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喜充满

 

发布: 2009-07-26 13:30:00   作者:    来源: 叶传光   

 

  • Default
  •  

      我觉得很幸运,因为很早前便在南山寺拜见过性空师父和诚祥师父,并认识了当时还未出家的体闻师和体修师。在其后的漫长岁月裡,湛山是我皈依之处,他们几位成为了我的尊师,而我也成了义工队伍里的一员。

     

      记得在湛山精舍创建之初,两位师父初到加国,人地生疏,语言不通,备尝辛苦。性空师父独自一人住在Bayview Ave等待拆建发展,每次我们造访,他总是笑脸相迎。那时四周寂静,他安详地坐下为我们讲解佛理,对我们心中的烦恼,耐心开解慰勉。虽然室内灯光暗淡,但师父的言教让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燃起明灯。诚祥师父则在Don Mills独自看守南山寺,那时的信眾不多,感觉两位师父很孤单寂寥,但他们却不以为苦。除谨慎的筹建寺院之外,还照常讲经诵课,带领我们进行拜懺打弥陀七等。当时觉得出家人的生活辛勤,与我们大不相同。

     

      湛山第一期工程完成后,大雄宝殿於七九年对外开放。之前谁也想不到在加拿大也会有一间中国传统式的佛教寺院,於是闻名而来的人渐多,有西方人士,宗教团体,各裔人群,或出於崇拜,或出於好奇,前来参观拜访。

     

      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有许多不同肤色的族群,如今代表东方佛教的湛山精舍植根於加国,正好使这多元国度的文化更加完美。细看加国湛山的位置,前有回教清真寺,后有基督大教堂,中间则是红砖赤瓦的佛教湛山精舍;不同宗教的道场却同在一条大道上,各放异彩,互摄互融,希望如师父常常祈福祝愿的,各种宗教都会为世界带来和平安乐。

     

  • Default
  •  

      大殿开放之后,前来拜佛皈依的人更多了。许多信眾希望佛堂能够提供午斋。师父对於素食的提倡一向不遗餘力,经常以「千百年来碗裡?,怨声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试听屠门半夜声」告诫信眾,当乐於提供;但来之眾,供不应求。初时之义工有限,信徒们便自动请缨,我也随眾一起做事。不过湛山厨房之通风设备不足,遇到节日人多及天气炎热之时,义工们莫不大汗淋漓。可是来吃斋饭香客的热情不减,五观堂容量有限,只得席设流水,随开随收,少则八至十席,多则过二三十席,当时并无纸巾纸杯纸碟,惟有尽量赶洗。幸好当时各人都年轻力壮,身手敏捷。杨维釗太太又请来了勤姑主理厨务,每次法会总算勉强的应付过去了。

     

      后来观音殿落成,我们便有了专门的大厨房做饭。记得开光那一天,人山人海,门前舞狮献瑞,五观堂内香客如云,应接不暇。眾人忙碌不堪忘了时间,也忘了疲劳。直至午斋过后,清场打扫,才知腰酸背痛。忙完之后已到傍晚,但想?香客带著满意的笑容散去,我们的感觉既轻鬆又开心。

     

      其后我又参加了多项义务工作,例如清洁,行堂,派餐,维持秩序,救灾筹款等等。时日如飞,一晃已经三十载有餘。在此除了感谢师父平时的教导之外,还要多谢乐慧仪、Flora、陈惟平、梁佛洁、李秀珠等多位在厨房、香油枱及其他部门工作的师兄们。他们十年如一日,风雨不改地值勤,并为弘扬佛教事业出钱出力,令人十分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