眾生故;持戒是菩提因,具足眾善满本愿故;忍辱是菩提因,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精进是菩提因,增长善行,於诸眾生勤教化故;禪定是菩提因,菩萨善自调伏,能知眾生诸心行故;智慧是菩提因,具足能知诸法性相故。取要言之,六波罗蜜是菩提正因。」《增一阿含经》也说:「菩萨发意趣大乘,如来说此种种别,人尊说六度无极,布施持戒忍精进,禪智慧力如月初,逮度无极睹诸法。」所以在生活裡修六波罗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是成就佛道的必备条件。

 

六波罗蜜可消除六种业障

 

  布施能除贪慳 布施是指把自身所拥有的财物及知识无条件地施予他人。除了财物的布施(财布 施)外,还包括佛法的宣扬(法布施)和信心的付予(无畏布施)。布施不应把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记在心上。这样布施可除怨恶,广结善缘,得大富贵。《金刚经》说:「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所得福德,不如受持四句偈等,乃至为他人说。 」在诸供养中,法布施为最殊胜。

 

持戒能除恶业

 

  持戒是指遵守戒律,如五戒、十戒等。持戒能离恶防非,使身语意三业清净,能广集一切善行,饶益有情,功德圆满。《大智度论》说:「大恶病中,戒为良药;大恐怖中,戒为守护;死暗冥中,戒为明灯;于恶道中,戒为桥梁;死海水中,戒为大船。」可知持戒的重要性。

 

忍辱能除瞋恚

 

  忍辱是指不把任何对自己的侮辱或攻击放在心上,坦然面对困难,以及培养耐性。《入中论》云:「若有瞋恚诸佛子、百劫所修施戒善,一剎那顷能顿坏。」《大智度论》云:「忍辱有二种:生忍,法忍。菩萨行生忍,得无量福德;行法忍,得无量智慧。福德、智慧二事具足故,得如所愿。」忍可福慧双修,让身心安稳,心不为所动,一切烦恼皆不能染。

 

精进能除懈怠

 

  精进就是勤劳地修行,不懈怠地努力上进,能使善法智慧倍增,是开悟的必备条件。《大智度论》说:「精进法,是一切诸善法之根本,能出生一切诸道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毘尼中说:一切诸善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精进不放逸生。」精进能广达一切善行,与一切功德相应。

 

禪定能除散乱

 

  禪定能使心无杂念,达到不散乱的状态,不为俗物迷惑颠倒。《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静虑能生智,定復从智生,佛果大菩提,定慧为根本。」又《大智度论》说:「如佛说有四修定:一者、修是三昧,得现在欢喜乐;二者、修定得知见,见眾生生死;三者、修定得智慧分别;四者、修定得漏尽。」禪定除了能止息内心的妄念之外,并且可藉由禪定而得禪乐和啟发智慧。

 

般若能除愚痴

 

  般若是指增进对佛法的瞭解、增长智慧。般若为六度的根本,是一切善法的渊源,能够度越生死之海,到达菩提彼岸,因此称为诸佛之母。《大智度论》说:「般若波罗蜜,是诸佛母,父母之中,母功最重;是故佛以般若为母……般若波罗蜜,能遍观诸法分别实相,无事不达,无事不成,功德大故,名之为母。」可见般若是我们学佛所求的最终目的。

 

结语

 

  总括来说,在生活中以布施、持戒和忍辱作为我们学佛修行的桥梁,以精进、禪定和般若来指引我们成佛的方向。师父说为了广度眾生,在修行六度的同时也要以四摄法来摄取眾生。六度是成佛的方法,而四摄是成佛的工具。四摄法包括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以布施使眾生满足而入道;以慈爱、讚嘆的语气使眾生生欢喜心;对於有利益眾生的事业,更要不惜一切的劳苦,来承担服务眾生的责任;并站在眾生的立场上去了解眾生的需求,而给予更多的帮助及方便。四摄法是为了教化眾生所施设的方便法门,专为利他而设,是功德的泉源,也是社会生活成功的秘诀。能把佛法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时时刻刻的修行,就是一个圆满的佛弟子,就会拥有一个祥和清净的生活。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