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倓虚大师之《大乘起信论讲义》心得(一)

 

发布: 2009-03-31 15:50:00   作者:    来源: 李钦安   

 

  马鸣菩萨所著《大乘起信论》,在中国佛教思想发展歷程中,是极其重要的根源性经典之一。它不仅建立了一心、二门(真如,生灭)、三大(体、相、用)、四信(真如、 佛、法、僧)、五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止观)等的完整佛学体系,也对中国佛教整体有极深远的影响。该论在其《立义分》中首先揭示出;真如观念的内涵,并把其确证为安置於眾生心的真如佛性(离妄念,无境界,离心缘,无变异,不可坏),接著又从思想认识上进行论证,使眾生对被或然而起的无明所遮蔽的真如佛性有清澈的认识。从而发起对大乘佛法的信心,进而通过修行实践,最后乃得以进入菩提之道『觉』。

 

  本论因係「解」「行」并重的佛学重要典籍,故自古以来,高僧大德为其讲演及註释者数以百计,自隋唐,高僧如玄奘、法藏、宗密等以至近世之倓虚、印顺、梁啟超及高振农等皆曾对本论作精闢讲演和阐述,也均为世人普遍传颂。

 

  在此眾多解述中,笔者认为倓虚法师的「起信论讲义」确有其独特而精闢之处,其解述既易为一般人了解接受,师更不厌其烦一再叮嚀学人应行本论所说之行。师以现代语言和逻辑方式,并契入科学观念,为论中奥义作深入浅出之说明,使学者对佛教哲学的理论得以清澈了解。时至今日该讲义仍为学佛人仕研讨宇宙人生观之重要读本。【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系之佛学课程以本讲义作为华严哲学之参考教材,另上海师范大学文史学院,宗教史课程中,列入本讲义作撰修用。】

 

  笔者在1939年,抗日战争期间赴上海参加全国大专联考时,家伯父即以本讲义相赠,嘱详奉读,藉此建立正确人生观以安定我心,专注联考,其后抗战胜利,就业青岛,得以前往湛山寺拜师进修本论,迅因国共战起,即转业台湾台糖公司,得慧炬社创办人周宣德居士之指导,重温本讲义多次,至1986年移居多市,有幸得在湛山佛教图书馆的安静环境中,虔诚详读倓师「讲义」,深心之功,復显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顿绝对待惑妄齐触,原理超然,如示诸掌,使人遵以修行,由不觉而返於始觉,渐进而相似随分觉,以达於究竟觉。」以此「讲义」作为圣度凡,乘而此度,凡超圣,乘此而超,广而括之,三世诸佛而莫越,细而察之,九有眾生而莫遗也。穫益,正如倓师在讲义中所说:「使人知凭观念薰习之力,有即染还净。

 

  笔者虔读倓师「讲义」多年,由於师之殊胜解说,乃得因义明理,随理入观,以观成智,然后依智渐得证理,深感穫益多多。今我法喜充满,对「讲义」讚嘆不已。乃奉行大乘佛法之自利利他精神,就个人读「讲义」之若干心得,择本论五分章目中之第二章《立义分》、第三章《解释分》、及第四章《修行信心分》等章之重要主题,倓师为其所作之独特,精闢深入浅出的阐述,记录如下,供佛学同修,共结胜缘,更愿以此无上功德,回向眾生,福慧增长,佛道早成。

 

甲 「大乘起信论讲义」《第二章‧立义分》
「心真如生灭」

 

  倓师解述:「此心具摄世出世间一切法。而一切法,各各具摄十法界一切诸佛眾生心。是心不可名,不可相,离过绝非,即心真如相,示现摩訶衍体也。是心可名,可相,能表示摩訶衍自体自相自用者,乃心生灭因缘相,为趣体之宗也。所谓体者,乃所宗之体。宗者,乃趣体之宗。而体谓一心之理,宗谓一心之智。了一心本具之真如生灭者,智也。会一心之真如生灭,分而不分,不分而分,不可言思者,理也。其执於分别者,凡夫也。执於不分别者,二乘也。此论拣非凡夫二乘之执有执空,乃以中道第一义諦立名,故曰大乘。或曰,何谓一心真如生灭,曰,万法唯是一心,随举一法即本具真如生灭。缘生无性者,真如也。无性缘生者,生灭也。缘生无性,无性缘生,同本於一法,而一法岂出於万法唯心之外乎。或曰,何谓缘生无性无性缘生。曰例如春生之草,必须天时地气水火风种,诸缘具足而生,然此草若离诸缘,无自体性,故曰缘生无性。世间一切法,只如是为真,故曰真如。又草无自性,以诸缘而生,故曰无性缘生。世间一切法,有生必有灭,故曰生灭。以一切法唯心,以一切法而说真如,以一切法而说生灭,此之谓一心真如生灭也。又一心真如为体大义。一心生灭为用大义。一心真如生灭为相大义。此三者,一而三、三而一、而三、而一、不即不离、不一不异,会之於一心,成二转依号,谓之大乘。信解是义者,乃自心得自心之止归。觉照是义者,乃自心得自心之观念。此之谓一心止观。如是止观久之,回生换熟,即转眾生之人生观、宇宙观,之烦恼依於菩提。及精神止、物质止,之生死依於涅槃。成如是之转依,而无一不由摩訶衍自体、自相、自用之力也。」倓师对《大乘起信论》的基础中心思想,不厌其详,作了精闢解释后,跟著为突显大乘思想有关「真如」和「生灭」之真义及其重要性,乃分别为其作如下演译。

 

乙 「大乘起信论讲义」《第三章‧解释分》
a 真如

 

  倓师对心真如的解述:「心真如者何,非别有物也,即是现前之一法界,即是一法界之大总相、即是一法界大总相之大法门、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之大体。所谓一法界者,乃十方三世一切四圣六凡之依正二报也。大总相者,乃亦生灭亦不生灭之如来藏也。大法门者,乃生灭之用也。大体者,乃不生不灭、离过绝非之真如也。所谓心性不生不灭者,乃解释真如之体也。云何心性不生不灭,以心无自性、性无自相,无自性相,何受生灭。或曰,何谓不生不灭,曰,以生灭依心性故、因生灭无自体故、观生灭托前境故、则可知生灭是假名故,故以不生不灭心性为真如体也。若如是义,一切诸法之相从何而来,唯依妄念而有差别之相,若果能离妄念,则究竟本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即真如体,不受计议、离言说相,不受称讚、离名字相,不受思量、离心缘相,分别不得,毕竟平等、自然无有更变殊异,既无变异,当然不可破坏,唯法法皆是一心,如是故名真如。」

 

  …(下期待续)